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佛聖城

The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

中文首頁英文首頁

法語繽紛

 

楞嚴經研習報告

梁親娟
講於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

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大家晚安!

我的名字是梁麗娟,法名親娟,今天晚上我想是照這個《楞嚴經》上課的一個報告。我們上課的主題是從中文本第五卷,英文本第四∼五章;這個主題最主要是講,我們怎麼解我們的六根。

為什麼我們沒有解我們的六根呢?因為我們要解了我們的六根,我們就可以回到我們本來的佛性。我們的六根,就是我們常常都講的眼耳鼻舌身意,它令到我們生生死死在六道輪迴,令到我們迷惑,造種種業,然後又要再受業(報);另外一方面,這個六根也是可以令我們了生脫死,走進涅槃之路:這個六根是警察,是好人,也是壞人。

我們常常都給這個六根拖著走,為的是一點點的享受。我們的眼睛喜歡看美麗的東西;可是想一想,這樣的美麗,即使那麼美麗,它有一天會分解。耳朵我們要聽人家讚美我們;是真是假這個不重要。鼻就要聞花的香味;可是想一想,這個花粉其實也可能讓我們過敏的。我們的舌頭希望嘗好的東西,雖然這個好東西吃在口裡只可以有幾秒鐘;三小時之後,從來都沒有想它變成什麼樣子。身體呢,就喜歡穿柔軟的衣服;我們要知道,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自己的身體。我們的腦袋就整天都計計算算,算算什麼給我們利益啦;在我們的腦裡頭我們不停地思前想後,妄想不斷,雖然這個妄想不真。這個就是我們對短暫快樂的執著,然後我們就想活著,然後我們的貪瞋癡就生起來,造種種的惡業。

我們跟著六根去走,就會令我們生生死死不斷。好像幾個星期之前,有一個朋友跟我講,說她在吃中藥;藥很苦,使她想吐。我就笑說:「為什麼妳要吃這個中藥?」她就告訴我,因為她很喜歡吃咖哩;她吃得太多了,所以就要吃這個中藥。因此看來,這個中藥雖然是苦,但它可以治我們的病;這個咖哩很好吃,可是它會帶給我們痛苦。

所以,要是我們要斷我們的生死,我們就不要追隨這個境界,不要被境界所轉。我們的這個六根,也可以帶給我們生死輪迴,也可以令我們了生脫死;就看我們到底是跟著這個六根去走,還是降伏它。

其實,我自己還沒有信佛之前,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,具體是什麼我不太想講;這是六根之一,我就跟著它轉。就是說,如果我繼續跟著它轉的話,我想我大概會墮進地獄去。

當我第一次來萬佛聖城時,差不多我要離開時,在最後一天有一個很不好的夢出現了;那時候我很害怕,於是我就念阿彌陀佛的名字。很奇怪,念到第二聲,第三聲的時候,這個景象就沒有出現了。很有趣的就是,其實那時候,我能很清楚地聽見我的朋友,在我旁邊講話;她們講的每一句話我都聽得到。我看過一本書,它說,「你要是知道自己在發夢的話,這個不是夢。」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真還是假。

所以由這件事情,從此我就開始不跟著這個六根去走了。那時候我還不是佛教徒,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念阿彌陀佛;可能就是我前生念過,這是我想的。就是在八識田裡頭我記得這個名字,所以我懂得去念。因為這一次的經驗,使我建立了一個習慣:在我睡覺之前,念阿彌陀佛的名字;好像有兩、三次在我夢中,我也念過阿彌陀佛。我是很喜歡念阿彌陀佛的名字,因為我覺得他好像就是在這裡幫我一樣,我就覺得他好像真的是我爸爸一樣。

有一個法師講課時說:「要是你懂得在我們臨終的時候,那個念阿彌陀佛的情況,其實跟我們睡眠的時候很相像。」所以,我想我能夠養成這個習慣,希望會幫助我在臨終的時候,我也記得念阿彌陀佛了。這就是說,要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壞習慣時,其實你就可以反聞聞自性,迴光返照,就是說你就要去改變自己。

經上這麼說:「根塵同源,縛脫無二。」六根和六塵是出於同一個源,結縛和解脫也不是兩個。比如說一個性情很剛強的人,他可能就是脾氣很壞;可是要是他懂得正確去使用它的時候,他可能是個很有勇氣,也很有決心去走正當路途的人。一個很軟弱的人,他可能是舉棋不定,他也可以是一個和眾生很容易結緣的人。所以,就是看你自己怎麼用它了。

經上這樣說:「迷晦即無明,發明便解脫。」要是我們迷的時候,就會依真空而生出晦暗;有晦暗就有無明,也就是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」,就是結縛,就有凡夫。如果我們能發揮本有覺性,明白非有非空,即見無見,便是聖人,便能解脫。

現在我們已經知道,為什麼我們結這個六根的原因,然後我們來研究怎麼去解它。如來又用譬喻來說明我們的六結,是怎麼生出來的,然後他再解釋怎麼去解它。

其實,我們六根的每一個根都有六個結。原來,我們的佛性是圓融無礙的;因為從無始劫以來,我們的本心被迷惑了,所以就生出第一個結,就是:「一念無明生三細。」這個三細就分別是無明業相、能見相和境界相,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「八識田」。

第一個結以後,我們就建立「六粗」相;這就是其餘的五個結。依次第,它們就是「智相」,就是我們世界的知識和辯才,這就是第二個結,我們叫它「七識」。第三個結就是「相續相」,這是我們的攀緣心和思前想後的心。因為在第二個、第三個結生出以後,我們就會有法執。第四個結就是「執取相」,就是我們的貪心想擁有;因為這個貪心,就會令得我們生生死死不斷。第五個結就是「計名字相」,就是我們叫這個張三、李四。第六個結就是「起業相」和「業繫苦相」。在第四、第五個結以後,我們就會有「我執」,就有這個「我相」了,然後就會生出山河大地。

現在我們知道這六個結是怎麼形成的,是從最微細到粗相。那去解它呢,我們要想尋找一個圓融的根,跟這個次第是相反過來的;就是說我們要解這個最粗的,然後依次解這個最微細的一個。這個就可以斷去我們的「我執」、「法執」,最後就是「無明」。

我們要選擇一個圓融的根,然後我們不隨外緣去跟它跑,就要調伏我們的內心,那我們就可以解了一個根;六個根都可以解,就是說我們的六根可以互用,眼睛可以瞧東西,耳朵可以看東西:這個就是我們說的「六解一亡」。就是說那個時候,我們的無明就沒有了,回到我們本來的佛性。

這個耳根呢,是觀世音菩薩用的,也是我們眾生應該選擇的,最好的一個根。所以,我們就是外面有聲音、沒有聲音,我們都不會受它影響,然後我們回來我們本有的聞性。這就可以去除我們的無明,我們的自性就會現前,就是人空、法空,這個執著都沒有了。這樣,我們就可以破我們的五陰、五濁,斷去我們的煩惱。

我的報告到這裡差不多就要結束了;在結束之前,我要說幾句話。就是我是一個佛教的初學者,這個經典其實對我來講是很困難的;我之前也沒有怎麼看過,所以我講的可能都是很表面;如果有什麼不如法的地方,請大家原諒。

在我們課堂上,除了講經以外,也會分享一下我們在萬佛聖城的經驗,就是說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困難啦,我們都會向大家談一談。我記得有一次,我有一個情況;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攀緣,我有點迷惑,我就在課堂上問:「妳們覺得這個情況怎麼樣?」差不多所有的同學們都說:「妳當然是在攀緣。」所以我很謝謝她們,我覺得她們都很聰明。那一次,她們真的是給我一個指示,讓我自己知道應該怎麼做。

我們的老師,也很樂意跟我們分享她的寶貴經驗,就是說有些話她不會在佛堂裡頭講;平常在萬佛聖城碰到時,我們大概也不會談論的。

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,通常我們的課是在星期五下午,那時候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很累的樣子。我就覺得很奇怪,上課之前我都覺得很累;上課之後,就覺得好像是精力很好,精神很好的樣子,我就覺得很奇怪。因為通常情況,這時你去上課都會覺得累死;可是這個感覺不一樣。於是,我就問其他的佛友:「妳們有沒有這個感覺?」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有我這樣的感覺,我就覺得這事是有點奇怪。今天就講到這裡。阿彌陀佛!

 

法界佛教總會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