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是一件寶貴的禮物

比丘尼恆哲講於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大家阿彌陀佛!4月19日的時候,恆哲在佛殿裡頭跟大眾結法緣,那個題目叫做「生命是最大的佛緣」,介紹艾妮塔‧穆札尼(Anita Moorjani)的故事。第二天有一個人來問我:「為什麼說生命是禮物?」

我後來想這個問題,想了很久,所以今天晚上我就在這裡試著來談一談,但是恆哲是沒有修行的人,也沒有智慧,所以我說得不對,或者說得不圓滿的地方,請大家指正,或者歡迎您也來談談這個題目,使它能夠圓滿。

人的生命在這個宇宙的長河裡頭,它只是一剎那,我們在不同的時空中,學習當風、當雨、當樹、當鳥、當星辰,偶然一個巧遇、一個因緣,然後上天就給予我們生命當作禮物。

我們做了人,人就有了生命,你收到這個禮物後,你要怎麼樣來看待它?你可以珍惜它,像寶物一樣的對待它;你也可以無所謂,看它是平常的東西,無足輕重、可有可無;也有的人存著這個生命卻不用,最不可以的就是少數的人,把它看作是廢物,玩世不恭、遊戲人間,或者是憤世嫉俗,傷害自己的生命,這真是最可惜的啊!

所以我們如何運用生命這一件寶貴的禮物,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。譬如有的人在玩魔術方塊的過程中,很快找到了通關的密碼,有的人卻永遠不知所措…。

又譬如有的人好好的利用了生命這一件特別的禮物,能夠有德才兼備,或者是做了出家人,帶領法會、說法佈施,幫助人來修行。我們在一個很莊嚴的法會裡頭,我們大家都能夠靜下心來,好好的修行、懺悔。但是也有的人唯利是圖,做出許多不道德的事,傷害眾生,破壞大自然…。

蘇格拉底曾經說:「渾渾噩噩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!」怎樣看待生命是一件寶貴的禮物,這是需要智慧去詮釋的,所以生命是一件禮物,取捨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。

每一天從睜開眼睛醒來,我們分分秒秒都要做許多的抉擇,怎麼樣來對待生命,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,但是我們需要知道,一旦做了錯誤的選擇,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。

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──有一個人很多年前從家鄉到另一座城市去工作,有一些因素就造成他尋短,等他被救活過來以後,他變成重臥在床的一個病人。當他被送回故鄉的時候,所有的親友因為多年相隔,互相沒有感情,大家都不願意收留、不願意看望他。最後他抱著打工時留下的許多錢,孤寂而死。

另外還有一個故事,就是一個中國的人,他叫做丁龍,他從中國到美國來打工,辛辛苦苦的攢了錢,到他年紀大的時候,他就把他一生存的兩千多塊錢交給他的主人,這個主人是一個教授,在哥倫比亞大學裡教書。

他說:「我們中國文化實在是博大精深,而且實在能夠幫助人。」因此他希望這個教授能夠成就他的願望,在這個大學裡能夠成立一個「東亞文化系」。也就是因為他這個願望,幾十年以後,這個系變成了很蓬勃,而且無數的學子,在這個最高的學府裡面,因為他而成就他們的學業。

所以上人教導我們:「生命不是錢,而是無價之寶,是不能夠用金錢來買賣的。」但是一般人卻將自己寶貴的生命在世界上賤賣,為了錢而甘願犠牲生命。社會上的三教九流、五花八門,無不是在為錢而出賣生命。

生命的盡頭是死亡,就更該珍惜活著的歲月、活著的時間,生命真的是一件寶貴的禮物,因為它是錢不能夠買的。往往我們晚到面對死亡的時候,我們才會自問:「生命是什麼?」

世間的人慶祝生日,上人告訴我們:「其實每一次的生日,就是更接近我們的死日。」所以我們該看待生命的過程是一道減法,出生以後,我們就步步逼進死亡;生命的盡頭是除法,一切有形有相的都帶不去,還歸天地。

《楞嚴經》經上說:「諸可還者,自然非汝。不汝還者,非汝而誰。」所以這一切有形有相的這些東西,都是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。只有那個無形無相的自性才是你,才是常住的。這是為什麼有智慧的、開悟的祖師大德告訴我們應該要修行我們的自性,這也是為什麼上人教導我們:「栽培心上地,涵養性中天。」

所以剛才上人也告訴我們說: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部經,會念這部經就可以修道。」我們要怎麼樣來修道?怎麼樣來念自己的經呢?上人說:「不要被外境所搖,不要被內境所動,能夠如如不動,了了常明,你就是會念你自己的經。」

「道」是在我們自己,不要向外去求,人人都有佛性,都可以做佛。我們把自性裡面的分別、執著、貪、瞋、癡等大大小小廿六個煩惱,把它打掃出門,懺悔清淨,自性的光明就會露出來。

上人說:「學佛的人,首先要沒有脾氣,因為一有脾氣就有戰爭。如果人沒有脾氣,什麼災難也沒有了。」在俗世裡面,有許多不如意的事,紛紛擾擾,可是在清淨的自性裡面,它們都不存在的。所以我們是藉事來鍊心,不要煩惱也不要懊悔,當我們能夠打開自己,接受所有可能的時候,才能夠變成最強的自己。

我們有幸來到這個世界,因而此生無論有怎樣的遭遇,我們都理當充滿感恩之情。面對逆境、面對死亡,如果我們能夠抛開恐懼,懷有對生命的感恩、對生活的感動,或許就能夠明白,我們應該要學習的,也就是能夠念好自己這部經。

上人說:「修道應該是人生頭一件大事。」我覺得特別是在現在這個世界,這麼多亂象、這麼多危險,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非常積極的來好好的用功辦道。

佛教徒要修的就是「業盡情空」,什麼叫做「業」?有沒有「業」?「業」就是人的負擔、生命上的負擔、精神上的負擔。各人所造的業由各人的倉庫收起來,都是你自己的,不是旁人的,誰也偷不走、誰也拿不走、誰也搶不走。

「情」就是執著,凡事對著境界而生出執著,就是情感,見到境界便生執著,這都是我們情感的作用。我們要在最難放下的地方看淡、看空,就能夠通過考驗,沒有人可以替代我們這一份工作的。

這個倉庫到底是小還是大,我不能確定,為什麼呢?因為在《楞嚴經》裡面講到:「我們的真心跟虛空比起來,虛空只是一個小泡泡,真心就是一個大海。」講到這個倉庫,我就想到艾妮塔.穆札尼,她在瀕臨死亡的邊緣,她在那個境界裡頭,她就認知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倉庫。

然後我們在迷的時候,我們在俗世裡頭跟我們的業纏繞在一起的時候,在這個倉庫裡頭,我們好像只有一個小的手電筒來照這個倉庫。在這個手電筒的光亮之下,我們看得不清楚,我們也照不到整個倉庫。

但是在她的經驗裡,她說:「這個倉庫突然就開了,燈就亮了,你所看見的一切,都變成非常非常的清晰,而且你也知道什麼東西在哪裡,應該要怎麼樣去用。然後你在那個當中,你所學到、你所瞭解的——就是你過去的認知,你過去的所有,一切一切都不能夠跟你真正看清楚真相的時候所比。而且一旦你看見那個情況的時候,你就能夠非常的有信心,而且一切都不是問題,你會明白我們所來處,一切都是充滿著慈愛的。那麼在這個慈愛裡面,一切都不是問題,每一個人都是被關愛、都是被愛護的。」

因為提到這個倉庫大小的問題,我們現在在迷的時候,我們有的這個煩惱、有的執著、有的分別,因此我們都不能夠認識真正的真相。不論你是被什麼所煩惱,即使是修道,你覺得不能夠突破,不能夠有進步,那也是一個煩惱,都應該要放下。

我們不需要去經過一個死亡的經驗,但是我們可以聽一個從那裡回來的人,告訴我們真實的情況是什麼。在這裡,我們大家可以好好的一起來用功,在這一個不斷學習的生命過程裡,讓我們有機會完善自己,利益他人,把我們最強、最大的這個能量,我們每一個人本來都有的慈愛和悲憫,都能夠用在眾生的身上,忘記我們自己,忘記虛妄的這個我、這個假我,去把你全副的精神,去認識那個真正、那個自由、那個慈悲、那個常住的那個我。

還有一分鐘,我就祝福大家──好好的精進修行,早日我們都共成佛道!阿彌陀佛!

在〈生命是一件寶貴的禮物〉中有 2 則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