華藏一滴水 激起菩薩志冲天

華嚴法會講法系列──

 

比丘尼恆慎講於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下午3:00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Shen on June 19, 2012 (Tuesday)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

很高興我們有因緣進入華嚴海會。我想大家誦經都誦得很歡喜,因為整部《華嚴經》,講的就是菩薩的修行。華嚴法門具無量門,從菩薩的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果位,還有佛的境界,巨細無遺。所以當我們誦《華嚴經》的時候,就可以大概了解一下菩薩的心,菩薩的願,菩薩的行門。故每次誦都會增加我們勇健之力。娑婆世界不容易修,修來修去境界越來越多,當我們誦《華嚴經》的時候,就會增加我們的菩提心,增加我們修行的道力,所以是越誦越歡喜。在誦經的過程中,我把我比較有感受的部分,跟大家分享。在進入經文之前,先跟大家介紹一下《華嚴經》的殊勝。

在千多年前的龜茲國都是習小乘。有一個印度的法師就將《華嚴經》帶入了龜茲國。所有那邊的法師對《華嚴經》不了解,也不認同,認為這個跟他們所學的法完全不一樣,就認為這不是佛所說的。這個印度的法師要離開的時候,就把《華嚴經》留在龜茲國,希望他們能夠種下大乘的種子。結果這些小乘法師看這部經典,看來看去也看不懂,就把它丟到井裡面去了。結果這個井在晚間就放光,放金色的光。大家都以為井裡有黃金,很多人就去挖,結果挖出來《華嚴經》。最後,他們想這部經不可思議哦,晚上會放光,就把它收到經櫃裡面去,放在最下層。

隔天,這個經就自己跑到最上面那一層了。這個法師就詢問所有的僧眾,說你們誰把這部經拿到上面去?這部經可能不是佛所說的。沒有人承認,大家都說沒有。最後值守的法師就把經再放到下面去,用鎖子鎖起來,把鑰匙收起來。這下子沒有人可以把它放上去了!

結果隔天再去看那個經,它又自己跑到上面去了。這回他相信這可能不是人做的,應該是誰做的?護法菩薩?可能護法菩薩認為這個經不應該在下面;這是殊勝的法,應該在最上面,所以就把這個經典送到上面去。這個是《華嚴經》流傳到龜茲國的一個事情;流傳到中國來也有很多殊勝的地方。

中國開始翻《華嚴經》的第一天,武則天皇帝就夢見天降甘露。隔天真的下毛毛雨,譯經場的池內,就開了一朵蓮花。這蓮花跟人間的蓮花不一樣。我們蓮花大概十葉左右對不對?那個蓮花是百葉,很漂亮,很大,紅色的。他們沒有看過這樣的蓮花,有人說,人間的蓮花是十葉,天上的蓮花是百葉,凈土的蓮花是千葉。中國始翻譯《華嚴經》就感得天花出現。這個也是譯《華嚴經》的瑞相。《華嚴經》最主要就是介紹菩薩法,介紹我們怎麼樣修菩薩道,行菩薩行。

《菩薩瓔珞本業經》〈佛母品〉講到,「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。當入十住心。」就是菩薩在十信位的時候,在修菩薩道的時候,需要受菩薩戒,十千劫,就是一萬劫;當一萬劫行滿的時候,就入十住位,成為十住位的菩薩。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修第一大阿僧祗劫;初地到七地,修第二大阿僧祗劫;八地到十地,修第三大阿僧祗劫。現在跟我們最有關係的,就是《華嚴經》裡面,十信,就是前面幾品,有六品是十信,(從第二會普光明殿。文殊師利菩薩說十信等法門。自十二卷至十五卷。共六品:如來名號品 四聖諦品 光明覺品 菩薩問明品 淨行品 賢首品。)還有六品是講十住。(從第三會忉利天宮。法慧菩薩說十住等法門。自十六卷至十八卷。共六品經:昇須彌山頂品 須彌山頂偈讚品 十住品 梵行品 初發心功德品 明法品)。這跟我們現在修行的位次比較接近,到十迴向的菩薩已經是很勇猛了。在十地呢,那不是我們現在的境界。我們就好像是小孩子看大學程度的人在做事情,什麼也看不懂。所以,我會跟大家分享一點明法品及善根的部分。

在正式進入經文以前,我講一個菩薩的殊勝的故事。,菩薩一發心就已經勝過聲聞,乃至勝過於證果的聲聞。以前,上人講過,一個阿羅漢帶著一個沙彌在外面遊行。沙彌是弟子,就揹著行李。他揹著揹著就發了菩薩心,說眾生很苦,他要發菩薩心,要度眾生,同登覺岸,一起成佛。他發了這個心,他的師父就說,「你的行李拿來,我自己揹。」走了一段路後,他又說,菩薩道很難行,菩薩道難捨要能捨,難忍要能忍;什麼苦都得受,不容易行,我還是算了。師父馬上就把行李還給他(揹)。因為阿羅漢有神通,馬上知道徒弟的心已經退了菩薩位了。

往往返返,這個沙彌在路上發了三次的菩薩心,羅漢就三次把行李拿來自己揹,又三次把行李換給他揹,當他退了菩薩心。最後沙彌很奇怪,就問師父,「師父,你為什麼一下子要我行李給你揹,一下子行李還我揹?」師父說,你發了菩薩心,我是羅漢;羅漢的行李不應該給菩薩揹,所以我當然自己揹。你退了菩薩心呢;你是沙彌,是徒弟,那行李當然應該你揹啊。所以你退了菩薩心,行李當然回到你的身上。沙彌知道菩薩的殊勝後,最後還是發了菩薩心。這是菩薩的殊勝。

還有一個,也是講菩薩初發心,就勝過聲聞很多。整個《華嚴經》是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。實叉難陀法師講了一個事情,在于闐國有一個沙彌名彌伽薄,受了十戒,持戒精嚴,身心清凈,專誦《華嚴經》。誦經一段時間後,有兩位相貌很端嚴的人,來請他到天宮去。他本來不知道對方是誰,問了以後才知道對方是忉利天的天人,說是天主邀請他到忉利天去誦《華嚴經》。沙彌就問兩位童子說,為什麼帝釋要我去誦《華嚴經》。

天人就回答說,因為帝釋每次跟阿修羅戰爭的時候,常常打敗,他需要法師誦經的力量幫助他。他說,帝釋觀察閻浮提,唯有法師發大乘心,身心清凈,連四果的阿羅漢都不一定能幫助得了。所以要請沙彌到天宮去誦《華嚴經》。這位沙彌就說,「既然少有幫助,那我就不能推辭。」沙彌閉目,神識就到天宮去了。帝釋見到沙彌很歡喜,就以天冠供養,散到天宮,化作樓閣、寶臺,還有種種的莊嚴之具,法師就坐在蓮花臺上,開始誦《華嚴經》。

法師一誦《華嚴經》,誦經的聲音遍布天宮,天人眾都聞到誦經的聲音,增加他們的勇健之力。他們就馬上集合所有的士兵,又去跟阿修羅戰。阿修羅看到這些天眾如此威德、殊勝,還沒戰就跑了,都躲到蓮藕孔裡面去。帝釋在天宮以七珍異寶而供養沙彌法師。又告訴法師言。若須長生之藥。亦願意奉上。請法師住天宮。不要推辭。沙彌法師曰。我割愛出家。求無上道。世間珍異,及長生事。非我所願。帝釋就五體投地一心頂禮說:願您成菩提時。誓相濟脫。莫見棄遺。於是遣天人送沙彌還閻浮提。沙彌法師所有衣服。皆染天香。終身不滅。臨終願生淨土。這個也是證明菩薩初發心,修行還沒證到果位,功德都不可思議。所以講到十住,有初發心功德品,裡面就講到菩薩初發心,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。我們誦過,大家應該還有印象。

《華嚴經》前前後後的偈頌,有好幾個地方都講到善根。現在這段,〈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〉,「若有眾生堪受法,佛威神力開導彼,令其恒覩佛現前,嚴海天王如是見。」這裡講到我們眾生的善根,假如具足的話,堪為接受佛的教化,那麼佛就會現身教導我們。這個是海嚴天王見到佛的神力是這樣子。

下面是〈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〉,「若有眾生信解廣大,諸根猛利,宿種善根,為諸如來神力所加,有勝樂欲,希求佛果;聞此音已,發菩提心。佛子!如來音聲不從身出、不從心出,而能利益無量眾生。」

這裡是說,眾生聽到佛的音聲,就會發菩提心。佛的音聲不是從身出,也不是從心出,能夠利益無量眾生。如來的音聲還從諸眾生的善根所出。如果眾生信解廣大,信就是不壞信,對三寶有不壞信,深信佛的功德,法的利益,僧的清凈。這個是眾生信解廣大。諸根猛利,就是修行非常精進。宿種善根是宿世以來都修習善法,有善根。這樣的眾生是常常為佛所加被。有勝樂欲,就是有殊勝的希求,希望得到什麼?得到佛果,希望成佛。這樣子的人就是可以見到佛,聽到佛。

這一段是〈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〉:「若有眾生善根熟者,見佛身已,則皆受化。然彼佛身,盡未來際究竟安住,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。佛子!如來身者,無有方處,非實非虛,但以諸佛本誓願力,眾生堪度則便出現。」

這裡很明顯地說出,如果有眾生堪受佛的度化,佛就會出現。上人講:“末法的時候,佛、菩薩、阿羅漢都很少到人間來了。”為什麼?不是佛、菩薩、阿羅漢不慈悲,是我們眾生善根不夠,不堪受佛的教化,所以佛不來,菩薩不來,阿羅漢也不來。所以我們最重要,在修行的時候,是要積聚我們的善根,積聚我們的善法。積聚我們的善根、善法呢,我講到十信是跟我們的修行最接近。所以各位可以常常依著〈梵行品〉,依著〈凈行品〉發願。〈凈行品〉裡面有一百四十幾個願;每個願都是讓我們轉娑婆世界的五濁,成為佛國土的清凈。所以,如果能夠把〈凈行品〉背下來,就是行菩薩道,也是一種菩薩戒。那是很好修行的方法。

在唐朝,菩薩戒還不是很盛行。當時,要受菩薩戒都是由印度法師來傳戒。當時,法藏大師,就是幫助翻譯「八十華嚴」的法師,就是賢首國師。他當時想受菩薩戒,就去請一位印度的法師,求受菩薩戒。結果這位印度法師看到賢首國師,就說,「你不用受菩薩戒,你本身就具足菩薩道。」因為賢首大師平時持誦《華嚴經》,背誦〈凈行品〉。印度的三藏法師說,「〈凈行品〉就是菩薩戒。」

〈離世間品第三十八〉也是談到善根。「若有眾生善根熟已,於未來世當得見佛」。

我們可以看橡樹的根很深很深。聽說橡樹的根,上面還沒有長的時候,下面就已經長五倍的深。我們的善根也是這樣。根在底下是看不到的,善根也是這樣。所以善欲人知非真善。善根看到的也是浮浮的。如果人家看不到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做,這個就是善根深。善根有很多方面的,積聚善根有很多方面可以做,包括柔和忍辱,行諸善法,持戒……種種的善法我們都可以做,六波羅蜜等等,這個都是在長養我們的善根。當我們的善根成熟的時候,將來就可以見佛。所以,我們最重要也是那份心;善根也在心裡面修。在心上怎麼樣得到一切的善法?

這個是永明壽禪師講的。講到心的同異。我們的心有很多分別的時候,千差競起,就是我們看的世界就很多不同的。因為我們的分別心。當我們有平等心的時候,我們看到世界就會平坦,就好想佛地是地平如掌,極樂世界也是地平如掌。但是我們娑婆世界有高山,有坑洞,有流水,有種種高低不平。當然你會覺得說,那平坦就沒有樂趣呀?有高山不是很好嗎?欣賞一下高山流水不是很好嗎?但是,以清凈心、平等心所感的報土呢,就是一切很平坦,沒有坑洞,高下。

再來,是凡聖。當我們心流轉在世間的六塵裡面時,我們就依著貪瞋癡,隨著外境一直跑,心總是沒有靜的時候,我們的心一直被三毒包裹著,而不了解。聖人呢,就離開貪瞋癡,所以得到六通自在。心有,這個「有」不單是有六道,有惡法;連善法,如果我們有執著,也是萬境縱橫,就看到好的不好的,種種的境界。心空則一道清凈,所以《華嚴經》裡講到,「若人欲知佛境界,當凈其意如虛空」,佛的心就是一點點執著都沒有。我們就是什麼都要拿,什麼都執著,什麼都放不下,放不開,我們總是被煩惱包住。但這也不容易修到,這個必須依著境界,慢慢磨掉我們粗的執著,細的執著;先去掉不好的執著,慢慢,連好的執著也要去掉。

所以,種善根很重要。善根哪裡都可以種,只要存一個善心,時時都可以發。乃至遇到惡境惡緣也要發善心。所以,善根是從我們生活周遭裡面來做的。如果我們的心清凈,就像一潭清凈的水,天上的月亮總是可以照映到水裡。修行就是這樣,想要善根深厚,就是要具有清凈心。所以「善因終值善緣,惡行難逃惡境」,因果是不虛的。

那麼,我們怎麼樣來修善根呢?我們先看〈明法品〉。

我們要種善根、修善根,第一個要件,是要有「不壞信」。就是我們講到〈十信品〉開始,我們需要對三寶有真正的深信心。我聽過一個故事,就是有一個人來做義工,很發心,在道場做很多工作。有一天在廚房切菜,把自己的手切了一刀,流了很多血,他就有點退心,想說我這麼辛苦來這邊做義工,這麼發心,結果就受傷,菩薩一點都不保祐啊!結果上人怎麼跟他講?上人說,「你知道嗎,你本來有刀山的地獄的罪報;你來這裡做義工,就因為這一刀,你刀山地獄的罪報就免了。」這個人聽了很歡喜,馬上繼續又做義工。所以不壞信就是不管境界及環境多惡劣。對三寶及因果的信心都不動搖。

我們學習佛法,最重要要有深信。深信因果,這是第一個要件。深信佛菩薩的功德智慧,深信佛法是解脫之道,深信修行是可以離開五濁,到善處,極樂世界唯一的要素。在〈明法品〉講到,菩薩應該要有十種清凈願。

菩薩有十種清凈願。「一願,成熟眾生,無有疲倦;二願,具行眾善,淨諸世界;三願,承事如來,常生尊重;四願,護持正法,不惜軀命;五願,以智觀察,入諸佛土;六願,與諸菩薩同一體性;七願,入如來門,了一切法;八願,見者生信,無不獲益;九願,神力住世,盡未來劫;十願,具普賢行,淨治一切種智之門。佛子!是為菩薩十種清淨願。」

我們沒有時間細講這部分,我還要給大家看一個部分,如何來圓滿這大願?〈明法品〉有十條,「菩薩住十種法,令諸大願皆得圓滿。「就是菩薩修行的過程,不管發什麼願,怎麼樣去圓滿,讓這個願成就?這是十條,一者,心無疲厭;二者,具大莊嚴;三者,念諸菩薩殊勝願力;四者,聞諸佛土,悉願往生;五者,深心長久,盡未來劫;六者,願悉成就一切眾生;七者,住一切劫,不以為勞;八者,受一切苦,不生厭離;九者,於一切樂,心無貪著;十者,常勤守護無上法門。」

不管我們發什麼願,要讓這個願能夠成就;菩薩道的願是非常廣大的,所以在《華嚴經》裡有數不盡的願,我們只是講一點點而已。怎麼樣讓這些菩薩願很快成就?就是心不要疲厭,因為菩薩道不容易修,有時侯修一修,境界太多,或者考驗太多,心就退了。所以第一個,一定要心無疲厭,不疲倦,不管遇到什麼境界都不能放棄。

第二,具大莊嚴。我們眾生就是以瓔珞莊嚴,以耳環莊嚴,以搽香塗粉,名牌衣服來莊嚴。菩薩用什麼莊嚴?菩薩用智慧莊嚴,用善法莊嚴。所以,修菩薩法,就是常常在善法上,在智慧上修習。這個是具菩薩的大莊嚴。

再來,念諸菩薩殊勝願力。就是菩薩的願力,念念願成就眾生,念念願令眾生發菩提心。菩薩有很多殊勝的願力,我們要常念,可以增加自己的勇健之力,修行之力。

第四是聞諸佛土,悉願往生。這很重要。為什麼?去極樂世界你很快成就。我們如果有度生的願力,我們去到極樂世界,回來度眾生,非常容易,具足智慧、神通、福報等等。所以,我們修習菩薩道,也要發願往生佛國土。菩薩聽到佛土清凈莊嚴,可以隨時見佛聞法,就會發願往生。所以我們也不要太留戀娑婆世界。我們即使真正行大乘法,最後就是要一切眾生同得解脫。所以往生凈土是會幫助我們很快的成就。

第五是深心長久,盡未來劫。這個跟心無疲厭有一點類似,但是這個就講得更詳細,就是盡未來劫,乃至盡未來劫,都不放棄修菩薩道。

時間過了,我們準備往生堂的廻向。我們把聽經的功德迴向。祝各位入菩薩法,行菩薩道,大家都早成佛道。阿彌陀佛!

在〈華藏一滴水 激起菩薩志冲天〉中有 4 則留言

  1. 前不久有机会去了杭州灵隐寺,也看到规模壮观的“华严法会”,四众高声唱诵《华严经》的场面,很震撼啊!好像要诵三个月呢——结夏。阿弥陀佛!

  2. 頂禮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頂禮 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

    頂禮 歷代流布宣講 華嚴經 諸佛菩薩 諸位善知識

    若是沒有 諸佛菩薩 善知識的 發心

    眾生如何親近 華嚴世界

    弟子恭敬感恩 再次頂禮

    阿彌陀佛

發佈回覆給「學習路上」的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