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佛聖城

The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

中文首頁英文首頁

法語繽紛

 

2010佛七講法系列之5

比丘 近湛
講於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

諸佛菩薩、上人、諸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阿彌陀佛!

這次參加佛七的人特別多,每年,聖城都是佛七法會的人是最多的;除了萬佛懺以外,就是其他的觀音七、地藏七的人都沒有佛七那麼多。那今年佛七,好像又比往年多了一些人,所以佛殿看起來非常擁擠。

各位為什麼到萬佛城來參加佛七呢?為什麼不自己在家裡念佛就可以了呢,還要老遠跑到這裡來,又這麼冷?我們都知道,如果在家的話,雜事比較多,外緣也比較多,很難專心用功來修行,可能,不是一下子有朋友找啊,一下自又有什麼事情啊,又事情做不完,又放不下啦……;如果到道場來,就可以避免這些外緣,可以把一切都放下。這裡也沒有電話,沒有什麼事情會碰到,或找你什麼的……;統統都沒有,就可以跟著大眾在佛殿裡念佛。所以,到道場來參加法會,就是有這個好處,可以避免很多不需要的外緣。

我們想要一心來念佛,環境確實非常地重要。其實在修行上,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,不是只有在念佛的時候。這個環境,如果好的話,就可以對我們修行有很大的幫助,有很大的助緣。這是大家來到聖城修行,來參加這個法會最重要的原因。

那聖城是不是最好的環境,最好的修行的地方?對我們來說呢,其實,本來今天不是要講這個的。(呵呵!)昨天晚上,聽了良法師說她們第一次來參加法會時,比現在還更簡單,也沒有什麼餐廳啦,也沒有什麼;那個流通處也很小,每天也不超過50個人來吃飯,事情簡單得多。所以,那時候參加法會就更加容易專心;現在,比起來呢,就覺得好像雜事特別多了。

其實,我們在這邊念佛,可以說聖城和外面比起來,是非常好的環境;可是實際上,是不是還有更好的環境?答案是有的。那是什麼地方呢?我們在這裡念佛,我們就希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;那極樂世界就是比聖城更好的一個環境。

為什麼這樣說呢?在聖城,雖然我們說都沒有什麼外緣,可是實際上我們的六根--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常常還是在不斷地往外攀緣。舉個例子,比如我們在佛殿繞佛時,我們當然是比較容易專心:耳朵聽到佛號的聲音,嘴巴念佛,然後跟著大眾走,或者是坐著念,或是經行,或者是默念……;可是我們到了祖師殿,或者流通處時,是不是有些人看到了一些新書的時候,就開始打妄想了:「哦,這個經書我找好久了,等一下我一定要請回去,拿回房間看一下。」

或者是我們中午到齋堂吃飯,還沒有到的時候,是不是聞到那個氣味;我的鼻根聞到那個香塵,鼻識馬上生出來,哇!開始打妄想:「中午我們吃這個菜?我已經想了好久了,等一下我一定要多吃一點。」我們是不是還是有很多很多,奇奇怪怪的妄想?自己都不曉得怎麼回事,怎麼念佛念佛,念佛……,一直念,妄想就跑進來了。

講到這個六根往外攀緣呢,就是我們的六根往外接觸的時候,這在十二因緣裡就講到,就是觸的部分。那十二因緣講到這個觸之後呢,我們接下來的活動,就會很快一路跟著下去了: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一下子就到取了,我們根本都不需要怎麼樣想的。

比如說,我們到齋堂去,我們一聞到那個氣味時;鼻根一接觸到香塵,鼻識一出來了,馬上就到受了;受就到愛,愛到取,就已經開始打妄想,執著地想:「等一下我要多吃一點了!」就觸、受、愛、取……,一下子就到了,根本不需要一秒鐘的時間。那你說這樣子,我們修行要怎麼樣進步啊?環境一來,我們馬上就跟著跑了,佛號在哪裡?佛號都不見了,是不是?

所以,在娑婆世界修行,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困難,因為我們常常都控制不住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;太重了,我們都沒忘,尚未停下來想一下。

那麼,在極樂世界就沒有這些問題;怎麼說呢?在極樂世界,不管是我們眼睛看到的,我們耳朵聽到的,我們鼻子聞到的,我們所有能夠接觸到的,我們每天在這邊念《阿彌陀經》,總會看到七重欄楯、七重羅網,或者是黃金為地,或者是看到蔓陀羅花,或者是這些眾鳥在說法,或者是風、樹在說法……;所有所有的這些,《阿彌陀經》都是設計給我們來怎麼樣?給我們來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而不是跟著我們的習氣跑的。

講到十二因緣就想到:我們在極樂世界的話,阿彌陀佛是不是以後跟我們講十二因緣呀?或是講四聖諦呀?我們看到經文裡面講:眾鳥跟我們演說「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,如是等法。」這個等法是哪些法?

因為我們都知道,其實像四聖諦、十二因緣這些,都是屬於釋迦牟尼佛為了教導我們娑婆世界眾生,所採用的方便法,也就是說是小乘法。比如說四聖諦--苦、集、滅、道,在極樂世界還需要用到苦、集、滅、道嗎?現在看看,我們在極樂世界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;你跟他說吃吃苦,他會問你什麼是苦呀?他只有諸樂,沒有苦了。你要跟他說苦,眾生在那邊是不會了解的。

這樣子看起來,好像是不是就不需要這些法了?其實,當然我們講到這個如是等法,這些等法,然後六度波羅蜜,這就很容易理解;可是這些小乘的法呢,我們可以說在那邊--在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的確是不需要用到這些小乘的教法。可是實際上,如果這樣講起來的話,那是在極樂世界取得的法就不完整了。

所以,其實在極樂世界,雖然阿彌陀佛並不需要用到這些法來教化我們,來教化到極樂世界去的眾生;可是實際上,在那邊我們還是可以學到許多的法。這些法其實還是可以聽得到,阿彌陀佛還是可能會用它們來教化眾生的。怎麼說呢?根據蕅益祖師的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》,裡面他就講到:這些小教法,雖然在極樂世界看起來似乎不必用,可是,阿彌陀佛也是為了方便開示,教化這些小種先熟的眾生,他還是會暫時用這些法的。

這裡要怎麼解釋呢?就是說有些人,他們可能對於修習佛法的時候,他們就是修習到,比如說阿羅漢果或是聲聞,或者是修習十二因緣法;到緣覺果位之後,他就停在那邊,不再繼續往下修行了。在佛陀在世時,有很多的弟子都是這樣子;後來佛就訶叱他們,叫他們要發大心。佛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,才讓這些執著在這些小乘的人;比如說他們停在二、三果,或者是停在聲聞、緣覺果,不往前繼續修行的人,這些聖人才繼續修行。

那或許有些人,他修行到很好了,比如說他到阿羅漢果了,他就不再願意繼續往下修行了;可是到臨命終時他才迴小向大,最後才決定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才發願,才念佛,才願意往生到極樂世界去。那麼這個時候,因為他的功夫已經很好了嘛,所以他還是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去。

可是,他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拜見佛以後,他的習氣很重--往劫修習小法那種習氣很重,所以你一下就跟他講這些大法,六波羅蜜或者其他大法的話,他可能沒有辦法聽得懂;當然並不是他聽不懂,就是說不相應,那麼他修行起來就會很困難。所以這時候,就還是要用他所習慣的修行的方法,比如說四聖諦法來教化他,令他能夠接受這個佛法的時候,才跟他講這種大法;講了這種大法之後,他的修行就會進步得很快。所以在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其實也還是會用這些小法來教化我們眾生的。

所以,往生到極樂世界,我們可以學到所有的法門,我們都不需要擔心。而且在那邊修行的話,那種環境絕對絕對是比這邊這個娑婆世界,要好得多。我們如果只要能夠一心念佛,能夠往生到那邊去的話,阿彌陀佛都會用各種善巧方便的方法,來教化我們,各個法門我們都知道。

現在我們想要到極樂世界,就是靠二力的加持:一種就是靠自己念佛的力量,一種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;我們靠這兩種力量的加持,到臨命終時我們通常是會帶業往生。所謂帶業往生,就是說我們的惑並沒有斷,我們只是暫時降伏住這個惑;那麼在臨命終的時候,不起現行,然後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。

所以,我們到了極樂世界,其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你想想看,你到了阿羅漢果,往生到那邊去,阿彌陀佛都會用這種小法來教化他們;那我們的惑都還沒有斷的話,當然,我們所需要的方法,就需要更初基的了。所以到了那邊,阿彌陀佛都會想盡辦法來教化我們,讓我們盡快成佛,我們都不需要擔心的。阿彌陀佛!

 

法界佛教總會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