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《勸發菩提心文》心得

Tomas Fletcher 講於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


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阿彌陀佛!我的名字叫Tomas Fletcher 。今天我來練習講法。

今天晚上我想談一下我最喜歡的文章,就是《勸發菩提心文》。我讀一段,然後把我自己的理解和感覺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大家如果要合掌的話可以合掌。

不肖。愚下凡夫僧實賢。泣血稽顙。哀告現前大眾。及當世淨信男女等。惟願慈悲。少加聽察。

最讓人對這個開頭感動的,就是省庵大師很謙虛地來跟大家說;他不是把內容推給你,而是很謙卑地來告訴你,在你面前訴說。這種謙卑的態度,在整個文章都可以看出來,省庵大師是很謙卑的,一直在勉勵我們要行善。他不是像要讓我們害怕,或者就一直壓迫我們,要我們必須這樣子做;他就像一個好朋友,在告誡我們。

我們繼續念經文:「嘗聞入道要門。發心為首。修行急務。立願居先。願立則眾生可度。心發則佛道堪成。茍不發廣大心。立堅固願。則縱經塵劫。依然還在輪迴。雖有修行。總是徒勞辛苦。

所以,為什麼發菩提心是這麼重要?如果你不發廣大菩提心的話,那你所做一切的修行,不管是多長時間,你究竟一定會放棄的。譬如,如果你持戒持得很清凈,但是如果你沒有長遠心,要一直到佛道的話,你有可能就半途而廢;有一天就會說,這個持戒真是太難了,要不然我出去玩一下。然後你就出去,就造了很多業。

所以我覺得這一段最好的就是,他說「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」。我們在聖城每天修行打坐、雙盤時就忍腿痛,平常也在道場做很多工、也參加法會;但是,我們雖然已經把這些種子都種下了,也造了很多福、也修了很多慧,如果我們沒有發菩提心,一直到最後的話,那麽,我們所做的一切總是會結束的,我們的福報總是會銷完的。

我們繼續念:「故華嚴經云。忘失菩提心。修諸善法。是名魔業。忘失尚爾。況未發乎。故知欲學如來乘。必先具發菩薩願。不可緩也。

(編按,上人《勸發菩提心文淺釋》:

在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」:你要是忘失菩提心了,你修一切的善法;雖然是善法也是修六欲諸天那個天魔的業。因為你無明不斷,淫欲心不斷,修這些個法都是在那造天魔的業。忘失菩提心,就是你這個念不清淨。你若念清淨,那就是菩提心;念不清淨,那就是魔業,所以是名魔業。

「忘失尚爾」:你把菩提心忘了,你所修的善法,還都只是魔業,況且你還沒有發呢!「況未發乎」:你若不發菩提心,那你能修什麼?修什麼也都是魔業。)

我覺得,譬如你行布施,做了雖然是好的事情,但有可能是有很自私的原因、有可能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布施,這就不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而布施。如果你修持戒律,你有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傲慢,或者對於沒有像你這麼清凈地持戒的人,會輕視他們。所以菩提心引導所有一切的修行;如果你忘失了菩提心的話,就是忘失了本來的菩提心。所以說,一切的修行就不是很有清凈的心去做。

所以,省庵大師在這邊說,我們要發菩薩的願。我忘記了上人是怎麼淺釋,但是我覺得他應該是說菩薩的四個大願,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

我們繼續念:「然心願差別。其相乃多。若不指陳。如何趨向。今為大眾略而言之。相有其八。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。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。

所以,我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,就是因為它分成兩個主要的部分:第一個部分是怎樣來發菩提心;第二個部分是為什麼要發菩提心。

第一部分,怎麼來發菩提心,分成八種方面,互為正反相對,就是邪、正真、偽大、小偏、圓,要怎麼做、不要怎麼做。第二個部分,省庵大師講為什麼要發菩提心的十大原因。

我們現在繼續念:「世有行人,一向修行。不究自心。但知外務。或求利養。或好名聞。或貪現世欲樂。或望未來果報。如是發心。名之為邪。既不求利養名聞。又不貪欲樂果報。惟為生死。為菩提。如是發心。名之為正。

我讀到這邊時,就想:多少人會覺得成佛時,像是一個很偉大的成就?其實成佛,我覺得是甘願損己利人。因為成佛之後,他不是為了自利,反而是把自利去掉,然後為了利益他人。所以,如果我們是為了貪求成佛的道,那我們就好像是為了求果報似的;但是佛他不是要自己去利益自己,反而是要利益別人。

我也覺得,省庵大師對人的心理學很有研究。因為他講怎麼發菩提心的反面時,如邪、偽、小、偏,就好像在給我們一面鏡子,讓我們看看自己,看我們自己有什麼缺點。所以當我讀到這四篇時,就覺得省庵大師好像正在指出我所有的缺點,他這點很偉大。

我這麼每天過著,把多少時間花在憂慮外在虛妄的事物上?譬如當我們進入齋堂,在念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時,會不會因爲聞到了很香的食物而丟失了一些定力?「食」是五慾之一,我覺得很難捨去,一進到齋堂,尤其當我有時候練習日中一食、而又很餓的時候,除了食物什麽都想不起來,就像進入了吃飯三昧。

當我們讀這篇文章時,可能會犯的錯誤就是,當看到自己有其中所說的缺點時,就會特別自責。但這不是省庵大師的目的,其實,他只是想指出我們需要改進的一些地方。這篇文章讓我更清楚自己的壞習慣——每到齋堂時,我的心就被美食所轉——那麽,我就會想辦法,來克服自己的壞習慣。

當我讀到第二段時,我就會覺得很受啟發,會想起像虛雲老和尚、上人;他們都不追求名聞、利養、欲樂、果報,就是一心地來修行。當我想起他們所發的菩提心時,我就會覺得自己很受啟發,因為覺得自己也有可能做得到;如果我下決心,我也可以不要那麼執著美食,我就可以專心去修行。

我不是很懂中國文化,但是我聽說,中國人說失面子是很嚴重的一個事情;如果你失了面子,那你的社交生活就會有很多問題。在西方的文化裡,有一些方面也是關於失面子的,但是沒有這麼嚴重。所以,我覺得失面子是全世界都有的觀念,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裡,它占的地位高低不同。而我常常就覺得,當我們對別人好的時候,是因為我們不想失面子或造成問題?還是發自我們內心某處的真誠?在過去這幾個星期裡,我常在想:「是什麼東西在激勵我要對別人好呢?」

我們西方人傾向於反抗威權,不是因為我們想要做壞事,而是因爲我們想要做對的事,但是得要爲了正當的理由而做。因為在西方文化中,我們常被壓迫、嚇唬而必須做對的事;我們長大的過程中,在學校裡,害怕不聽話會受到老師的懲罰;在宗教裡,如果你不做好事的話,以後就下地獄。

所以,西方人這種反抗、叛逆的行為是因爲,就算守規矩、做正當的事,但不是為了正當的理由而做,就不能真正算是做得對。所以,我們的反抗,是在尋找爲何要走上正道的正當理由;我認爲,佛教傳到西方來的重點之一,就是提供了這個答案。

現在時間到了,下次再繼續講這篇文章。阿彌陀佛!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