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午齋法語

比丘恆實、比丘尼恆良、比丘方丈恆律,講於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午齋時 萬佛城五觀齋堂 The talks given by Bhikshu Heng Sure, Heng Lyu and Bhikshunis Heng Liang on October 9, 2011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比丘恆實:今天,在觀音菩薩出家這個日子,我們比較早一點開始講法。在吃飯的時候,大家還在排隊拿食物的時候,也可以一邊拿食物,一邊聽法,這樣子就能掌握時間。同時,我們想早一點結束,讓大家可以準備準備,參加下午的一些道場的活動。

昨天晚上我們開始觀音七,所以有七天,一個禮拜時間,專門為觀音菩薩大悲法門來修行。這個主要是《妙法蓮華經.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,那是《法華經》裡面的一品——第二十五品,我們就念誦它,每天每天這樣子,已經有三個不同的語言。

這個《普門品》裡面講完了長行,第二個部分就是重頌。這個重頌是偈頌,就是用五個字一句的這個偈頌,把長行裡邊的道理再說一遍。問題就是在長行的時候,我們就誦過去,「噠噠噠噠噠……」誦完了,到底裡邊是什麼道理呢,很難記得,除非你自己回去慢慢地讀一讀,或者是聽法師講解。所以我想,就把其中一個問題提出來,詳細地研究。

這個偈頌怎麼說呢?就這麼說:「悲體戒雷震,慈意妙大雲,澍甘露法雨,滅除煩惱焰。」這個偈頌非常非常有意思呵。本來你想到觀音菩薩——悲體,當然了,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。戒雷震:怎麼說呢?怎麼說戒律有聲音呢?不但有聲音,而且是打雷,戒律有雷聲嗎?然後就是下雨、打雷,就是天上下雨的時候。然後就說慈意,慈悲的意思。妙大雲:好像那個雲彩遮蓋我們,就會把太陽遮蓋了,變成陰天了。澍甘露法雨:因為這個慈悲像大雲,就下雨了,甘露法像雨那麼多!這個甘露水做什麼用呢?滅除煩惱焰。就是說因為甘露的法雨水,碰到這個煩惱火焰呢,就滅除了,把那個火熄滅了,不再那麼煩惱了。

那麼,我相信大家都會體會到這個意思,就是說當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時,是很容易發火的,很容易生氣,產生種種的煩惱,比如說塞車呀、子女不聽話呀,或者老闆指責你不對——不是你的錯,一樣挨罵呀……,都會容易發火。那麼這個時候,你用什麼來滅火呢?你用什麼熄除煩惱焰呢?那個大悲甘露水從哪裡來呢?《法華經》就說:從戒律來的。這中間有什麼關係呢?戒律怎麼就會給我們大悲的甘露水,滅除煩惱焰呢?這是什麼意思?這個有什麼關係呢?這個持戒、戒體,「悲體戒雷震」跟甘露法雨有什麼關係呢?

是這樣子的:很多人誤解戒律。當他們聽到「受戒」、「持戒」時,他們說:「哎呀!那麼多『不』!不要這個,不要那個,不殺、不盜、不淫……,都是『不』的。『不』字不要了,這個太多了!哎呀,這麼消極啊!這麼消極!」有的人就誤解戒律是這樣子的。我覺得這是一種很皮毛的理解,是一種誤解。你往深裡研究的話,其實這個戒律不是令你沒有自由了,而是令我們得到真正的解脫。為什麼呢?因為戒律並不是要你不自由,戒律的目的是要我們真正地解脫,真正自由。

就是因為我們一般的眾生不知道自己裡面有一個佛性,這個佛性是真正的寶貝。可是往往我們就跟隨我們的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往外跑,看到那些好看好聽的東西就去追求;拿到了,哎呀!又不滿意了:「還是這樣子,還是老樣子!」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……,往往是這樣。可是我們眾生就是這樣顛倒,不認識,總去追求,總要往外跑……,這樣子。

戒律是說:對那個假的不要去追求。那個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是假的快樂,你就戒掉那個。你自己的精、氣、神--真正的三寶都會保留。結果呢?境界來了,發火、發脾氣呢!我們就說:「哦!我已經習慣說不殺、不盜、不淫,所以不發脾氣也可以,我就要忍!」結果怎麼樣?你真正的寶物就有了。那個甘露法雨都具備了。所以呢,境界來了,境界去了……,不發火,沒有事!耶!沒有生氣。結果你自己的自尊都保住了,你自己的六親眷屬,你沒有跟他們吵架了,哎!還好啊!

所以,戒律呢,是要由忍來的。要認識:戒什麼——假的。保留什麼——真的東西。所以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戒律,那就有意思了。那就明白為什麼「悲體戒雷震,慈意妙大雲,澍甘露法雨,滅除煩惱焰。」你越持戒,煩惱焰就少了,甘露水就增長了,你就有得用。所以,得到它就要先認清楚,哪一個是真的?哪一個是假的?是這個意思。

有個比喻,我覺得很恰當:最近這個史蒂夫•喬布斯(Steve Jobs),就是蘋果電腦公司的創始人,在星期三去世了。他是信佛的一個人,也是吃素的呵。為什麼他的去世令全世界的人感覺悲傷?大家好像都覺得自己跟他有關係似的,因為他的公司所製造的產品iPod、iPad、iPhone……被大家認同了--好用!而且,它的設計非常美觀。

我看到一篇文章裡,他的同事就說:喬布斯他的優點,是他能做編輯,他能 edit。那個做編輯的工程師同事來了,說:「這個功能你三個步驟就會做到。」喬布斯就說:「兩個步驟。」那個人說:「不可能的!」喬布斯就說:「兩個步驟,要少一個才行!」然後那個人回去了,弄了,好了,兩個步驟可以了,結果很扼要。全世界它的推銷的人,使用這個東西的人就說:「哇!這個是好用了!它的功能好大。而且外表扼要、美觀。」

就是因為他能做了很多「不」,他會戒很多其他的公司、其他的人,戒不了的、捨不得的,他都捨得了,才得到菁華,然後那個功用都會實現了。

戒律也一樣,我們必須要看那個假的,那個多餘的,就是說不要了,不需要了。然後呢,真的到佛性的時候,它的功用出現了,哇!不可思議!智慧、慈悲、善巧方便、無礙辯才、陀羅尼妙用……,一切都實現了。因為我們會 edit(編輯),就像史蒂夫.喬布斯這樣子。所以呢,你能聽到「悲體戒雷震,慈意妙大雲,澍甘露法雨,滅除煩惱焰。」阿彌陀佛!

*    *    *

比丘尼恆良: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

今天是我們慶祝觀音菩薩出家的紀念日,(這個法會),在聖城已經舉辦過三十幾次了。萬佛城以觀音菩薩為主;觀音菩薩是聖城的精神領袖。上人強調觀音菩薩的慈悲法門,也在聖城指定:每年有三個觀音七,在春天是慶祝觀音聖誕法會,在暑假是觀音成道日紀念法會,在秋天是觀音菩薩出家日紀念法會,還有在萬佛殿,最主要的雕像就是觀音菩薩。

在觀音法會當中,我們都會誦《普門品》。在《普門品》裡,強調觀世音菩薩的特色、他的神力跟他的變化、化身,還有他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救度眾生,讓他們走到佛道上來。

為什麼《普門品》有這個名字呢?因為觀世音菩薩在做佛事的時候,是完全普遍的,他對眾生沒有任何的分別心。他平等攝受一切眾生,就好像每一個眾生都是他唯一的孩子。普遍、普門就是不分別文化、膚色、種族、宗教、年齡、性別、相貌、知識等等。

這位菩薩本身也是普遍的,他沒有被這些所限制。他可以了解每一個眾生,然後知道用哪一些方便法門來度我們。還有,觀世音菩薩也不會因為我們有煩惱,或者是迷惑而看不起眾生,他會認識每一個眾生的佛性,知道我們的潛能。所以,觀世音菩薩對不同的眾生,會用不同的方便法門。他的心是廣大的、包容的,他知道每一個眾生需要哪一種方便法門來教化他,就像《普門品》裡面講的:應以什麼身來度這個眾生,他就會現什麼身。

其實,這是他的慈悲跟智慧的一種作用,真正的慈悲不可以沒有智慧,真正的智慧也不可以缺乏慈悲,其實,智慧跟慈悲是同樣的東西。這也是觀音菩薩圓滿了六波羅蜜的結果,那六波羅蜜(六度)的頭兩個,就是「布施」跟「持戒」。

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自己的因緣,這個因緣就是跟觀音菩薩的緣。所以,我們今天到了這裡,可能很多人是為了要感恩觀世音菩薩幫助了自己,或者是我們也有一些人知道:這個世界現在很需要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跟智慧,所以來這裡慶祝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。其中還有一些人發了心,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跟智慧。如果我們可以真正學習,像觀世音菩薩的話,那我們就可以減少我們很多的煩惱跟妄想,我們可以啟發我們本有的智慧跟慈悲,還有也可以發現用哪些方便法門來幫助別人,走到佛道上面來。

這種普遍的慈悲跟智慧的作用,也不能只限制在有情眾生,因為有情與無情,我們在哪裡可以劃線(區別)?我們可以說:這個地球是沒有有情的眾生嗎?其實,地球包容了很多、無數的有情眾生。如果我們害了這個地球,我們也就害了那些眾生。同樣的,空氣跟水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現在,我們再把布施跟持戒、慈悲跟智慧放到一起。我們可以說:布施有兩方面,一個方面,是布施所有資生的物質,還有布施法,還有布施無畏的精神。另外一方面,是我們不使用我們不必要的東西。如果我們不使用我們不必要的東西,那那些東西、那些物質就還存在,其他的眾生還可以使用它。我們不使用這些我們不必要的東西,那我們這就是持戒,然後我們就會得到安樂,得到清淨。

好像我們今天用齋之前,先有廣播說:「請只拿您可以吃完的,不要丟掉任何的食物。」這也是一種布施跟持戒的方式,也是慈悲跟智慧。當我們在觀想這個「五觀」的時候--這個五觀就是在開始的時候,維那念的。這個五觀不是單單對食物而講,也可以是對任何的物質,包括科技、機器、我們的衣服、我們的房子等等,任何我們用的東西。

如果我們可以觀想:要花多少的能源來製造這些物質?然後又要花多少人工,以及製造、使用這些東西,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與破壞。然後,當它們壞掉的時候,或者是我們已經討厭它們,我們要再買個新的時候,我們要再問我們自己:我真正需要這些東西來生活嗎?我有沒有權利、我有沒有資格來使用這些能源,來利益我自己,來享受它?慢慢地,我們這樣子觀想,我們就會發現: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東西,我們就會因此很快樂、很健康。

反之,我們如果一直往外追求這麼多的物質,會障礙我們可以真正地欣賞,真正能帶給我們快樂的東西,就是人際關系、跟朋友和家庭的良好關系,還有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慈悲、健康--心理跟生理的健康,還有平安、知足,還有一個平安跟清淨的環境。

現在廣泛的經濟的失敗,我們所看到的,我們可能會覺得它很不幸。但是,從另外一個角度,其實或者可以是讓我們轉過來,然後保護這個地球,保護和挽救我們自己。如果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,減少我們的欲望,然後真正欣賞可以帶給我們快樂的東西,這樣子的話,就可以挽回這個破壞地球的情形。阿彌陀佛!

*          *     *

比丘方丈恆律: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歡迎回到萬佛聖城來!

早上我遇到一位居士,他跟我說他今天來參加觀音聖誕。各位善知識:您覺得他說得對不對?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會說:「我們今天是慶祝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,不是觀音聖誕。」我也是如是地告訴了他,他接著說:「法師,您說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,這跟我有什麼關係呀?」

我想,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。特別是在家居士可能會想:我今天來這裡,是求佛菩薩、宣公上人為我及我的家人來祈福的。然而,我愛我的孩子、我的妻子(或我的丈夫),我的房子、我的車子以及我的金子--所謂「五子登科」,幸福美滿,談到出家,對我而言太遙遠了!那是你們出家人講的出家話。

在這裡,我想請問各位善知識一個問題:「您想不想生活得心情愉快而少煩憂?譬如少一些憤怒、一些嫉妒、一些貪心呢?」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話,這表示您願意出煩惱的家。

再請問各位:「您想不想往生西方淨土,了生脫死呢?」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話,這表示您願意出三界的家,出生死輪迴的家。

所以,今天我們來慶祝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的法會,就是在提醒我們:不要忘記!要出煩惱的家、出三界的家、生死輪迴的家,而回到我們不生不滅、清淨光明的自性的家。

如何出煩惱的家?乃至出三界、生死輪迴的家呢?

今天早上我們誦持的《普門品》,就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有效的好方法。那就是「一心稱名、常應心念」,也就是我們要經常誠心地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。換句話說,就是我們只要經常誠心地持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,我們就是跟隨著觀世音菩薩出煩惱家、出三界家、出生死輪迴的家,而回到我們西方極樂淨土的家,也就是我們無量光明、清淨自性的家。

您同意嗎?如果您同意的話,我們就要試著去做它。所謂「知道的不算,做到的才算數!」

如果我們盡力而為去做,我們不但幫助了自己,也在同時幫助了整個世界,使這個世界多了一股清淨的正氣,也使這個世界減少了一份天災人禍和暴戾之氣。您覺得好不好啊?

在〈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午齋法語〉中有 2 則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