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悲心是發菩提心的根本

比丘恆順講於2018年8月1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

往下我就講師父的三段開示,他告訴我們能夠在萬佛聖城修行,是多麼幸運。這三段開示是師父1992年在聖城講的,那時候他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很好,但是他還是到聖城來。這三個開示是(分三天講的),是我和另外一個人當時做筆記記下來的。以下就是師父的三段的開示:

那個時候我跟另外一個法師,做了很大的懺悔;那時候我的身體、心理,不好。

一),第一段開示是師父在1992年7月13號講的。師父說:我們不要小看把我們這些人帶到萬佛聖城的因緣,我們應該互相愛護,互相珍愛,就像愛護我們自己的父母一樣。

二),兩周以後,在1992年7月31號,師父講:在這裡我們應該互相幫助,在萬佛聖城這個大冶洪爐裡面,我們應該互相幫助——就像象牙,我們切了,然後要雕刻好象牙;也像是我們要從璞中琢磨出玉來,我們應該互相幫助;就像我們從玉中做出好的器具,我們要從肉身裡面造出活佛、活菩薩。

三),同年,1992年的8月25號,師父講:在全世界,萬佛聖城是最清淨的地方,別的地方都有煩惱;在這個地方,大家不會對別人說長道短,大家可以專心修行;在這裡諸佛菩薩總是護念我們,保護我們;如果你真發菩提心,諸佛菩薩會幫助你成就道業。

好,所以我們不要小看我們能夠到這裡來修行的因緣。可能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劫的因緣,我們才能夠到這裡,能夠親近一位真正的善知識,就是師父。每天,我到佛殿來,都念著這一點,提醒自己我多麼幸運,能夠親近一位真善知識,能夠在一個清淨的道場修行。

今天晚上我主要談三點:

第一個是,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都有如來智慧。第二個就是談大悲心的重要性,大悲心是發菩提心的根本。第三個呢,就是要談一切眾生都是我過去生的父母,所以我們應該要對他們慈悲,要愛護他們。

我之所以要談這幾點,是因為我近期看了一段錄像;這段錄像是以前的恒空師,去看恒守師–他後來還俗了。他錄了幾個鐘頭的錄像。那個恒守,我不知道是什麼守,是Shoou,兩個o,不知道什麼字。你們知道什麼恒shou?(翻譯者:他們說是教授的「授」)。不是教授的授;不是西雅圖的恒Shou(授),是紐約的恒守。(http://www.cttbchinese.org/fayubinfen/?p=4668

(https://www.google.com/search?q=Fred+Klarer&oq=Fred+Klarer&aqs=chrome..69i57.657j0j7&sourceid=chrome&ie=UTF-8)

這個錄像是以前的恒空師,去採訪另外一個人,那個人以前出家的,叫恒守,後來還俗了。因為我看到了這段錄像,所以我談這三點。

那麼,以前的恒守師是在1971年的12月,有四個男出家衆,在臺灣受具足戒。他們是第二批出家的。但是很遺憾,他在1977年或者是78年還俗了。那個時候他來見師父,告訴師父他還俗;我看見過他一次。因爲他最後三年在香港,不在美國,所以我1974年來時,他不在了。他來的時候,就一次,就是要還俗的時候,1977年;我就看見他一次,那個時候他已還俗了。

他當時出家時,跟師父一起打坐一年,有一些特別的境界。他可能談到這些境界,恒空師把他的一些境界,在錄像裡記錄了下來。所以他的境界是,他打坐時–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,還是在家居士–有一個境界,他在印度恆河洗浴;他是比丘尼,就是佛在世的時候,他是個比丘尼,他看見前生的他。那個境界大約有幾個鐘頭長,不是一分鐘,是很長的時間,在印度。

恒守師,這個以前的恒守師,他的名字叫Fred Klarer雖然還俗了,當了律師,他對師父還是很上心的。恒空師採訪了他幾個鐘頭。他走了以後,還是讀《華嚴經》,研究《華嚴經》,學習師父的講解,超過了四十年了。

我看這個採訪的錄像裡面,有一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就是以前的恒空–採訪恒守的這位–就提出一些問題,這些問題就是想讓恒守來評論別人。比如說:有的人離開金山寺,為什麼他們這樣做。所以恒空師問他:“他們離開師父,離開萬佛城,金山寺,為什麼他們這樣子?”就這樣問他(恒守)。

對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,恒守的回答就是不評論。他說:我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未來佛,所以我不敢批評他們任何一個。這一點,對我是當頭棒喝!為什麼呢?因為只要有人有一點過失,我馬上就想著批評他。而他呢,他一直都沒有這個評論別人的心,都把一切眾生看成未來佛,不批評任何人。這點,給了我很深的印象。

這我就想起,在我的佛學課上,我教學生「一切眾生都有佛性」,那恒守師他真的是把這個記在心裡,付諸實踐。

這一段在經文上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<如來出現品>第三十七》,經文是這樣的:爾時,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,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:「奇哉,奇哉,此諸眾生,云何具有如來智慧,愚癡迷惑,不知不見,我當教以聖道,令其永離妄想、執著,自於身中,得見如來廣大智慧,與佛無異」–這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<如來出現品>第三十七》中的經文。

在《華嚴經<普賢菩薩行願品>第四十》普賢菩薩的十願中第九願「恒順眾生」裡,經文也提到: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,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因於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覺。這是大乘經典教導我們大悲心的重要性,因為大悲心而生菩提心。

那麼我在佛學課上也教學生小乘的經典。小乘經典《雜阿含經》裡有一部《母親經》。這部《母親經》裡就講到:比丘們,六道輪迴沒有起點,眾生為無明所覆,煩惱所擾,所以起點不能夠找到。很難找到一個眾生,在往昔沒有做過你的母親;很難找到一位眾生,以前沒有做過你的父親;很難找到一個眾生,以前沒有做過你的兄弟、姐妹、兒子、女兒。

這也正好回應,就是開始我談到的師父給我們三段開示中第一段,師父教導我們要互相珍愛,愛護對方,就像對我們自己的父母一樣。而這個經典裡面談到的還不只是說對人,而是說一切眾生以前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、兄弟、姐妹、子女,所以我們要發生起大悲心,對一切眾生都要愛護。

還有5分鐘,我就講一個發生在幾天前的故事,跟剛才講的也有關聯,也是有關上人的慈悲。

前晚,十點半左右我囘寮時,聽到兩個人在黑暗中,在寺外講話,是近普師和王知恩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王知恩,他在1981或1982年時住過(舊)金山寺。他是臺灣來的,那時在柏克萊加州大學讀博士學位。師父讓他住在金山寺,跟我和恒觀,周果立一起住。我們幾個住金山寺,有很多機會接近師父;其他人都住在這裡(萬佛城)。

所以,我碰見了王知恩,他這次只待兩天,我問他記得恒觀嗎,恒觀懺悔,閉關多久?大部份人都不知道,恒觀是第一個師父叫他做方丈的人,1981年師父讓他做(舊)金山寺的方丈。我們那時都以他馬首是瞻,他脾氣大;這是另一個故事了,他在中國古代遭受虐待,所以今生他就來報復那些人。他後來就像1992年跟我和恒長一樣也出來懺悔,他持續了兩個周末。師父去了他的職,他就說他要閉關,師父說可以閉關,可是在關房裡要背會《四分律》、《梵網經》、《地藏經》、《楞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;你背會了這些經,我可以把萬佛城都給你。

上人說,“閉關,是不可以離開關房的,要禁語的。不過,我可以給你一點方便,你隨時可以出來,可以跟大衆做功課,一起用齋。”所以,師父給了他很多方便。我就問王知恩他記不記得那時恒觀閉關多久–因爲後來他走了–是3個月,或6個月?那時王知恩已經拿到了博士學位,住柏克萊。

他說,“你知道嗎,我從沒跟人講過,恒觀閉關那時候,我每個周末來萬佛城教太極拳,因爲師父叫我來照顧他,確保他沒事。”所以,王知恩在恒觀整個閉關時期,每週末都來看他。他說他沒跟我講過,因爲師父說要守密。他那時候跟恒觀比較熟。我聽了很驚訝,他從來都沒告訴過我這事,這是20多年前的事了。但是,師父對所有衆生的慈愛,我卻從來不覺得驚訝。時間到了,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