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氣毛病

陳秀意講於2016年7月28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及佛友:今天輪到秀意上臺來學習講法,不妥之處,請多指教及包容。今天的題目是「習氣毛病」。

習氣毛病每個人皆有。它是多生以來,因接處人與事物所熏習來的,不是自己佛性擁有的。佛性是圓滿無礙的;而習性是每一天不斷重複某思想或某動作,而形成出來的壞習慣。

說到習氣毛病,自己在一次與法師們的談話中,說到自己的習氣毛病時,就想起以前在小學畢業的紀念冊中,老師們所給自己的評語。很記得有一位馬來文老師寫道,妳是個脾氣暴矂,性格豪爽的女孩。另一位老師又寫道妳說話直爽,害怕會得罪人。原來,習氣是從小時就有的,也就是與生俱來,過去生帶來的習性。

從小,老師與同學們都喜歡挑選自己做正班長或副班長。因為有了這個職位,所以每天需要維持班上的秩序,和協助老師課堂上的工作。為了維持班上的秩序,每當同學們在班上喧鬧時,我必須叮嚀他們安靜。有時受不了他們的喧鬧,就會在班上大喊他們肅靜,及用書拍打桌子。另一方面,又報告老師說她對待學生不公平,沒有一視同仁。

想到這裡,難怪老師們會給自己的紀念冊裡,寫下這樣對我這樣的評語。

對於這樣的評語在小學時,我是不以為然的。這樣的性格一直帶到我初中;初中叛逆時期父母訓我一句,我頂回三句。不喜歡她煮菜時的油煙味,所以每當她煮菜時,我就袖手旁觀,把門一關不加理會。不過很奇怪的是,有一天良心發現應該幫忙做家事了,可能是因為姐姐給我的榜樣吧!

直到去了道場,在經典淺釋中宣公上人說:「學佛就是要把習氣毛病改掉。」總之自己很清楚地知道,學佛就是要除去習氣毛病。他的這一句話,一直放在自己的內心很久,但是要怎樣才能躬親實踐呢?今後我逐漸改變對母親惡劣的態度,不向她頂嘴,發脾氣。自己開始吃素,她們不吃素,自己就發心閱讀食譜,學習煮菜給她們吃,希望她們也能夠學習吃素。對自己的改變,父母的心情是矛盾的,一邊自己性格變溫和了;另一邊知道我吃素之後,對我有所失望和埋怨。

住在聖城,一直在學校和大廚房工作,與這裡從世界各地來修行,護持道場的居士一起工作;生活久了難免有摩擦,在摩擦中可以發現自己的習氣毛病,還是一成不變。以前的性格更是根深柢固,脾氣暴躁、急躁、粗心、說話直。

有時在工作上出了差錯,就會帶給他人不安及顧慮。嘗試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,要快而不急,不出錯,就要徹底改正自己的粗心急躁的性格。因為知道把工作做得好是治標不治本的;要從自己習性著手,才能改變工作的結果,不成為自己在修行上的絆腳石。

就說發脾氣,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緣開。發脾氣是打開地獄之門,它就如無明火,燒掉我們的功德林。容易動怒的我,可能因為別人的一句話,或者一個動作而動肝火。我就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讓聖號降服自己的無明火,或者勸告自己說:「這是小事,沒什麼大礙,不要為小事而生氣。」

要真正改正習性,是要從每一天生活中的小事著手。譬如經常遺漏自己東西,隨便亂說話,別人問我問題時,我不回應等等。想起《弟子規》第三章,警惕自己在生活上的言行舉止,才能安然無恙,文章是:

【朝起早,夜眠遲,老易至,惜此時。晨必盥,兼漱口,便溺回,輒淨手。冠必正,紐必結,襪與履,俱緊切。置冠服,有定位,勿亂頓,致污穢。衣貴潔,不貴華,上循分,下稱家。對飲食,勿揀擇,食適可,勿過則。鬥鬧場,絕勿近,邪僻事,絕勿問。將入門,問孰存,將上堂,聲必揚。人問誰,對以名,吾與我,不分明。用人物,須明求,倘不問,即為偷。借人物,及時換,後有急,借不難。】

意思是清晨要儘早起床,晚上要遲些才睡;人生歲月有限,所以每個人都珍惜此時此刻。早晨一定要洗臉漱口。大小便完後要洗手。帽子要戴端正,紐扣要繫好。帽子和鞋子都要整齊。脫下的衣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,不要亂丟,以免把衣服弄髒。衣服貴以整潔,不在於華麗。穿衣服要依照自己的身份,要和自己的家境狀況相稱。對飲食不要挑食、不要偏食,適可而止;不可吃的太飽。年輕人不可飲酒;一旦喝醉會醜態百出。走路時要步態從容。站立要身體端正,注意要把身體躬下去。禮拜時要恭敬。進出門時不要踩到門檻。站立要端正,不可靠牆而立。不可蹲著做事,坐要穩定不可搖來搖去。掀開門簾時要輕,不得出聲。轉彎要寬不要觸到棱角,拿工具就像拿裝滿了東西的器具一樣小心。進一間空房子就像進有人在內的屋子一樣謹慎。做事情不可乙太匆忙;匆忙最容易出差錯。也不要怕困難,即使是小事,也不輕易忽略。凡是打架鬧事的場所,絕對要遠離。發現別人做了不正經的事,決定不能聲揚。拜訪人入門前要先問某某人在不在,或進入客堂時要高聲有人在嗎?當有人問誰的時候,應該報出自己的名字;不能說是我,使對方不明白。要用別人的東西必須事先向別人說;假如不事先得到別人的允許,隨便拿來這就是偷竊了。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;別人來借東西如果有不可吝嗇不借。

在於修行上為什麼要除去我們習氣毛病?習氣毛病是我們不正確的習慣,它成為修行的絆腳石,負擔之外,障礙我們修行,成為我們內心的煩惱,讓我們裹足不前。它是自性裡的黑暗、污點,遮蓋自性裡的陽光。

可是相反的,它讓我們成長;改過自新,更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,而在修行上可以更加努力。所謂煩惱即菩提,菩提即煩惱,手背手心只是在一面,只是在於我們如何觀察了。

宣公上人說:「學佛要勇於改過,有過而改,歸於無。」學佛法不能知過必改,等於沒有學佛法,謹記:是道則進,非道則退。擇善而從,不善而改;改過自己的習氣毛病,是跨進學佛的一大步。改過就如脫胎換骨,以更有自信的自己,面對未來的考驗及挑戰。阿彌陀佛!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