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過:自我治療;原諒:自利利他

比丘尼近祥講於2014年5月1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


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諸位法師、諸位佛友:今晚輪到近祥上來跟大家結法緣;如果有說得不如法之處,請大家慈悲指正。再過幾天,我們就要開始拜萬佛寶懺,我想和大家探討有關於「懺悔」這個行為和其背後的心理學。

首先,說道「懺」這個中文字,英語是翻譯成repentance。對我而言,這個字含有一種負面的意義,因為它讓西方人聯想到了基督教。即使在英語當中,也有很多不同的字可以取代repentance(懺悔)這個字,比如遺憾、抱歉、悔恨、和解等等。或許在亞洲的文化,人不會對這些字背後所帶來的心理影響和其舉止考慮得太多。不過,我覺得我們必須要認識和清楚地分辨出這些字的不同。這樣子,我們才可以如法地懺悔。

有一位西方的心理治療師Joseph Burgo說,一般人都是自戀的。意思就是說,很多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,僅僅注意著自身的喜好,和自己想要被他人關注的那一種情感需求,這些人不會對其他人付出真正的關注。他還說,這些人渴望著別人注意,和對自己的欣賞,好讓自己可以避開內心深處的自卑感,同時支撐著自我的脆弱意識。

換句話說,他們沒有真正的自信或者自尊,所以才需要從別人的身上去尋找,來補充自己所缺乏的。但問題是,這些外在所提供的自信,是會逐漸消失的,所以你必須要找到更多更多的,來滿足你的這種習性。因此,這些缺乏真正自信的人們,貪得無厭地從他人身上去尋找,可以加強自己自信的需求。為了自我意識,或許這些人會感到羞愧,但他們不一定會感到罪惡。這是一個心理治療師長期觀察出來的結果。

「懺悔」不只是感到羞愧和有罪惡感而已,雖然很多時候,人經常通用這兩個詞。有一位心理分析學家,清晰地分辨這兩個英文字的意思。他說,羞愧感是對自身而言的,來自於對自己的評估;而罪惡感則來自於所做過的事情而言。所以集中點不在於個人對自身的負面評價,而是個人所做過的事情。另外,還有一位心理分析學家是這麼說的。他說,罪惡感是一個人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悔恨,和必須對自己所做過的付出代價,因而產生一種痛苦的感覺;而羞愧是一個人對自身感到痛苦的一種感覺。

為了可以真正懺悔,一個人必須要把焦點放到自己曾經犯過的罪和過錯上,然後為自己所造過的惡業,而給團體或社會所帶來的結果負責任。另一方面,如果一個人擁有極端的羞愧感,而變得非常憂鬱,不能自拔,那也是一種錯誤。如果這個人落入了悲痛和悔恨的深淵裡,而沒有邁出腳步去改正自己的過錯,那麼這個人只是更深地在自毀。正確的方式是要反思,反思說: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來改正自己的過錯呢?我怎麼樣可以在將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呢?或者,我們應該自我反省,我需要向那個我所傷害的人道歉,我應該對他更加慈悲。

真正的懺悔是需要真誠、勇氣、責任感,和想要改過的心。在《梁皇寶懺》的第一卷,曰:「罪惡多少,今日至心,稽顙求哀,慚愧懺悔。已作之罪,願盡銷滅。」而第三卷則講述不願意寬恕他人的業報,經曰:「慳貪不恕己者,從狗中來。」

這裡有一則關於寬恕他人的故事。韓琦,魏國公,曾經是宋代的宰相。有一次他統領軍隊時,夜裡叫一位侍兵拿根蠟燭過來,好讓他可以寫信。但是這位侍兵粗心大意,不小心讓蠟燭燒了韓琦的頭髮。韓公立刻用袖子把火拂滅,然後繼續寫信。過了一陣子,韓琦發現已經換了另外一位侍兵來舉蠟燭。韓琦擔心主管會懲罰之前那位侍兵,就趕緊對主管說:「不要換掉他,請你把他帶回來,因為現在他已經懂得怎麼樣持好蠟燭了。」軍隊中所有的官兵因此都很佩服韓琦。

還有一次,有人送來兩個價值非凡的玉杯,韓琦很喜歡那兩個杯子,每每接待賓客的時候,他都會拿出這兩個玉杯來招待客人。有一次在宴會上,一位粗心大意的僕人不小心把玉杯打碎了,韓琦很冷靜地說:「一切都已經注定了。」於是,他對那位僕人說:「你失足了,所以你不是故意的,這怎麼會是你的過錯呢?」宴席上所有的客人都稱讚韓公寬容大量的心。

另外一則故事是關於一個叫王忠丞的人。清代時,揚州有位王忠丞,少年喪父,家境貧困,平日靠給人寫訴狀來賺錢侍養母親。他二十歲考試,可是考好幾次都考不上。有一年的除夕,王忠丞做了一個夢;夢見自己被帶到一座壯麗宏大的官署,而正堂上端坐著一位帝君,旁邊有幾名官吏,手握長榜,帝君用筆標判。當標判結束後,官吏招呼王忠丞覲見。帝君丟下了一本冊子給他看,王忠丞見到冊子上有自己的名字,下面標明他應當在某一次科考得中,而得大官。但由於他曾經替人寫過假狀子,令他人陷入痛苦,因此功名已經被刪除。

這時,帝君問道:「你看明白了嗎?」王忠丞不斷地磕頭求饒。帝君說:「念在你平日孝順母親,我再給你一次機會。你如果可以立即改過,我可以還你功名;如果惡行不改,就要追索你的性命!」說完,一旁的官吏把王忠丞推開,他就從夢中醒過來了。

那個夢歷歷在目,王忠丞不斷地反思這件事情,他決定要做一些事情來補償過往所做的錯;但是因為家境貧困,他也沒有錢財可以幫助貧窮的人,於是他想到了用自己的文采來做善事。從此,凡是遇到了爭訟之人前來,他都會想盡辦法勸說和調解,拒絕為沒有道理的一方寫狀;對於那些有理卻不能自己申辯的人,他就運用自己的文才為他們寫狀子,給予幫助。

王忠丞其中有一位鄰居,是一位懷有遺腹子的寡婦。寡婦的一位親戚誣賴她不守貞節,說她腹中懷的孩子不是她丈夫的,所以把她送回娘家,不准許她繼承夫家的產業。寡婦受了這麼大的委屈,她非常傷心,甚至想要尋死,但是她的父母卻很害怕而不敢替寡婦申冤。

王忠丞見了這位寡婦的父母,替他們寫了上訴狀,鼓勵他們去討回公道。王忠丞還召集了寡婦的兄弟姐妹和幾位長者,告訴他們,他計劃將這樁案子提到知縣那裡去。有人認為,這件事情和自己沒有關係,因此不願意被牽涉在內。王忠丞就說,保護婦女的貞節和維護遺腹子,是件道德和慈悲的事,既然我在這方面非常熟悉,我有責任去幫忙他們。我並不是為了個人的興趣而包攬這項訴訟。大家都被王忠丞的大義之心所感動,都願意幫忙寡婦了。

知縣看完禀文後,願意調查此事。最後,那個誣告寡婦的男子承認自己的確是冤枉了寡婦。從此,寡婦洗清了冤屈。寡婦的父母以黃金答謝王忠丞,但是他拒絕了。不久後,王忠丞又夢見上一次的那位帝君。這次,帝君慈祥地告訴他:「我非常讚賞你很快就改過,所以我已經還回你的科名。本來你應該在下一科才中試,但因為你慈悲的善行感動了上天,所以今年就能考上了。請你持續這種善行,將來你的福報是不可限量的。」正如夢中所預言,王忠丞果然考上了,也得到了官位。不管一個人身在哪一個行業,他都可以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本領來主持公道,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。

佛陀在一部巴利經文裡曾經提到,有兩種愚癡的人,哪兩種呢?一個是看不到自己罪愆的人,另外一個是不懂得適當地饒恕前來向自己懺悔罪愆的人:這兩者都是愚夫。另外有兩種人是有智慧的,哪兩種呢?一個是看到自己罪愆的人,另外一個是懂得寬恕他人前來懺悔罪愆的人:這兩者都是智者。

在巴利文,寬恕是叫khama,它也有另外一個意思,就是大地。一個如大地般的心是平靜而不會反擊的。當我們不去報復時,我們就不會被沉重的怨仇所困擾,也同時可以斷去錯綜複雜的因果循環和可怕的輪迴。在《梁皇寶懺》的一開始,就有列出十二種發大心的因緣:

一者、願化六道,心無限齊。
二者、為報慈恩,功無限齊。
三者、願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受佛禁戒,不起犯心。
四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於諸尊長,不起慢心。
五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在所生處,不起恚心。
六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於他身色,不起嫉心。
七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於內外法,不起慳心。
八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凡所修福,不為自身,悉為一切無覆護者。
九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不為自身,行四攝法。
十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見有孤獨、幽繫、疾病,起救濟心,令得安樂。
十一者、以此善力,若有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,應攝受者而攝受之。
十二者、以此善力,令諸眾生在所生處,恒自憶念發菩提心,令菩提心相續不斷。

總結這十二種發大心的因緣,就是如果我們願意利益大眾,我們就要從「心」做起,自淨其意,然後做一個好榜樣,好讓旁人可以效仿和學習。當我們成為他人的一面鏡子時,我們才能真正談到影響別人和拯救世界。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偈頌,是從《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而出,偈頌是說:

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 端坐念實相
眾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 懺悔六情根

阿彌陀佛!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