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生命的皈依處

James Roberts講於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我的名字叫做詹姆士,我的法名是親哲。今天晚上心得報告,跟大家說一下,我如何找到佛教,變成佛教徒。希望這個題目能夠讓大家覺得有興趣。

我念大學的時候,有一堂課是「中國宗教」;在這個課裡,我第一次接觸到佛教。我對佛教當時的看法覺得很特別。佛教對很多事情,一般在我以前學的西方哲學裡面那些學者、哲學家,他們對事情、事物的「存在」或者「不存在」,他們有很多問題──「這個物質的世界,是真實的嗎?」「如果物質的世界是真的,那我們人類怎麼樣才會有自由的意志?」還有很多其他的種種問題。但是佛教好像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式,就是能夠接受這個世界的情況,然後自己去修行,把這個世界創造成一個更好的地方。

我大學畢業以後,就開始工作,搬到城市裡;我從來沒有在大城市住過,我發現很多麻煩。在城市裡,大部份人都是跟這個物質的世界在轉,我花了大部份的時間在工作。我工作就是創造更有效率的科技,然後可以生產更有用的東西,更多的東西,給更多的人去買。這樣看起來我身邊的人,每個人好像除了工作就是工作,每天就是創造一些物質的東西,然後使其他人能夠創造更多的東西。我自己反省一下,我發現,我了解了,我自己的生命好像沒有特別偉大的一個目的,而且,好像對其他人也沒有很大的幫助。

所以那個時候,在週末我有點時候就會去參加打坐,我就問打坐的老師;他跟我講說:「你不妨試試看,做一些事情,不僅對你自己有利益,又可以利益別人的事情。」我對他的答案,我發現:「哎,這是很明顯、很真實的,他的說法!」但是這麼簡單事情,我自己都沒有發現。

後來那個禮拜我去科羅拉多州(Colorado)的布賴頓市,找一個朋友。那個地方有一個週末的打坐班,我就去參加。然後我又在那個城市附近散步,就看到那邊有很多西藏的一些旗子,那些他們念經的旗子,他們祈禱的。我發現我是站在納羅帕大學(Naropa University)的外面,這個學校是一個西藏喇嘛創立的。這個學校的名字是以前印度那爛陀大學圖書館館長的名字,叫做「納羅帕」,他用這個名字來命名這個大學。那我呢,自己覺得這是蠻好的一件事情,我剛好走過這個學校,發現我站在他們的行政辦公室,就是入學申請的辦公室,我就進去看看他們有什麼樣的學科。

我看了一下他們的學科,其中有一個是訓練這個類似教士的課程。在西方,一個教士,按傳統,是在基督教的神父,或者傳教士裡面產生,通常他的工作就是照顧教堂。這個教堂並不是在大都市裡的教堂,而是在鄉下比較農村的教堂。多半是禮拜天的時候,這些農夫鄉下的人,不可能去大城市裡參加大教堂的活動;這時候這個教士的工作就是幫助鄉下這些農民,從事宗教的服務。在城市裡的那些教士,是不太可能到鄉下來替他們服務的,譬如說結婚啊、喪禮啊,或者祈禱,有些人需要幫助。

在現代的這個社會裡,教士有的時候也是社會工作者,也有可能是正式的教會的傳教士,也有可能是在家人。他們都是當一般的人,在宗教方面有需求,而又沒有辦法去教堂的時候,他們就可以幫助他們。有的時候,教士是在醫院裡面幫助一些病人,或者幫助重病快死的人──臨終的關懷,或者在軍隊、在警察單位裡面也都有。

所以當時我覺得這是蠻好的一個職業,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幫助很多人,不是整天鑽研在物質的東西裡面,我就被這個學校所吸引了。但是接著我去了解一下學校的創辦者,又發現這位創辦者好像不是一個好人。為什麽呢?因為有很多的醜聞跟著這個創辦人。這個人跟他的學生之間有很多醜聞。

在這種情況之下,我覺得這個人他所教的這些東西,是真正能夠幫助其他人嗎?我不很確定。所以我就開始去尋找其他的學校,或者其他的佛教中心,看看有沒有其他地方提供一些學位;至少一些其他關係我們宗教上的訓練,比較有價值的,值得我去研究的。

後來我去看了很多不同的佛教中心,最後我才來到了萬佛城。在萬佛聖城我立刻就了解到這是真正的地方,萬佛聖城就是我找了很久的地方。這邊的老師,都給我很好的印象。我也看得出來,這邊的人都很努力工作,每個人都希望能對這個世界有所幫助。在聖城的學校跟僧團的訓練,看起來都非常有紀律。參與的人都非常誠心地貢獻著他們自己。

當我在看其他的佛教團體的時候,我有很多機會可以跟著其他的老師去學,跟著他們去皈依;但是我從來就沒有覺得真正想去跟他們學,所以就沒有那樣做。我也很難跟大家解釋,為什麽我會有這種感覺。但是,當我一旦來到了萬佛聖城,我立刻很直覺地就知道,我應該留在這邊學習。那天我到達萬佛城的時候,剛好是觀音七的第一天,所以我就馬上皈依,而且受了五戒,跟著萬佛聖城的僧伽,受了皈依跟五戒。

作為一個西方人,留在萬佛城,不是永遠那麼容易了解到我們這邊文化的各種細節。但是主要的原則都一直對我很鼓舞,就是很難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像聖城這樣一個社區,每一人都很誠心地貢獻有道德的生命,對其他的人跟地球都很尊敬。所以,我知道我會永遠地很珍惜這個地方,阿彌陀佛!

大家有問題嗎?

問:你準備住多久?

答:我現在在法界大學的碩士班讀書,所以我想至少會讀幾年;讀完了以後我可能還會留在這邊。

翻譯:剛剛那個問題我聽得不清楚,請再重複一遍。剛剛那位女士說:她現在離開她的家了,所以她已經「出家」,來到萬佛城。所以她說,應該問誰比較能夠找到她想要尋求的答案。詹姆士跟她講:可能問女眾的法師比較方便,或者有時間到法界大學找詹姆士也可以,阿彌陀佛!

在〈尋找生命的皈依處〉中有 1 則留言

  1. “在城市裡,大部份人都是跟這個物質的世界在轉,我花了大部份的時間在工作。我工作就是創造更有效率的科技,然後可以生產更有用的東西,更多的東西,給更多的人去買。這樣看起來我身邊的人,每個人好像除了工作就是工作,每天就是創造一些物質的東西,然後使其他人能夠創造更多的東西。我自己反省一下,我發現,我了解了,我自己的生命好像沒有特別偉大的一個目的,而且,好像對其他人也沒有很大的幫助。” This is how I feel about my life now. I feel lost.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