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心得分享

薛富井博士講於2014年7月16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葉祖堯博士:諸佛菩薩、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居士、各位善知識。今天很高興有台北法界來的薛富井居士講法。我現在負責介紹他一下。薛居士現在是台灣國立台北大學的校長、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會計學博士,副修國際企業。台北大學傳統是培養法、商、公共行政及社會科學領域的中高階人才,校友遍佈台灣各個公務部門,對國家的經濟與社會有很多的貢獻。

薛校長是我見過所有大學校長最年輕的校長之一;這表示他非常有才華、非常有能力,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聽他講法。

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※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※

薛富井博士: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這次真的非常高興,能夠利用暑假期間,來到萬佛聖城。我抱持一顆非常感恩的心,感恩的是:1990年我在華盛頓DC的時候,能夠有機緣碰到師父上人,皈依師父上人;但是我的內心,此時此刻也充滿了慚愧的心以及懺悔的心。

在台北法界的雲法師,告訴我希望能夠在這個地方跟大家結法緣。事實上,我內心萬分惶恐,因為在台北法界以及在聖城這裡,我看到了這麼多上人的弟子,這麼地發心、護持佛法、護持道場,讓我真的感覺到非常地慚愧。

這個星期的觀音法會,我們早上跟下午,都是持誦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,也唱誦〈大悲咒〉,同時禮拜觀世音菩薩。

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,特別是《妙法蓮華經》,是在西元406年姚秦那個時代,鳩摩羅什大師翻譯完成的,是《法華經》的第二十五品。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的經文都是有關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。

觀世音菩薩事實上在多遠劫前已成佛竟,號「正法明如來」。觀世音菩薩當時在初地,也就是歡喜地的時候,聽到了千光王靜住如來說《大悲咒》,又蒙千光王靜住佛用紫金光手摩他的頂,當時心生歡喜,頓超到第八地,即所謂的不動地。在當時,觀世音菩薩也發誓,他說:如我將來能夠利益眾生的話,那麼,令我即生千手千眼;當時大地六變震動,十方諸佛發光照射觀世音菩薩的身上,千手千眼俱生。

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是藉由無盡意菩薩啟問世尊,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。無盡意菩薩就是代表無窮無盡,因為世界無盡、眾生無盡、煩惱無盡、眾生的業也無盡,因此無盡意菩薩度眾生的悲願也是無盡的。

大家如果還有印象的話,我們在讀誦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的時候,也曾經出現過無盡意菩薩。那位無盡意菩薩的前生曾經是一位羅漢,因為光目女供養了這位羅漢,後來他看到了光目女的母親墮在惡趣,藉由經文的說明,後來光目女變成了地藏王菩薩;光目女的母親,變成了解脫菩薩;而當時這位羅漢就是現在的無盡意菩薩。

首先,我們來看觀世音菩薩如何來解脫眾生的諸煩惱?

在《普門品》裡面有談到: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這裡我們要特別留意的就是所謂的「一心稱名」這個「一心」兩個字;「一心」兩個字代表身、語、意合一而清淨,都沒有任何的妄念。大家也許記得,在《佛說阿彌陀經》裡面也談到:是人臨命終時,若能一心不亂,也是同樣談到「一心」的概念。如果我們的心能夠與觀世音菩薩的心合而為一,那當然就能夠自然脫離因為我執而帶來的煩惱,

在《普門品》裡面為什麼要提到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即得解脫?為什麼是「觀其音聲」,不是「聽其音聲」呢?因為觀世音菩薩已經證得了六根圓通,六根圓融,因此能夠在諸法界觀而自在,換句話說,他眼睛也可以聽,也可以看。

《普門品》裡面又談到了,觀世音菩薩如何讓眾生免於七種災難,包括火難、水難、羅剎難、刀杖難、惡鬼難、枷鎖難以及怨賊難。
有關於火難的部分:設入大火,火不能燒,由是菩薩威神力故。師父上人特別強調,我們不能夠用測試的心,去看看觀世音菩薩是不是靈驗。有關於水難的部分:若漂於大海,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即得淺處。

就剛剛的火難或是水難,這是從事或者相來看的。如果是從理或是性的角度來看的話,火難的部分包括我們有瞋恚的心和發脾氣。關於水難的部分,師父上人更是殷切地告訴我們,要遠離愛欲之水;因為愛欲之水讓我們永遠沒有辦法擺脫生死輪迴,一直在生死的苦海裡面流轉。

師父上人特別提到,觀世音菩薩能夠免除我們的七難,事實上《普門品》或者是《大悲咒》本身就是顯密圓通,有的時候,他明顯地讓你感應到,有的時候就是秘密的,你可能不知道。這種顯密圓通的功德,是不可思議的,同時他種種的妙用,師父上人說也是不可思議。
在免除七難之後,《普門品》繼續又提到了遠離三毒,所謂的貪、瞋、癡。我們必須常常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,那我們就可以離欲、離瞋恚以及離癡。我們常聽說:千日打柴一火焚。師父上人更是告誡我們,說:「名利這種小事,大家都在追求,但是生死大事,卻無人在防。」我們時時都被貪、瞋、癡迷得昏昏倒倒的,然後生死流轉,從生到死都不知道覺悟。

在免除離三毒之過後,《普門品》又提到了滿足二求,那就是求男求女的二求。

接著又談到了如果我們供養六十二億諸佛,而且盡形供養,那麼這樣的功德是很大的;可是這樣的功德跟如果我們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,而且是一時供養,這個都是等同的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出,禮拜觀世音菩薩的功德,因為前面是盡形壽地供養六十二億諸佛,那比較的是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是一時禮拜供養,所以是「一時」跟「盡形壽」之間的一個比較。

接下來《普門品》裡面又特別提到了觀世音菩薩現三十三個身,自在的神力,遊於娑婆世界,因此《普門品》裡特別說到:我們應該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,這個地方又出現了「一心」,是觀世音菩薩能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。

這時候,無盡意菩薩解頸眾寶珠瓔珞,希望能夠用這個當法施,供養觀世音菩薩。為什麼珍寶瓔珞的供養是一種法施呢?因為在佛經裡面,瓔珞常常代表功德。事實上,無盡意已經用他累世累劫的這些功德,嚴飾其身,所以可以用這個法施來供養給觀世音菩薩。

有關於法施和法供養的部分,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裡面也提到,譬如說:一者禮敬諸佛;二者稱讚如來;三者廣修供養。因為在特別提到:在諸供養中,以法供養最。法供養,所謂的如說修行供養、利益眾生供養、攝受眾生供養、代眾生苦供養、勤修善根供養、不捨菩薩業供養、以及不離菩提心供養。

我們在《普門品》裡面看到最後觀世音菩薩,接受無盡意菩薩的供養,將它分為二份:一份奉釋迦牟尼佛;一份奉多寶佛塔。為什麼另外一份會奉多寶佛塔呢?因為多寶佛,或是多寶如來,他多生多劫以前曾經發過誓願:在眾生都要成佛之前,都要講說《法華經》,且多寶如來會湧現多寶佛塔表示對於講說法華經者之禮敬。所以,這個時候就在那個地方,從地裡面湧現出,並在虛空中呈現了多寶佛塔。

我們在佛經裡面,不管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還是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都會看到「五濁惡世」的名詞。在五濁惡世的時代,眾生常常被迷惑顛倒;在佛法難信難聞的情況下,縱然我們有善根、福德及因緣得以聽聞佛法,而且有初發心,但是要真正做到念不退、行不退並不容易。就像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裡面所提到,我們的性識是如此得不定,為善為惡,逐境而生,讓我們不斷地輪轉五道,暫無休息。

在五濁惡世的時代,我們應該如何自處?我想,至誠懇切、依教奉行是唯一的一條路,而且沒有任何的捷徑。

上人的一生,為了弘揚正法,流血汗不休息,而且永遠都沒有自己,無非是希望眾生都能夠改過自新,都能夠迷途知返、迴光返照,深刻地發懺悔心和深遠的菩提心。上人也真誠地希望,他的弟子都能夠成材成器,有出息,能夠紹繼正法的佛種。

最近這些日子以來,我有很好的殊緣能夠跟上人早期的弟子,包括在1960和1970年代的弟子,有一些交談的機會,大家深深感覺到,也知道上人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。上人就像觀世音菩薩,時時刻刻都在守護著我們;上人就是觀世音菩薩,所謂的「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做度人舟」,只要我們真真實實依循上人的教誨,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感,而且上人一定會有應。

真誠地希望能夠在這個觀音法會,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,謝謝大家!阿彌陀佛!

薛富井博士簡介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