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撰寫法大碩士論文之學習經驗

比丘尼近祥講於2015年7月3日星期五晚  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萬佛城從今年四月開始,我們法會很多,一直都很忙,現在這段時間終於可以放慢了腳步,雖然如此,生活還要繼續,佛法也一直都在。我已經完成了在法大的碩士學術論文,我今天想簡單的分享一些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。雖然這篇論文是學術性的,但在完成的過程中,有一些點和修行很相似。

一篇文章需要有個主題,從一個中心思想開始,就像修行人需要找到一個法門,一個老師。我面對一個問題就是我要寫什麼?當我或是其他同學要寫碩士論文時,一開始我們的主題涵蓋面都很廣,思維很散,覺得要說的東西很多,後來導師要求我們將範圍縮小再縮小,將重點放在較小的,比較容易控制的某個截面,某個點再來闡述。花了一段時間後,我才講重點放在了普門品上面,我並不是很快就找到這個點。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一年三次的觀音法會,加上我母親和觀音菩薩有緣分。

每次我參加法會,我們唸誦中文,唱誦部分很快,我覺得幾乎不夠時間來觀想經文的意思。我對菩薩的這種超能力感到很好奇,這種能力很不可思議很神奇,我還需要時間來探索。另外這顆種子在我小時候就種在心中,之後萬佛城的環境幫助這顆種子生長發芽。

碩士學員會經過這麼一個程序,就是有一個委員會,委員會有三個成員,其中一位是指導老師,兩位讀者。那導師會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給予指導,就像是心理支持,這種精神上的支持有些像修行人遇到善知識,在修行過程中不斷的鼓勵他。我得到很多幫助,也很感恩我指導老師在論文上的輔導,並不斷的給我反饋。要想從導師這裏最大的獲益需要兩個人之間有這種信任度和緣分。這個是人為因素來補充學術的過程,就像修行,我們需要機緣遇到善知識,並得到最大的受益。

有一個是我一直留意的就是我文章的受眾群體。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讀者?我要寫給誰看?作為一個講法者,要面對的是一個特別的聽眾,這些人是年輕人,是大學生,還是亞洲人呢?因為我生活在美國,講英文,面對的是嘗試了解佛法的西方人,那我自然的把美國成年人當成我講話的對象。而且這個定位也很有幫助,因為我委員會的人也都是西方人,他們在教育方面和有經驗,對佛教傳統有相當的了解,同時也明白各宗教之間的術語。委員會裏一位成員讓我學到,對外尤其是面對西方人解釋觀音菩薩這種超自然能力,比方說觀音菩薩能救度危難與大火之中,與其字面上解釋外在的這種火災,還不如象徵式的將火解釋為人內在的慾望的示現。我認為在解釋佛菩薩救度眾生這種理念時候,這種象徵的解讀可以增加他的深度和意義。

西方人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注重實踐,比較邏輯,相信合理化的事情,他們通常不接受缺乏合理證據的說法和事務。在說到普門品時,有一個很挑戰的地方就是當解釋到佛菩薩的神通妙用的時候。寫到這裡我覺得有困難。所以我決定借在佛殿講法的機會將這些內容融入到我論文的主題,大殿的聽眾和我論文的目標人群應該不太一樣,所以需要更改講稿來適應西方讀者,在我其中一篇文章裏,提到魚籃觀音的故事,委員會一位成員他不建議用這個故事,我想是因為這故事聽起來像虛構的神話故事,西方人一般不太接受這個類型的故事。

從一些方面來說,作為一篇學術論文,作者盡量不應該太主觀,換句話說,學術論文應該有一定的權威性,比較客觀,寫作的人儘量要將自己的某種信仰,自己的虔誠先擱下,儘量做到客觀。

一篇學術論文可以參考其他的資料來源,並融合別人的觀點,因此比較有說服力。但如果不是自己的觀點,而是引用別人的就必須註明,也就是比較誠實的說明資料來源,必須有一個腳注說明來自何處,來自何人。如果不說清楚,就屬於一種抄襲的行為,也不太道德。所以在論文寫作中,我們也要遵守一個道德規則,就是要誠實。

當我寫完最後一篇論文,回頭再看所有幫助過我的人,我發現這個過程沒有一個我,沒有一個自己。我意識到這裏並不是某個人在單獨完成這個任務,這裏有三位委員會成員來把關,有人幫助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圖書館借書,有人幫助做校對,另外還有我參考的資料的這些作者們, BTTS經典翻譯人員, 上人的淺釋, 還有過去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翻譯人員, 我的論文裡面, 包含了所有這些人的貢獻. 基本上, 我個人只是把這麼多人的心血融合在一起, 而這篇論文并不僅僅屬於註上作者名的某個單個人。

寫的過程中,我有些障礙, 因為我有些停滯不前. 我知道我需要專心,平和的心態來寫,有一次, 學校放假,我去分支道場, 忽然又有個想法, 想去拜普門品, 所以我就去拜. 之後對我有些幫助,我慢慢的有了些進步. 在我和導師碰面時, 聽到她說你有足夠的材料, 你應該開始寫總結了, 這些話非常鼓勵我, 我知道我差不多快要完成了, 我快可以鬆口氣了。

在論文完成這個過程中,我學到很多。學到要專心致志, 要集中精神, 還有對觀世音菩薩的了解. 最重要的是我的堅持,有始有終的做完了這件事。

楞嚴咒140句, 摩訶稅多闍婆囉, 說的是白衣觀音,

觀光自在白衣尊, 變化無方妙神通, 普度日夜不休息, 唯恐有情墮火坑。

這個偈頌很好的描述了觀音菩薩, 只要聽到觀音聖號, 每個人都知道菩薩代表了神通妙用無窮, 救度眾生不息,就算這些神通妙用是我們凡夫無法想象,無法估測的,。這種力量從信中生, 從戒定慧中生出來。

這一點在華嚴經第一部分世主妙嚴品中說的很清楚,有一些偈頌著重講到信力,對三寶,佛法僧的信心。由信心生出菩提心。

有一首偈頌說

菩薩發意求菩提,  非是無因無有緣,

於佛法僧生淨信,  以是而生廣大心。

之後另一首偈頌說

信為道元功德母,  長養一切諸善法,

斷除疑網出愛流,  開示涅槃無上道。

若常信奉於諸佛,  則能持戒修學處;

若常持戒修學處,  則能具足諸功德。

對佛法我信心並不同於盲目相信,需要有正知正見,比方說,很多人相信上人,喜歡向上人頂禮。但是如果一個設定在講法時段,其他人都在端坐聽法,而他自己在頂禮上人,這樣就不太如法。偈頌裏也相繼提到對三寶的堅固信心,應該在實踐中修行,行布施,供養佛,這種躬行實踐,會有功德,得到神通,能夠有能力去利益眾生。

在美國很多人都很愛護動物,但是他們還時機還沒到,還沒能對三寶對僧團有正信,還沒有遇到大乘佛法教義。

上人在西方建立僧團,在這塊土地上播下種子,來弘揚正法,讓大家都能得到真正的解脫真正的獨立。希望我們大家能夠繼續努力,來護持,實踐上人的大願。

這次夏令營,有很多小朋友跟著父母來參加,很多從中國那麼遠過來。他們都懷著很高的希望,也有優秀的潛能。對於學校來說,有選擇性的,有智慧接納這些學生時有必要的,這樣學生來到這裏會有一個好的環境。他們既可以被學校環境影響,又可以影響後續的同學變的更好,每一個國外來的學生可以影響他同齡人團體的的活力。

法大今年秋天又添了兩位生力軍,一位是第二隊學士課程,一位是第三隊的碩士課程。如果我們做好了,明年能拿到國際招生執照的話,就將會成為法大的一個里程碑,對國際學生打開了一扇門。上人為法大選擇了綠色,代表了欣欣向榮,我們也希望通過教育可以讓正法昌盛,不久的將來,我們可以看到傑出而正直的領導人才。

在〈談撰寫法大碩士論文之學習經驗〉中有 1 則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