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禧年萬佛城在家菩薩戒講解──殺戒(二)

比丘恆律講於2000年8月31日在家菩薩戒課

現在先介紹重戒的第一條戒殺戒。我們一起來念殺戒的戒文。請合掌。

殺戒第一,善男子。優婆塞(夷)戒。雖為身命。乃至蟻子。悉不應殺。若受戒已。若口教授。若身自殺。是人即失優婆塞(夷)戒。是人尚不能得煖法。況須陀洹。至阿那含。是名破戒優婆塞(夷)。臭優婆塞(夷)。旃陀羅優婆塞(夷)。垢優婆塞(夷)。結優婆塞(夷)。是名初重

戒文講得很清楚,乃至一隻蟻子都不該殺。叫人殺可不可以?說我受戒了,你去殺。不行。「若身自殺」有兩個意思,親手去殺或自殺,都不行,因為自己也是眾生之—。如果你犯了殺戒,就失去了優婆塞(夷)戒。

什麼是優婆塞?優婆塞是近事男,親近奉事三寶。各位受戒以後要常親近道場,奉事三寶。不是到三寶這裡來,說,「三寶有沒有好東西給我啊?」那是三寶奉事你了。不要一受完戒以後就不再親近三寶了,優婆塞是親近奉事三寶的。

「是人尚不能得煖法」。什麼是煖法?煖法是初學佛人最基本的四加行位的第一位。煖,就是你修行初步的境界,好像我們開車前先把引擎煖一煖。就是你修行開始有點輕安,有點境界了。

須陀洹足初果,阿那含足三果的意思。為什麼講三果呢?一般來講,在家證到三果是最高的了,要證四果就要出家行完全的淨行。所以這邊講從初果須陀洹到三果阿那含。

「是名破戒」,我們所受的戒體,像氣球一樣破了,這個戒體就完了。我們以前所修的信解,都完了。「臭」,大家都瞭解,每個人都希望香,不要臭。但是我們不鼓勵人搽香水,尤其八關齋戒時更不能搽香水。我們要以戒香熏修,如不守戒,我們本來具足的戒香沒有了,變臭了。

「旃陀羅」,翻譯為凶惡、殘暴,以屠殺動物為常業的人,在印度當時是下賤種性的人。「垢」是骯髒的意思,因為我們的自性染汙了:「結」是凝聚,凝聚惡業。

這些形容詞都告訴我們,如杲你不能受持殺戒的話 – -接下來其他的戒也是一樣,我們就會變成又臭又下賤,又骯髒,是惡業結集的優婆塞或優婆夷。

這是簡單地給大家講殺戒的第一條。

剛剛我們講到如果沒有殺心就不犯。有時不小心把螞蟻踩死了,或者不小心把蟑螂打死了,沒有殺心不犯。如果說我們打死以後,覺得牠是害蟲,是該死的,或者不小心把人給撞死了,「哎!這是我仇人,太好了!」這是不行的。如果你不生慚愧心,你還覺得不錯的話,你就等於破戒了。

192頁「懺悔。滅苦之要,莫過於懺悔。」這是菩薩戒懺悔法,錄自弘一大師所集《菩薩戒受隨綱要表》。

第一個。若犯中下品纏犯重。什麼叫中下品呢?就是你不是故意的,或者是你有點懷疑,並不是有意犯戒。如果不小心把螞蟻踩死了,不但沒有慚愧心,還覺得「不錯嘛!少了好多害蟲。」「不錯嘛!眼不見為淨。」還覺得很好,有功德,那你犯上品纏犯了,意思就等於犯根本罪了- -圖表上第一條重罪。如果你不生慚愧心,還覺得不錯的話,你就等於破戒了,因為你沒有真正愛護眾生,不殺害眾生的心。雖然當時你並沒有有心要犯,但是事後你沒有慚愧心,反而生出來愛樂。這一點我們要瞭解。

我們先討論輕戒第十條:飲蟲水戒第十。

(輕)飲蟲水戒第十:若優婆塞(夷)受持戒已。疑水有蟲故便飲之。是優婆塞(夷)得失意罪。不起墮落。不淨有作。

這條戒很重要的一點在哪個字?(答:「疑」字。)對了。因為你是懷疑,你不能確定,算輕戒;如果確知有蟲,「太好了!多喝點,補一補。」那算重戒了。前面講過「乃至蟻子,悉不應殺」,你現在知道了,你還喝,是犯重不是輕了。所以這個戒相大家要很清楚,輕重的決定就在你當時的一念。

那什麼是失意罪呢?就是不注意而犯的,就是你失去了防護的意念,不能夠注意到,不小心,所以你犯這個罪;你沒犯重,但是你還是要懺悔。如果你當時還是想去犯的話,那就犯重了,重輕之間就在這裡。

「不起墮落,不淨有作」,不起墮落就是不起心懺悔,就會墮落惡趣。不淨有作,是不清淨的,有漏的惡作。如果不起心懺悔的話,這種不清淨的行為會讓我們墮落,感得未來種種的惡果。這是飲蟲水戒第十。

(輕)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第十八:若優婆塞(夷)受持戒已。若為身命須田作者。不求淨水及陸種處。是優婆塞(夷)得失意罪。不起墮落。不淨有作。

剛剛講喝水,現在講種田。佛陀小時看到牛犁田翻土,蚯蚓被翻出來,鳥就吃蚯蚓,大鳥又吃小鳥。佛陀一看,這個世界真是很可悲,眾生互相吞食,在這個娑婆世界輪迴真是很苦。

優婆塞(夷)「必須田作者」,如果他必須做這種工作,就必須要減少殺害眾生。譬如說我們種的作物,不管是果樹是菜蔬,我們澆水時要確定水裏沒有蟲。如果水裏有蟲,就不是清淨的水了。你把那水澆在泥土上,蟲離開了牠生活的環境,沒有了水就被曬死了,所以這一點也是我們要慈悲防護的。雖然我們沒有殺生的心,但是我們要預防犯這個殺害,不要造成殺生的果報。

所謂「菩薩畏因;眾生畏果。」雖然我們沒有殺心,有時還是有果報。

(輕)險難獨行戒第十一。若優婆塞(夷)受持戒已。險難之處無伴獨行。是優婆塞(夷)得失意罪。不起墮落。不淨有作。

前面講不殺別的眾生,但是我們也要保護自己的生命不被殺,所以這條戒是特別保護我們自己的。因為如果我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,就是不孝順父母;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。」所以我們考慮自己,也要考慮到關心我們的人,但是有開緣和遮止。如果我為了求法,為了度生,這是抱著大菩薩精神,難行能行,就不在這個範圍之內。

險難,可以分「自然的險難」,譬如有很多毒蛇的地方,有嚴重的山崩或者流行性疾病的地方,我們就盡量不過去。或者「人為的險難」,譬如戰爭、暴亂,我們要避開「梵行的險難」,這一點修清淨行的人要注意,如果是一個染污的地方,我們盡量不要去。你去的話,可能跟情愛纏在一起,因愛生恨就會發生不幸的事。這點我們要注意,愛有多少,恨就有多少,很麻煩的。

(輕)為財打人戒第十三。若優婆塞(夷)受持戒已。為於財命。打罵奴婢、僮僕、外人。是優婆塞(夷)得失意罪。不起墮落。不淨有作。

中國有句話:「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」,人都為身外物而死。雖然我們沒有心傷害眾生,或殺害眾生,但為了財,我們就打罵奴婢僮僕,認為奴僕是屬於我的,我有權打罵。但是你一不小心就會把人打傷了,或打死了;乃至罵都不能罵,因為有時罵得太兇,也會把人給逼死。

學佛的人最好不要蒐集骨董、古玉之類的東西,因為骨董、古玉有很多陰魂附在上面。上人曾講過,一個古玉環都有好幾個陰魂附在上面。常常富人家丟了東西,懷疑婢僕偷了,就打罵逼迫他們,那些婢僕往往因此跳井、上吊。如果他們身上佩帶著玉,他們的冤魂就會附在上面。有的玉本來就是死人啣在嘴裡或是陪葬的,他的魂還執著在上面,貪著,所以這上面都有很多的冤氣在。這就是打罵奴婢僮僕惹出來這麼多事情,所以學佛的人不要造打罵的業。

這裏不只指僮僕,其他人都包括在內。我們都不要這樣做,有事儘量講道理。為了財這個身外之物,來造種種的惡業,實在划不來。畢竟臨終時這些都要捨給人,為什麼我們要為財造種種惡業,得惡報呢?財物又包括有形和無形的,如房舍、金銀、名譽。很多人為爭名譽,忍不下這口氣而造下種種惡業。

(輕)蓄貓狸戒第十五若優婆塞(夷)受持戒已。若蓄貓狸。是優婆塞(夷)。得失意罪。不起墮落。不淨有作。

因這些動物都有獵殺其他動物的習氣,所以我們不養,以免製造更多殺業。第十六條我們先跳過去,最後討論。

(輕)養蠶戒第二十七。若優婆塞(夷)受持戒已。若養蠶者。是優婆塞夷)。得失意罪。不起墮落。不淨有作。

不要說:「我養蠶可沒殺蠶,養了給人家用。」大家聽過上人講的吃豬肉的、賣豬的、殺豬的,這三個人的故事吧?這個吃豬肉的和賣豬肉的,跟這個養豬的,都有聯帶關係,養蠶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所以學佛的人,盡量不要穿有動物成份的服裝,因為這有很多的殺業在裏面。

(輕)蓄養畜獸不淨施戒第十六。若優婆塞(夷)受持戒已。蓄養象、馬、牛、羊、駝、驢。一切畜獸。不作淨施。未受戒者。是優婆塞(夷)得失意罪。不起墮落。不淨有作。

我們讀這條戒要以輕戒二十七條為基礎。首先我們要瞭解,我們不能夠養這些東西去賣給屠宰場;連小小的蠶都不可以養了去賣,況且你養大的馬、牛、羊、駝、驢去給人屠宰!更不可以的,這包括豬在內。不要說:「經文沒有說豬啊,我可以養豬賣給別人殺。」不行。

為什麼我們先講「輕戒養蠶第二十七」?就是讓你先有個概念,連蠶都不能養來賣給人做絲帛而造殺生業,何況這些大的動物?這是我們先要有的概念,就是第一不殺生。

那麼,我們是不是可以養呢?佛在第十五條戒說得很清楚,有獵殺性的貓貍是不可以養,但是佛並沒有說象、馬、牛、羊、駝、驢這些不能養。為什麼呢?因為在古時這些動物都是交通工具。豬不是交通工具,所以沒說豬;象、馬、牛這些都是交通工具。如果不能養的話,對在家居士是很不方便的。如果不得已要養的話,我們怎麼做才可以說是如法?

這裏我們可看到佛陀的智慧。因為佛陀告訴我們,眾生皆有佛性,皆堪作佛,我們沒有權力去擁有眾生。眾生應有牠的自由,我們要愛護眾生,而非去擁有。世間的貪愛是染污的,以佔有為目的,並不真正愛護眾生;佛陀的慈悲和世間的愛不同,這點我們先要瞭解。

佛陀的本懷是,讓眾生身心自由自在地生活,是最好不過的。因為不得已,人必須使用這些畜生為幫手,譬如用牛犁田,馬運輸,大象、駱駝越過沙漠。如果受了這個戒以後,他哪都不能走了。所以佛就告訴他一個方法,就是在不得已的時候,你要做淨施。

這一點跟一般人養寵物是不一樣的。我們養寵物是一種染愛心:「這是我的寶貝!我的 darling!」女人第一,狗第二,男人第三;這是一種情結、染污的愛,不是我們該要的。

我們這裡所講的,除了剛講的輕戒第十五條,絕對禁止養貓貍這種有獵殺性的動物–剛才忘了講–有一種叫銀龍的魚,臺灣的人為了要風水好就養銀龍魚。那是獵殺性的魚,也不應該養,都包括在內。或者獵殺性的飛禽,像老鷹之類,都不應該養。但是如果我們必須要養一些動物的話,我們要有一種慈悲心。

如何能以慈悲心來養呢?佛陀告訴我們一個辦法,來對治我們的習氣。

我們的習氣是:「這個東西是我的,我要怎麼用就怎麼用」,「這頭牛是我的牛,我要怎麼樣打就怎麼樣打;我要牠做工,牠就做工;我要餓牠一天,就餓牠一天。這是我的事,是我的牛,不是你的牛。你有什麼權力管?」

那麼佛陀知道眾生的習氣,說:「好,如果你必須養這些畜生的話,你必須要做淨施。」不做淨施,就不行。

所謂淨施,就是你要以清淨心來布施,要直接或者輾轉捨與他人。什麼是輾轉呢?譬如說我有一頭牛,我今天受了菩薩戒,我鄰居沒有受菩薩戒,這頭牛我布施給你,然後你借給我。那這牛已經變成是你的了,我是借來的;既然是借來的,我就不能像以前一樣要打或怎麼樣,都認為「這是我的事」了。現在這頭牛是經過特別手續借來的,那就會愛護牠,因為是要還給人家的,我心裡就會特別照顧牠。如果是我們自己的東西,就會隨便一點;現在是人家的東西,就會謹慎小心一點了。

所以就用這個方法來護持這些個畜牲,但是最好是能找個地方把牠放生了,因為我們人跟畜牲應該結善緣。

這條戒是條非常有智慧的戒,在菩薩戒的行持當中是非常重要的。

大家請翻到後面第164頁,這是屬於「智慧的抉擇:何者不該施」。後半段是屬於「淨施」方面。

在佛陀的教化中,這個方法用得非常廣泛。除了出家眾經常使用之外,在大乘的菩薩戒法當中,也用到。就是說行菩薩道的人,對自己所有一切的東西,不要這麼想:「這是我的 ,我化了大半輩子賺來的」,或「這是我父親給我的。」我們要把這些先都布施給十方諸佛菩薩,然後就像出家人的淨施法,用淨施把我們的貪心捨掉。這些東西是我們暫時保管,乃至我們的身體也是暫時居住的。

那麼,如果有人真需要我的身體的話,我可不可以給他?不是我的身體怎麼給?但是我們可以這麼想,諸佛菩薩是無有少物,我今天是代諸佛菩薩保管的,諸佛菩薩對眾生都是慷慨布施的,所以我可以給他。當布施的時候不作「我」想,我是幫助佛菩薩代為給他的,所以我沒有一種「我」的貪愛,認為「我」是做功德,同時避免對「本來我所有」的執著。

看166頁。如果來的人「觀施時不稱正理」,我知道來乞討錢的人,拿了錢之後就去花天酒地,或去害人,或去造惡業,可不可以給他?你不是說諸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的,我不過是代為保管?那我就給他了。不行,我們要有智慧,要告訴他,「這東西不是我的,是佛菩薩的。」然後好好安慰他,給他善法。「你要好好修行,好好念佛。你可以去做工賺錢,這樣討,對你也不是長久之計。」給他一個方便法,讓他離開。如果能夠這樣做,也能夠避免你內心的掙扎,同時也持戒圓滿。

淨施就是去我們的貪著,淨施法可以增加我們對眾生的愛護和照顧。時間有限,這七條輕戒就簡單帶過。

請翻到第70頁,這兒有兩個表格大家可以看一看。這是告訴我們,如何把我們剛學的「不殺害眾生」的精神,在我們身口意方面建立基本的態度;在環境方面如何保護我們的戒體,讓我們的戒體滋養茁壯。

在意業方面,我們內心要發大菩提心,立大志願:「我們今天受了菩薩戒,我怎麼樣也不犯,就是犧牲我的生命,我也不犯殺戒。我寧可死,也不犯殺戒。」要經常將心比心:「我是爸媽生下來的,我為什麼要去殺害其他其他人呢?他們也有爸媽兒女的。」

表格裡第二和第三是差不多的。第四第五是殺生的果報;第六是一種孝順心,一切眾生過去生中都是我的父母,我怎麼可以不孝呢?

第七點我們除了不殺害眾生之外,還要護生、放生,從現在起不再造惡業,未來能夠作善業。我們過去作了很多惡業,殺了很多眾生。怎麼辦呢?要多懺悔,懺悔才能擋住以前惡業的力量;還要長養慈悲心,去瞋恚心。這在後面都會提到,大家可以看第168頁。

我們以長養慈悲心來對付我們的瞋恚心,因為瞋恚是慈悲最大的敵人。我們為什麼要殺?往往就因為脾氣來了。我們可以想想,冤冤相報何時了?你的仇人再壞再狠,你不殺他他也會死。你看武俠小說上說的真是可憐,為了報仇練了十年、廿年的功夫,出來後仇人已經死了。

那麼在環境方面,我們看看表格右邊。

第一,我們對眾生不要出惡言責罵鞭打。為財打人,蓄養畜牲,討論過了。

第三墮胎,在佛法中算犯殺生戒。如果你受了殺戒,不管是五戒或者菩薩戒,都不能墮胎,也不能為人墮胎,或教人墮胎。

第四,不可以有蟲水澆植物或作物,提過了。

第五,多鼓勵他人做放生、護生之事。所以放生法會大家要盡量的參加,長養慈悲心。

第六,以慈悲心不食眾生肉。受了菩薩戒的人要終生茹素。這個報名表上也提到,我們提到過太多因緣了。

佛法不強調健康而講慈悲,世間法強調健康,在這一點是不同的。世間人只看眼前的身體,佛法看的是這一生完了之後,會有來生,乃至無量生,所以佛法講慈悲,唯有慈悲才是最究竟的。

第七,要照顧老病苦的眾生,因為學菩薩道,就是要慈悲利益眾生,尤其是老病苦的眾生。他們已經在生死邊緣,若我們不幫助他,他可能很快就死了,所以要特別照顧他。

第九,不使用殺蟲劑,可以用驅蟲劑或其他驅蟲的方法。

第十,駕車或行步時要小心,時時念佛,保持正念自利利他。一般講在環境方面,不要去暴力鬥亂的場所,好像鬥雞、鬥牛、鬥狗、捧角、拳擊,都不要看。

你看世人在看這些錄影帶時,心變得很粗暴,一不順心就出手一拳。為什麼?忘了自己是誰了。暴力場面看久了,就變得和場面裡的人一樣了,臺上打,臺下也打。

第二,不擁有及販賣刀槍,不看暴力書籍、影片和網路。現在的電影沒有暴力和色情的幾乎很少了。這是未法時代,惡業感召,所以網路也不要看;看久了,我們八識田中就變得很粗躁很猛,動不動殺心就出來了。還有,要多閱讀佛經,長養慈悲心,因為所有的佛經都是慈悲的,都教導我們向善。

第三要多誦戒,會有正念,護法善神會常相左右護持我們。能多誦戒是非常好的。後面第178頁講到何謂誦戒,文章很淺顯。誦戒的儀規有「說戒誦戒」和「自行誦戒」兩種方法;有了方法,大家可以照著「信、解、行」去「行」了,證得圓融無礙就是戒相,在開遮、持、犯,都能行持得圓滿無犯。

事實上,五天的戒期很短,所能給大家的只是一些提示和方向,其他的就要靠自己平時的修行了。

第70頁第四點,多看有關戒殺、護生的書籍、影片、錄影帶等。可惜這一類的資料很少,我們也希望能蒐集這一類的資料,尤其是影片、錄影帶,因為有聲、光的效果。

第五點,不張貼有暴力傾向的圖片。這個在外面經常看到,什麼有藍波啊,肉那麼一大塊,一大塊,拿機關槍或大刀,我們不貼這些東西。

第72頁,我們剛剛講的是意業,如何讓我們的意業環境中保持清淨。再來看看我們身口方面,不要去教人做,或自己做殺害眾生的事情。

這是基本的殺戒,剛剛所講的都在這個範圍之內。

第二個是不擁有傷害或殺害眾生的器物。為什麼要擁有?就是準備用來殺害眾生的。說是我為自衛,哪天別人打我,我就可以打回去。我們學佛法的人要知道,避惡緣,多做善功德,才是真正的保護。極樂世界就沒有那些刀槍,為什麼娑婆世界就這麼多武器,彼此殘害就因為眾生的惡業,有殺心。

現在我們禮拜佛陀,就是要學習他的慈悲,不殺害眾生。講佛陀或者太遠了,我們講上人;上人就是慈悲心,不殺,我們看見就歡喜。如果我們看到人帶槍,你會想親近他嗎?他有殺心在,你看了就怕。是不是?

第三個,不傳播殺生或教人食肉的書或錄影帶。不要說,「這個錄影帶很好,你拿去看看吧!」或者「這個食譜不錯,你拿去看看。我現在受過戒了,不能煮了,你拿去看,煮給你丈夫吃,補一補。」不行的,不要把這些給別人。

第四,不與傳播食肉有益健康,殺害或虐待眾生者為伍。中國人尤其對稀有的動物,認為是最補的;認為吃蛇膽啊、猴腦啊,熊掌啊才補,才健康。像這種人,我們也不要跟他在一起,恐怕久了我們也認為這是對的。

或者有的人認為得癌症要吃雞肝,才會去癌。根據我的經驗,這些得癌症的人若再去殺生,只會死得更快、更苦。這種例子太多了,今天不能講。

第五個,我們要親近、支持護生的團體及善知識。這也是儒家講的「里仁為美」的道理,我們要親近善知識的環境,就像我們來萬佛城一樣。其實我們支持這些護生的環境,也就是保護這個地球,讓這個地球有祥和之氣。

第六,親近清淨的道場。

第七,宣揚素食的好處,並鼓勵所有眾生都能素食。

第八,不傳播有暴力傾向的書籍圖片、影片及錄影帶。

第九,不看有擊鬥性質的運動,像鬥劍打拳。

問答

問:夏天剪草時,明明知道草裏有蟲,還要剪的話怎麼辦?

答:戒條上講得很清楚,「乃至蟻子,悉不應殺。」如果你看見有蟲在那裏,你還要剪,要把牠打死的話,就犯戒了。如果你只是懷疑不能確定—因為你不可能一根一根草翻開來看,沒有辦法做到—原則上我們最好事先貼告示,告訴眾生我們什麼時候剪草,請你們離開。或者事先念〈大悲咒〉,這是我們盡量能夠做到的。

事實上我們也不能確定到底有沒有蟲,機器一發動牠逃跑了。但是我們還是盡量事先通知牠們。

問:白蟻怎麼辦?

答:可用驅蟲的方法來處理。

問:剛剛說不要學習鬥劍、拳擊等運動,但是我看到很多少林寺的法師是打拳開悟的。

答:有一次三藩市的武術館請上人去看看,上人就講了少林寺與達摩祖師的故事。為什麼達摩祖師教少林寺的和尚打拳呢?因為達麼祖師本身是開悟了的,不但有種種智慧,而且也會武術。但是他到少林寺的時候,發現少林寺的和尚都互相爭,互相排擠。他為了教化這些和尚,就跟他們說,「你們要爭,我教你們如何爭,用打拳的方式最好。」大家一聽,很好;為了不落人後,大家就跟達摩祖師學習武術。

在學習當中,達摩祖師又教他們必須忍耐;難忍能忍,且必須要專心調息。結果這和尚在學習武術當中,把他們的暴戾之氣去掉了。

你知不知道海燈法師的一陽指?他總是跟人家講,「我教你武術是方便法,你還是去打坐,打坐是最高的武術。」因為我們的身體都會壞的,你拳打得再厲害也總有一天會老;等你老了或病了,一個小流氓一腳就把你踢個半死。年輕時武功高也沒有用,現在的小流氓一槍就把你打死了。

如果是調身的太極拳是可以的,因為沒有這種殺氣。一般的擊鬥運動,像日本的劍道,都是以打倒對方才算贏,也就是要打對方的頭、腹和手部;打拳也是要打到要害才得分,這裡面就包含了鬥爭心和殺心。我們學菩薩道的人,是要寧可犧牲自己也不傷害眾生。

問:受了菩薩戒可不可以吃燕窩和蜂蜜?

答:受了菩薩戒就要終生茹素。燕窩是燕子的唾液做成,往往在取燕窩的時候就傷了小燕子,我們學佛的盡量不要擾亂眾生。蜂蜜,在《楞嚴經》上講要盡量避免。為什麼呢?事實上這二項要在盜戒談更適當,因為這牽涉到偷眾生的財物了。

問:如果客人來訪,他們是吃肉的,是不是可以給他們肉食吃呢?

答:這個道理很簡單,如果我們不吃肉是因為慈悲心,那我們又去拿肉給別人吃,跟我們的原意相違背了。何不請他到素食館吃呢?

問:我家養了很多貓—金聖寺有貓都叫我去抓—最多的時候有十三隻。

答:上人告訴我們貓並不是很好的眾生。為什麼做貓?因為過去牠有殺心,嫉妒障礙心也重。上人又講,貓也很容易跟惡靈相感召,所以叫我們不要養,不要接近,乃至於不要看牠的眼睛。

所以我們學佛要學有智慧,既然知道這不應該做,就趕快把牠送走了。因為你根牠結的緣越深,往生的時候,你不是和阿彌陀佛招手,是和貓招手跟了貓走,因為你跟牠太親近了。等你醒來,「咦!怎麼在貓窩裏?」

問:有兩個國家戰爭,如果有一個受菩薩戒的人要與國家共存亡,算不算犯戒?

答:如果你知道這個地方將會有危險,你留下來的話就犯險難獨行戒了。如果是共業的話,你哪裏都去不成,沒有選擇。

( 「殺戒」講解完 )

在〈千禧年萬佛城在家菩薩戒講解──殺戒(二)〉中有 3 則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