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天才

John Scroggs講於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 by John Scroggs on July 29 (Sun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、各位同參:阿彌陀佛!

很開心再回來!好久沒有做報告了。首先向各位抱歉,如果今天講的有不如法的地方,或內容枯燥無味。同時感謝福麟爲我翻譯。今天的內容不太容易翻譯,對他來說也是一次考驗。

事實上,題目看似枯燥,但這些內容非常有啓發性;其中的思想,激發了我對萬佛聖城未來發展之路的思考。想和大家分享的,是歷史上一些西方國家的城市發展;尤其約翰•李耳在有關創意的書《想像》(Imagine)研究到:「在歷史上特定的短期內,在特定城市,湧現出了大量的各行業的菁英和聖賢之士」。

第一個例子是希臘雅典:

在公元前440~380年,僅僅60年的時間,西方世界産生了大批傑出的思想家,他們對西方文明的影響非常深遠。代表人物有:柏拉圖、蘇格拉底、伯利克裏、修昔底德、希羅多德、歐裏庇得斯、索福克勒斯、埃斯庫羅斯、阿里斯多芬、色諾芬。

另一個是意大利城市佛羅倫斯:

在公元1450~1490期間,這40年中孕育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,如米開朗基羅、達•芬奇、基貝爾蒂、波提切利、多納泰羅等人。當時,(希臘的)雅典正和北方的斯巴達激烈交戰,而佛羅倫斯一半人口,因正流行的黑死病死亡。這個時期天災人禍頻發,並非和平盛世。很難想像,正是在這樣的困難時期,卻産生了如此衆多的哲學家和藝術家。

如果時間再前進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(一世)統治時期的倫敦:

1588年莎士比亞在倫敦出現時,該市被稱爲「地球上密度最高的城市」;二十萬人口居住在泰晤士河兩岸,僅有幾平方哩的地區。當時正值轟轟烈烈的戲劇發展時期,市民們每晚都希望能去劇院看演出;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,每個月都去看演出,城市的規劃者考慮籌建多功能的大廳--著名的玫瑰劇院的內庭,直徑只有46英尺,卻能容納2000位觀衆。

從1510年到莎士比亞來倫敦時期,識字人口從百分之一,增至一半。都是因為新教徒的改革與印刷機的影響。在天主教盛行的法國,一百年後大部分人還不識字;而在倫敦許多著名的作家,已寫出偉大的作品,像馬洛、莎士比亞、本•強森、約翰•米爾頓、沃爾特•羅力爵士、約翰•福萊徹、愛德蒙•斯賓塞、托馬斯•基德、菲利普西尼、托馬斯•納什、約翰•多恩、法蘭西斯•培根等人。當時英國文學的文藝復興時期,直到1962年清教徒關閉了所有公共的劇院,而結束。

是什麽原因,使人類許多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,在這些城市內産生了如此多的天才和聖人?學術界對這一現象探討,有人認爲是同一時期內人們思想觀念、行爲模式的改變;可這也並非是唯一的理由。這種在人類歷史上的現象,極類似佛教裡的開悟,也分頓悟和漸悟。而城市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

通常,城市的規模越大,也越具有活力和生産力。這不同於工商業機構的規模越大,反應越緩慢,創新越遲鈍甚至倒閉。城市通常不是由設計師或執政者能設計的。在擁擠的城市裏,能增加大家互動的機會。不同的想法,不同的思維方式,不同的文化背景,會帶來更多創新的機會;如果不在城市裏,就沒有這些機會,無法計劃的方式在增長。這個過程很重要,卻令人不愉快,這也是許多城市通常的發展過程。

萬佛聖城及分支道場也不例外。有些人喜歡這裏的環境,當人們聚居時,創意會變得更有創造力,多樣化的人們在一起會更有創造力,會産生偉大的思想。在聖城翻譯大乘佛教經典時、大衆講法時,因溝通使思想碰撞,而産生新的火花。思想不是商品,思想通常不會貶值,也不會磨損。思想的傳播常常不是簡單的一加一,而常常是倍增的,以乘方的形式流傳,會産生不可預測的影響。

聽到這裏你也許會問,這和我們修習佛法有什麽關係嗎?在修行路上,寫作、藝術、哲學等方面的知識,並不是最重要的,是一種助緣,但對聖城未來的發展卻很重要。爲什麽呢?當我們在傳播佛法時,這是一種修行方式;聖城也是一座城市,是人們實踐道德和智慧的地方,會成爲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。聖城將不僅僅因爲佛法而舉世矚目,也該因這裏衆多優秀的文學家、藝術家、哲學家而享譽全球。當然,萬佛聖城是培育聖人的聖地、福地,也許不僅限於藝術家、文學家、哲學家;但正如古德所說:「欲令入佛智,先以欲勾牽」,這些有才華的人及其作品,會如餌一般,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。

我想這種趨勢已經在聖城發生;城市的這種現象,在特殊的情況下緩慢地發生,也可因某些條件而急速變化,在城市裏因種種事件的發生,而産生非常旺盛的生産力。我們必須先去了解其發生之條件,才能設法促進此變化現象的發生。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認識,到底是什麼條件時,而我們卻已經確認「絕緣和隔離」都是阻止及減緩上述的現象的罪魁禍首。當多樣化的人種,不同種族的人,互相接觸,彼此思想和文化會發生變化,會産生更新更好的影響。如同生物學上異種交配所産生的優良品種。

「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」,人都傾向於親近和自己一樣的人,或者自己喜歡的人;但在聖城不得不面對,和接受不同種類文化、種族、見解的人。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舒服,但正是這種不同的刺激,才是最有生產價值的。

時間不多了,今天分享到第一部份爲止,阿彌陀佛!

在〈城市天才〉中有 1 則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