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樂觀禮萬佛

比丘尼恆禪講於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今天輪到恆禪跟大家結法緣。今天只有幾個平常的法跟大家分享。第一就是,前幾天我們聽到學生報告的「零投訴計劃」,想起宣公上人怎麼對待「投訴」。 閱讀全文

萬佛寶懺圓滿心得報告

蔡親宏、楊漾、辜智德、朱海紅、楊施斌、李親達講於2013年6月4日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蔡親宏: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諸位法師和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我是親宏,來自臺灣,很高興今天有此機會和大家結法緣,分享拜萬佛寶懺的心得。 閱讀全文

拜懺的能量與光明

沙彌尼近方講於2013年5月7日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晚上好!今晚輪到沙彌尼親廣近方來講法,如果講的內容有不副合佛法的地方,請慈悲指正! 閱讀全文

菩提道上的法侶

比丘近梵講於2013年5月13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阿彌陀佛!今晚由近梵跟各位結法緣。今天是萬佛寶懺的第一天,很多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佛友,都很誠心的來拜懺。萬佛聖城每個人都非常的歡迎大家回到家了,因為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家,也是上人為我們所準備的家。 閱讀全文

給一切諸佛最恭敬的頂禮

陳思慧講於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上人、諸位法師和各位法友:阿彌陀佛!我的名字叫陳思慧,法名親慧。今晚輪到我學習跟大家結法緣,如果有說錯的地方,請大家慈悲指正。 閱讀全文

圓滿全程萬佛寶懺

沙彌親榮 講於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  A talk given by Shramanera Chin Rong on May 16 (Wed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今天輪到沙彌親榮在這裡練習和大家結法緣,今天所要談的是禮拜「萬佛寶懺」的感想。首先很感謝法師及各位護法義工和居士的成就--為了服務大眾,使大家能夠安心圓滿地來拜懺!

今年是我個人第六年拜圓滿「萬佛寶懺」,幾乎是每一年的感受都不同;尤其是今年,我根本就沒有把握能夠拜完整個全程的「萬佛寶懺」。因為在拜懺之前兩個多月,膝蓋的陳年舊傷復發了。醫生也這麼說:「你膝蓋腫大,又變形,要如何拜?」醫生拿了浸泡的藥,還有其他藥物來調理。

在第一個禮拜就很困難,天天貼著藥膏來拜佛;拜的時候,不管是太慢或是太快,膝蓋所承受的壓力都是很大的。那時候就只好專心地拜佛,不去想膝蓋痛不痛的問題;痛或是不痛都不要去管它,我就抱著「要圓滿地拜完全程」這個心願。

在拜願的過程當中,第一個禮拜是很困難的。我在這邊感恩諸佛的功德和洪名,佛力的加持。還有在拜懺的前後,醫生對我個人的腿傷、膝蓋的傷作了經絡的調理,在這邊我很感恩!也由於是這個因素,讓親榮能夠順利地圓滿拜完全程的「萬佛寶懺」;因為能夠來拜「萬佛寶懺」,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,如果錯過的話,以後還能夠再拜的機緣又是一個變數了。

拜懺禮佛是可以消業障的,拜佛也是恢復健康的一個最好的運動。拜佛是可以消業障,可以消除疲勞以及身體平日因姿勢不當,也就是身業不良所累積的障礙。也是可以拉開我們身體緊縮的地方,就是肌肉、骨骼等等,然後消除瘀塞,疏通阻塞的地方,來鍛煉我們的身心,使之都沒有障礙。

我們學習拜佛,最初的疲勞和辛苦,是來自我們使用的方法不恰當,或是姿勢違反了物理及健康的原則。再沒有把握自然物理的重心,沒有善用自然力而錯用力,也是白費力。其實,拜佛如果能夠得力的話,並不會那麼吃力的。

我們自己的某些關節、肌肉原先就瘀塞的廢物,或是老的病竈,就如同水溝原有的瘀泥堆積久了。人如果長久缺乏運動,就相當於這個水溝一向都沒有清理。在如此的情況之下,只要一經清掃,當然那個瘀塞的瘀泥就會漾起來,而水溝的水就會出現一時的、過度性的混濁。所以我們只要能夠持續地用清水來沖刷,自然地這個瘀泥就能夠排除、送走,然後恢復清凈。

拜佛若是方法已經正確了,覺得說某些部位特別地在拉開,覺得緊繃或是痠痛,那也就是年久累積的瘀泥所顯現,也表示我們這個地方原本就瘀塞或是有老傷。所以大家應該有信心再繼續拜,或是像清水這樣再沖刷下去。修行也是如此,只要我們真心地懺悔,懺悔往昔身、口、意所造的惡業,誠心地改變自己以往的習氣毛病。在改正的同時,對身心所面臨的障礙,也要耐心地去克服。以上這些是我個人在拜「萬佛寶懺」的一些經驗。

那膝蓋和腿傷在第二週、第三週就比較舒緩,情況有了改善。那時候,相信大家也很清楚,就是很多人有傷風啊感冒啊,師兄就問我:「你兩個禮拜,左右夾攻都沒事啊?」我跟師兄說:「雖然是前兩個禮拜沒有感冒,但是腿的那個關,很難熬。」經過這樣一提,心裡就打了個妄想:「我不是左右夾攻,我是前後左右都來!」結果,第三個禮拜的第二天,就跟著流行--也感冒了。

在拜懺的當中,給我個人最大一個印象就是:我們在圓滿日剛好遇到母親節,我們在拜佛當中,我們個人也感恩到母親的恩德,能夠將功德迴向父母。其實很多很多……我們在最後迴向時,我們看到菩薩在捨身為一切眾生,這個胸懷就好像慈母在對待我們一樣。上人這麼說:我們的父母,就是我們堂上的活佛。

我再講個故事,就是在前蘇聯地區,發生過地震,在救援隊清除廢墟的時候,就發現了一對母女,她們在廢墟裡面已經被困了8天。這個小孩子只有3歲,這個母親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水、食物,她就咬破自己的手指頭,讓這個小孩子靠吸母親的血來存活。這位母親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來救自己的小孩。這種行為也只有母親可以做得到,她這個行為說實在,是一個菩薩的行為。

當我們在感念父母恩德的同時,也應進一步教育我們的子女,做子女的榜樣。也鼓勵父母一起來學習佛法,進而成就佛道,脫離輪迴的痛苦。

所以在拜願的時候,每個人的感受不同。在最後,我所有的經驗,就是希望在菩提道上能夠有所成就,對以往的過錯能夠加以修正、改進。阿彌陀佛!

漫談拜萬佛懺之體驗

親文、陳親秀 講於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晚 萬佛城大殿  The talks given by Chin Wen & Chen Chin Xiu on May 15 (Tues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親文: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居士,阿彌陀佛!我叫親文,來自香港。

這是我第三次來到萬佛聖城。第一次是去年的「地藏七」、「禪七」,還有這次的「萬佛懺」。幾次參加法會的這個共同任務,很深刻,都有共同的一個地方就是:讓我感覺到上人是無處不在,都在加被著。所以每次看到有法會都想來參加。在這幾次當中,最深刻就是在「禪七」的時候,有點受到驚嚇。當時在那一秒鐘,上人就在我腦子裡出現,摸著我的頭跟我說:「不用怕!不用怕」,讓我的心馬上安定下來。而這幾次當中,當我有什麼妄想或者疑問時,很多時候在開示裡面或者是在書上,也都會找到答案。

這次最深刻的就是我躺在床上看書;剛開始還參加早課、晚課,後面幾天給自己一個藉口就是:每天都參加拜懺,有點累了,不去了。其實身體上並不是做不到,而是因為惰性,就找了一個藉口。但在這時候,我打開書,就一句話:「有些人來到聖城,不上早課、不上晚課,也不搭衣」,這是其中一個。然後,很明顯地就是在身體上和心性上,自己看到的轉變。

第一天的時候,因為平常在家也不會有太多的運動,或者是做什麼太多的事情。所以,一天六炷香下來,身體的感覺就說不上來。也不是覺得累,就是經常會看著自己,好像就在找自己的身體,有點找不到身體的感覺。我覺得那個感覺不是用語言能夠形容來的,就常很懷疑我是存在的。

當天我就發現,我來之前,鼻子過敏很厲害,經常流鼻水都會很麻煩。但是那天晚上我又發現一個問題,就是當我在拜佛的時候,一天除了早上起床的時候會有這個問題,當我進入佛堂,開始拜佛一直到六炷香下來,我是沒有這個問題。而在後面,就是當開始妄想起來,或是有時候開始用一些小聰明的方法去拜的時候,或者是不專注的時候,這個問題又會出現了。所以這些問題就讓我經常要提醒自己,就是妄想冒出來的時候,或者自己在放逸的時候,就趕緊要回到比較好的狀態,就怕繼續這麼下去就是不太恭敬也不太好。

另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就是:我來之前,我兩個手腕有一點損傷,就是我平常做的一個動作,在來的時候是沒辦法做到的。當在拜懺中間,大概是第二週,我就感覺到我的手腕有一陣陣好像經脈的竄動;到前兩天,我開始試著做回我原來做的動作,但是,可以做到了。

隨著拜懺時間的增加,在身體上,除了表面膝蓋有時候的痠疼之外,在身心的感覺就是覺得污垢有點慢慢地被沖刷,有點清明的感覺。因為這些的變化,所以在這整個拜懺當中,自己這樣的體會,還沒有結束的時候都不敢隨便妄語。

另一個就是,這次因為聽到法師,還有上人的開示。法師在說法的時候也提過,就是對於家人的迴向,這個很重要。所以,一直在拜懺的同時,我也給家人做了迴向。但,在最後當我決定留下來參加另一個法會的時候,家人給我的支持的那個轉變,讓我感到很驚訝,而且很感恩佛菩薩的加被。這一切的經驗讓我學佛的心就更堅定。也很感恩一切,就是無論用任何形式成就我學習佛法的善知識。阿彌陀佛!

※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※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※

陳親秀: 諸佛菩薩、南無宣公上人、法師,還有諸位蓮友:大家好!我來自台北,我叫凱西。

我想知道有沒有人來拜懺是因為菩薩要你來的?或者是上人要你來的?我想我是給上人叫來的。在我做完化療之後,去看我第一次做的CT的報告,在我原來有癌病的地方,它是已經乾淨了。但是又發現一個更大的,在另外一個地方,但不知道它是什麼,只知道是一個陰影。

醫生跟我講完之後,我一出那個診間,我第一個想法就是:好了,來不及了,我答應上人要做的事情來不及做了。再來,我想到我還沒有時間孝順父母。

回家以後,我就問了上人,我該怎麼辦?我看了開示錄,上人就說:多運動!隔了幾天我又看到拜佛是最好的運動。因為我知道也許時間不夠了,所以我就立刻回到台北的法界,問法師我是不是可以快點把我要做的事情做完。

在法師座位後面工作,有時是可以聽到法師說話的。那個時候我知道法師們一直在找有沒有人能夠去「萬佛懺」。問了幾天,我一直等著她會不會回頭問我:「親秀,妳去不去?」可是,法師沒有想到我。所以,我就自己問了:「法師,我能不能去?」法師很高興,我想她也覺得納悶,為什麼沒想過要回頭問我,但我聽到了。雖然我不知道「萬佛懺」是什麼,但是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唯一的一次機會來到聖城來看上人。所以,我就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來。但是,我本來以為會是很困難的事情,但,一點都不困難。因為我跟家人講,家人非常支持。我的visa也都辦得很順利,所以,現在我來了。我要拜佛,而且要拜超過一萬次的佛,這下我能運動了。

來之前很多的師姐告訴我:妳想來,不一定能來;妳能來,不一定能拜;妳能拜,不一定拜得完。在拜懺的期間,我發現其實拜懺之所以難,除了你的身體、你的膝蓋能夠拜得下去之外,最難的是拜懺不只是拜,你還要學習很多的事情。

第一個發現我必需要學習的,是我以前很難得能做的事,就是懺悔。第二件事情,是我必需要不停不停地學習。再來就是,在這裡有非常非常多的感應。拜懺期間真的像是集訓營,在最短的時間內,要從一個不怎麼學好的人變成一個好人,真的不容易。但,在這裡有一個好處就是:很神奇的,在外面你犯了再大的錯,你都不覺得你有錯;但在這裡,你犯了任何的錯,你都能立即查覺~我錯了。一查覺到有錯,就又有機會能夠立刻直接往大殿懺悔,真是太棒了!但,問題就在懺完了這個悔,又犯了新的錯。但,我想還是有好處的。如果每天多犯幾個錯,多改幾個過,應該很快可以把所有的錯都改了。

關於學習的部份,上人說過:「走到哪裡,哪裡就是學校。」那麼,我想要說說我在這裡學到的兩件事情。

第一件事情是我一直覺得很困難的事情。上人說:「真認自己錯,莫論他人非;他非即我非,同體名大悲。」這個太難了吧!他的錯就是他的錯,怎麼會變成是我的錯?我很認真很認真地想,我終於在這裡想通了。就是~如果有一個人他無緣無故打你,那你不覺得他是打你,你覺得他是在跟你玩,那麼你們就不會起爭執。所以,如果你不認為他有錯的話,那你們之間就不會有問題;如果你認為他有錯,那麼你也錯了。所以,這個是我發現的一個道理。

再來一個是孔雀~雄的孔雀牠有一大把的羽毛。牠每天拖著那一大把的羽毛追著雌的孔雀跑,我覺得牠很辛苦。如果牠不貪、不求雌的孔雀對牠青睞的話,牠犯不著拖那一大把的羽毛,牠可以跟雌的孔雀一樣很清爽地像有輕功一樣地跳、跳、跳到屋頂上去。所以,對我自己來講,這可以解釋為上人要求我們不要爭、不要貪、不要求;因為,如果你不做那些事情的話,你可以一身輕,你可以沒有煩惱。

再來簡單地講講關於感應的事情。

昨天我在曬衣服的廣場聽到兩個女孩子的對話。其中一個女孩子說,「她怎麼突然搭上了縵衣。」她說:「因為我聽到上人說:有些人來到聖城,早課不上、晚課不上,也不搭衣。」那個人現在坐在我旁邊。我從來沒見過她,在昨天之前。我也不曉得她今天會坐在我旁邊講法。那個時候我聽到她這麼講,在學上人口氣講話的時候,我忍不住笑出來。但,是很慚愧地笑。因為我覺得圓滿日已經圓滿了,我覺得我也很圓滿了。所以,我不用再搭衣,因為我經常踩到縵衣。我之所以穿縵衣,是因為有法師告訴我穿縵衣可以快一點拿到吃的,所以,我把縵衣帶來了。

因為時間差不多了,我想跟大家說說我回去一定要改過的事情。就是~我總是拿起我的縵衣在心裡面念:初匙,願斷一切惡;二匙,願修一切善……;我每次拿起縵衣,我就開始念吃飯的時候念的三念。我回去以後會記住拿縵衣的時候念的不是這個。阿彌陀佛!

天下無敵

比丘尼恆慎講於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Shen on May 10 (Thurs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師父上人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這次萬佛懺很公平,大家統統有「獎」,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感冒了,所以晚間聽經剩下不多。

今天恒慎所講的主題是,天下無敵。你可能想說,這大概是武俠小說裡面的打遍天下無敵手。我們今天不講小說。誰可以說是天下無敵呢?其實是佛。佛慈心對一切眾生,所以天下沒有一個人是他的敵人。提婆達多處處惱害佛,佛卻言:提婆達多是我的善知識。還有,佛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等等,天上人間,無能敵者。所以,可以稱為天下無敵。為什麼要講這個呢?因為有人來功德部問,說他要超度冤親債主,但是不知道什麼是冤親債主。所以我們今天大概來介紹一下,什麼是冤親債主。

我們無始來,在這個生死裡面流轉,或者做人,或者做畜生,或者墮地獄,或者升天,種種變化,不一而是。或者做男人,或者做女人,常常改頭換面。在這無量劫的生死流轉裡面呢,我們結怨無邊。或者因為貪心結怨,或者是因為瞋心結怨,或者是因為癡心結怨,或者是因為嫉妒心結怨;這種種的怨結無量無邊,但是總的來說呢,怨從哪裡來?怨從親來,所以叫作冤親債主。一個人,如果離你遠遠的,八萬四千里,那這兩個人怎麼結怨,結不到,對不對?通常最容易結怨的人呢,就是我們身邊周遭的人,所以六親眷屬其實是很容易結怨的。同樣地位的人也很容易結怨的,為什麼?勢力相當。

以前有一個笑話,就是有一群書生跟一隻狐仙在飲酒。他們有一個約定,要講一個天下最讓他們害怕的事情,講得不對要罰酒,講得不合理也要罰酒。結果,輪到這個狐仙的時候,牠就說,「哦,這天下最可怕的呢,就是狐貍」,大家全部都笑了。「這個不對,不對,這個應該罰。」結果狐貍就解釋說,「唉!你今天這麼落魄不是你同行害你的嗎?我們也是一樣啊!能夠害我們的就是勢力相等才能害。所以我們其實最怕跟我相當能力的這種狐貍,最容易害得到我。」大家聽了聽覺得有理。所以不罰。

我們在六道裡面結的怨結怎麼來的?比如說,我之前聽過一個社會新聞,有一個年輕人,在外面吃喝嫖賭,常常跟家裡的人伸手要錢。每次跟父母要錢呢,父母都給。但是有一天,父親就覺得,這個小孩花錢花得太不當了,給他再多的錢他總是花天酒地,亂用,就不給。這不給呢,兒子就很生氣,拿把刀把父親殺了。所以,在六親眷屬裡面,有時候是這樣子。子女責望父母,希望從父母那邊得到什麼。父母有時候也責望子女,一定要聽他的話,一定要照他的意願,一定要做到他希望的,要求的。所以在六親眷屬裡面,或者是父母、子女,或者是妻子,丈夫,兄弟姐妹,等等,我們在這六親眷屬裡面,最容易有希求跟責望。我們希望對方能夠如我們心裡所要求的;當不如我們所要求的,我們這時候就銜冤,或者是不滿。你可能給他一百次,一次不給,他就不高興,就結怨了,就生仇了。所以呢,為什麼叫冤親?因為這個怨從親裡面來。

所以無始來,因為我們的愚癡,所以在六親眷屬裡面,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,結無量無邊的怨仇。因為我們不明白過去所造的業,所以今生當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,我們希望過去的這些六親眷屬,一切的冤親債主,都能夠得到利益。

今年的往生牌位有兩千多。設給累劫冤親債主的,三分之二以上,可見大家還是蠻有誠心,對於過去的錯誤想要做補償,也希望我們歷劫的冤親能受到佛力的加持,往生善處。這是很好的。今天的解釋是大概讓我們了解什麼是冤親。所以如果要不結怨呢,先要從把六親眷屬看淡。我們可以引導我們身邊的人,向善道。但是我們不能要求對方一定要如我們意。這樣子,庶幾可以不結怨。

如果已經做錯的,已經結了的怨結,希望可以解怨釋結,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修習慈悲心。當我們處處慈悲,原諒他人的時候,我們的冤親債主也會原諒我們。我想,歌利王的故事大家大概都聽過幾百遍了。我們常常聽上人講,錄音帶講,很多經典都講,《金剛經》也講。佛曾為忍辱仙,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但是佛沒有一點點瞋恨心,反而發願第一個度歌利王。

我們常常說,我們要修行六波羅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(般若)。這六度要圓滿不容易,但是佛在受到這麼大的痛苦的時候沒有瞋恨心,這可以說是忍辱圓滿了。再發願第一個度他,這可以說是慈悲心修到圓滿了。我們常常說我們要學佛,但是學來學去,也許身邊人一句不高興的話,我們的瞋火就上來了;身邊的人一句不耐煩的話,我們耐心也沒有了。

那我們怎麼學佛?我們學佛的什麼?我們其實就是要學佛的六度圓滿。我們要知道一點就做一點,所以當身邊的人惡言相加的時候,或者有不當的言語的時候,我們應該要學著原諒對方。而且,還要發善心,迴向他,速得三業清凈,速入佛道。如果能再廻向他早生凈土更好。其實,發願是要在我們周遭的事情來發願,不單單我們拜佛的時候發願,當我們身邊遇到的人,我們遇到的事情,我們都應該以佛的慈悲心,這樣子來發願。這樣子呢,可以在你身邊就沒有敵人。當我們心柔軟極了的時候,那我們的冤親債主的心也變柔軟了,也會原諒我們過去的錯誤。

這世間的怨有時候容易結,有時候不容易解。有的人心量小,小怨可以成大仇;或者有的怨太深,也不願意解,所以有很多的狀況。

我現在來講一個小故事。在清朝乾隆年間,有一個做官的人叫李太學;太學是他的官名,他的妻子非常暴橫,尤其對其中一個妾更是不相容。每天,一定要讓這個小妾脫下衣服,鞭打她以後才叫她去做事情。太學的妻子鄰居有一個婆婆,是在陰間辦事的,就告訴她說,「唉!夫人,我告訴妳,凡事不要太過;太過是遭鬼神忌的。妳如果再不改呀,妳報應很快就來了。為什麼妳跟她這麼怨呢?是因為妳們宿世有怨仇。但是你報復,報復得太過,妳的果報很快就會來了。我是跟你很好,才願意告訴妳」。太學的妻子聽了不以為然,「她能夠對我怎麼樣?她再怎麼樣都是小妾,她敢對我怎麼樣?妳是不是拿她的好處,收她多少錢,替她說情啊?」

這個婆婆看勸不來,也就算了。結果,那個區域有土匪作亂,李太學就在兵亂當中被殺死了。有一個將軍姓劉,就來鎮服這個亂事。太學的妻子被賊兵擄去了,小妾就被將軍救下;將軍沒有太太,就娶她為正室。後來賊敗破了以後,太學的妻子因為變成賊兵的眷屬,就分送給將士。結果李太學的妻子就入到劉將軍門下做婢女,被原來的小妾駕馭。這下子冤家路窄,她就把她叫來說,「妳如果要活命呢,天天到我面前來,自己脫下衣服,讓我鞭打幾下,妳就去做事;不然我就把你一塊一塊割肉餵狗吃。賊眷殺無罪。」

這個太學的妻子為了要保命,就天天自己脫下衣服讓她鞭打。(幾年後太學的妻子就死了。剛好滿了那老婆婆所說的期限)。這是果報。果報在今世看到的不多,有時候我們今世受報不知不覺,有時候在受報裡面,再結新怨。所以依佛法來看,這世間很多事情如果你看清楚了,沒有一個對或錯。有些事情在受果報,我們自己不覺不知。如果一切作受報想呢,你對一切的境界就沒有怨恨了。

當我們拜佛的時候,不單為自己拜,我們要為法界眾生,一切造罪的眾生來拜佛。為什麼?這世間我們還聽到這麼多殺、盜、淫、妄,這是我們內心的殺盜淫妄還沒有清凈;如果我們自己的內心清凈,我們應該生到極樂世界去,不聞惡聲,不聞惡名,不聞惡事。所以,當我們禮佛的時候,我們也為這法界眾生共同禮佛,希望一切眾生三業清凈,斷惡修善,共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我們禮萬佛,你看我們每禮一百佛的時候,就「願得三十二相,八十隨行好」對不對?當我們去到極樂世界的時候,我們也具足三十二相生。希望各位拜佛的時候,也不忘回向,得生凈土。願一切眾生, 天下無敵。 菩提眷屬, 佛眼相看。阿彌陀佛!

阿闍世王的真心懺悔〈二〉

比丘近梵 講於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Fan on May 7 (Mon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今晚由近梵繼續和大眾結法緣。萬佛寶懺的首日,個人曾以阿闍世王殺父懺悔的故事,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懺悔法門,這個故事出自《大般涅槃經》第十九卷。因為故事很長,而且非常有意義,所以就分兩次來講,希望大家都能從故事中得到真實的受用。

上次最後講到神醫耆婆告訴阿闍世王,若作眾罪,不覆不藏,以不覆故,罪則微薄,若懷慚愧,罪則消滅,修少善可以破大惡。所以佛說有智的人,他不覆藏罪過。因為阿闍世王殺害父親,心生熱悔,長了毒瘡,全身潰爛,所以他認為自己罪業太深,現在受這種苦,將來還要下地獄,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救他了。

耆婆為了建立阿闍世王的信心,就告訴阿闍世王說,真正的罪人是一闡提,一闡提就是不信因果、無有慚愧,不信業報的人。他不見現在及未來世。不親近善友。不隨諸佛所說教法和戒律修行。這樣的人是諸佛世尊所不能救治的,就像醫生不能把已死的屍體再救活過來的道理是一樣的。何況大王,你現在又不是一闡提,怎麼說不可救療呢?

接著耆婆舉了很多例子,因時間關係無法細講,只舉出幾個。其中一個是鴦崛魔羅,在鴦崛魔羅沒出家之前,一個外道蠱惑他說:「殺死一千個人,用他們的大拇指串為花冠,就可以登上王位。」鴦崛魔羅就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,取得他們的拇指,還差一個。於是就想殺死自己的母親,取她的拇指湊成一千個。

這時佛在靈山,用天眼觀察到了這一切。就化身為一個比丘,出現在鴦崛魔羅面前。鴦崛魔羅就放過自己的母親,想殺死佛。佛慢慢地往前走,鴦崛魔羅急急忙忙地在後面追,但就是追不上。情急之下,就大聲對佛喊著:「瞿曇(佛的姓),你停一下!」佛回答說:「我已停下很久了,是你自己沒有停下!」鴦崛魔羅聽到這句話大悟,就扔下刀,從佛出家。

鴦崛魔羅要殺母、殺佛,當他身心動的時候,就種了五逆的因,所以一定要入地獄。但是遇到佛陀,馬上就得滅地獄因緣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所以稱佛是無上醫王。不是外道的六師。

耆婆又說另一個例子,在恒河邊有五百餓鬼。從無量歲以來都不見水,雖在恆河上,但卻只看見流火。這些餓鬼因飢渴所逼,發聲號哭。這時佛在河邊樹林中,坐在一棵樹下。這些餓鬼就來到佛所。對佛說:「世尊,我等飢渴,命將不遠。」佛說:「恒河有很多流水,你們為什麼不喝呢?」鬼就答說:「如來看見的恆河是水,我們所看見則是火。」

佛就說:「恒河清澈的流水,實際上沒有火。因為惡業的緣故,心自顛倒,就自己認為是火。我當為你們除滅顛倒,讓你們可以看見水。」世尊就廣為五百餓鬼說慳貪的過惡。這些鬼都說:「我現在渴得要命,雖然聽聞到佛法,但都無法入心。」佛說:「你們如果飢渴所逼,可先到河中恣意飲水。」這些餓鬼因佛神力故,都能喝到恆河水。喝了水後,佛又為他們說種種法。聽法之後,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捨餓鬼形得生為天人。因此耆婆對阿闍世王說:「大王,所以佛是無上醫王,不是外道六師。大王當知。」

耆婆又說:「若見佛者,所有重罪必當得滅。大王,若以四事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,還比不上發心向佛舉足一步。若使大王供養恭敬恒河沙等無量眾生,也比不上往如來所誠心聽法。」

阿闍世王還是沒有信心,他回答說:「耆婆。佛已清淨,所有眷屬也都是清淨的。佛無煩惱,所有眷屬也無煩惱。我現在已是極惡之人,惡業纏身,臭穢無比,已難逃地獄之果報。怎麼能到如來所呢?我如果去了,恐怕佛也不會顧念我的。」又接著說:「你雖然勸我往到佛所,但是我現在自認為是一個很鄙陋的人,所以我一點點想去見佛的心也沒有。」

這時虛空中出一個音聲說:「無上佛法將要衰敗沒落了,佛若去世,大王之重惡更沒有人可以救治了。大王,你已造了阿鼻地獄極重的業,一定會受這個果報。」空中這個聲音接著說了阿鼻地獄種種受苦的情形,比《地藏經》中還詳細。然後又說:「我知道大王之惡業必不能免。唯願大王,趕快到佛所。除佛世尊,沒有人能救你。我憐愍你的緣故,所以特來勸導。」

阿闍世王聽到這番話,心裡非常畏懼,全身戰慄發抖。就仰著頭回答說:「你是誰啊?只有聲音卻沒有色像。」空中聲音答說:「大王,我是你的父親頻婆娑羅。你現在應當聽隨耆婆所說,不要聽隨那六個邪知邪見臣子的話。」阿闍世王聽了,昏倒在地,身體上的毒瘡和惡臭更加倍的厲害。雖然用清涼的藥塗擦治療,但一點用也沒有,反而更厲害。

這時世尊大悲導師在雙樹林間,遙見阿闍世王悶絕躄地,就為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。入三昧已,放大光明。這個光很清涼,前往阿闍世王處照在他身上,毒瘡馬上就消除痊癒。阿闍世王覺得身體清涼,就對耆婆說:「我曾聽人說,末劫將欲盡的時候,有三個月亮同時出現。那時一切眾生的苦患完全消除。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,為什麼有這個光來照觸我身,瘡苦除癒,身體得到安樂呢?」

耆婆說:「這是佛放光來加被你。」 阿闍世王說:「佛為什麼要放光加被我?是什麼因緣呢?」耆婆說:「大王,佛現這個瑞相是為了你。因為大王之前說:在這個世界上,現在已經沒有良醫可以救治你了。因此佛就放光,先來治你的身,然後再治你的心。」

耆婆又說:「在天氣很炎熱的時候,一切的眾生就會想到月光的清涼。所以佛放月愛三昧也是這樣子的,令眾生除掉貪的熱惱。」

阿闍世王聽了,現在有信心了,就告訴耆婆說:「我是不是應該挑一個好日子,然後去見佛呢?」耆婆說:「大王,在佛的法中,沒有選擇好日子的這種法門。就像你現在有病了,你要求得一個好的醫生,不需要選日子,醫生一樣可以把你的病給治好。所以大王,你應該今天就馬上去見佛。」

阿闍世王就帶著他的群臣,並準備了很多香花要來供養佛,同時還有浩浩蕩蕩的幾十萬個隨從,一起到佛所住的地方。這個時候,佛就告訴大眾說:「阿闍世王如果不聽從耆婆的話,那他在下個月的7日一定會死的,而且會墮落到阿鼻地獄。」

阿闍世王來到佛所,看到佛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形好,好像微妙的真金山一樣。這個時候,佛就出八種音聲來為阿闍世王說法,說:「大王!」阿闍世王聽了很不好意思,就顧視左右說:「在這裏誰是大王啊?我的罪這麼重,又沒有福德,佛不應稱我為大王。」可是佛又稱了一聲「大王!」所以阿闍世王心裏很歡喜,他就說:「啊!佛真的是對每個眾生大悲憐憫,沒有分別的。」

佛不但入月愛三昧放光來醫治阿闍世王的身病,同時演說種種妙法,來醫治阿闍世王的心病,所以身心的病都痊癒了。阿闍世王的心裏非常歡喜,就對耆婆說:「耆婆,我現在雖然還沒有死,但是已經得到了天人的身,不會短命而得到長命了。並且我也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這個阿闍世王非常歡喜,他用種種香花、妓樂來供養佛,又說了一個偈頌來讚歎佛。

讚歎完佛之後,佛就讚歎阿闍世王,說:「大王!在往昔,你曾經在毘婆尸佛那兒初發菩提心。從那時候到我出世,在這中間你從來沒有墮入到地獄受苦。所以大王你應該知道:菩提心有這樣無量的果報。大王!從今以後,你應該常常勤修菩提心。為什麼?因為有這個因緣,發菩提心你就可以消滅無量的惡業。」這個故事到這兒就圓滿結束了。阿闍世王很歡喜,就繞佛辭退回宮了。

從這個故事,我們到底學習到了什麼?在上一次我們已談過,有智慧的人有兩種:一是他不造眾惡。二是作已能悔,就是作了惡業,但是能夠懺悔,那他還是一個有智慧的人。

在《大般涅槃經》中也提到說:如果我們能夠見佛,就能夠消滅我們的罪業。現在佛不住世了,我們去哪里見佛呢?我相信大家心裏都很清楚。所以我們禮佛、拜懺,就應該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佛。這樣的話,我們就真的可以滅罪除愆,帶業往生。

阿彌陀佛!

阿闍世王的真心懺悔〈一〉

比丘近梵 講於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Fan on April 23 (Mon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:阿彌陀佛!今晚由近梵跟各位結法緣。因為現在是拜「萬佛寶懺」期間,所以今晚講的這個主題,也會跟懺悔有關。內容是根據《大般涅槃經》的第十九卷,有關阿闍世王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。

這個故事蠻長的,為了比較沒有時間的壓力,所以我準備不急著把它講完,講多少就算多少。下次還有機會,可以再繼續講。

我們都知道:這個《涅槃經》是佛要入涅槃之前,用一日一夜的時間講的;也就是佛在最後8年,講完《法華經》之後,用一天一夜的時間,來講這個《涅槃經》。

《涅槃經》是由一個三藏法師翻譯的,他叫曇無讖。有關阿闍世王在這經裏頭的故事,是在「梵行品第八之五」。這個阿闍世王,我們都知道他是犯了「五逆罪」。他為了做國王,就把他的父親關起來,活活餓死了,所以在佛教來講就犯了五逆罪。「五逆」就是: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破和合僧,還有出佛身血。如果一個人犯了五逆罪,那麼他最後唯一能夠去的地方,就是無間地獄。

阿闍世王他的個性很兇惡,喜歡殺人;他犯了很多口業,他也是一個很貪心、嗔恚、愚癡的人,他只看到現在,沒有看到未來。他都跟一些惡人在一起,所以這些惡人就成為他的眷屬,每天享受著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這五欲的快樂。

因為殺害自己的父親,後來後悔了,所以心裏生出一種熱惱,就是像我們做錯事情的時候,心裏會很焦燥,感覺心裏頭發熱。他因為心悔熱了,所以就全身長出很多的毒瘡。當然很痛、很臭,臭到什麼程度呢?——你沒有辦法靠近。

他就想:我現在就受到這樣的花報,那麼離墮到地獄的果報為期就不遠了。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,因為疼愛自己的兒子,就用種種的藥來幫他擦,幫他敷。但這身上的瘡,擦過藥以後不但沒有好過來,反而更厲害。阿闍世王就告訴他的母親說:「我這個瘡,不是從我這個身體的四大地水火風生出來的,是從我的心裏生出來的瘡,所以沒有人有辦法來治我這樣的病。」

阿闍世王他有六個大臣,就分別來跟他說:「大王,您放心!您這個病,如果去找誰,就可以把病給治好了。」其實這六個大臣所介紹的人,是六師外道。這六個外道,雖然有一點本事,可是都是一些邪知邪見。

後來神醫耆婆——就是佛住世時候的那個神醫,他來到阿闍世王這裏,跟阿闍世王說:「大王,您能安眠否?」那阿闍世王就用偈頌來回答他。

第一個偈頌說,如果有人能夠永遠斷除一切的煩惱,不貪愛染著於三界,這樣的話,他可以睡得很安穩。

第二,如果能夠得到大涅槃——就是證得佛果了,演說最深的義理,這樣的人可以睡得安穩。

第三,身沒有做種種殺、盜、淫的惡業,口離開四種過錯:妄語、綺語、惡口、兩舌,心裏沒有任何疑網,三業清淨了,他可以睡得安穩。

第四,身心都沒有熱惱了,可以安住在很寂靜的地方,得到最上的快樂。這樣的話,可以睡得安穩。

第五,心沒有貪取,也沒有執著,遠離一切怨恨,或是有仇家。跟人和睦相處,沒有諍訟,這樣的人可以睡得很安穩。

第六,不造作種種惡業,常常懷著慚愧心,相信做惡一定有惡的果報,這樣就可以睡得安穩。

第七,恭敬奉養父母,不傷害任何生命,也不偷盜別人的財物,這樣可以睡得安穩。

第八,六根調伏,心裡不向外馳求,並親近善知識,破除了四種魔障了,這樣可以睡得安穩。

這偈頌後面還有,我就只舉這八個。阿闍世王又告訴神醫耆婆說:「我現在病得很重了,我對父親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,所以即使現在有最好的醫生、妙藥,或是咒術都不能治我這個病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的父親是很如法地來治理國家,沒有任何罪過,而我卻把他殺害了,所以我這個罪孽是很大的!」

他又繼續說:「我曾經聽過有智慧的人這樣講:『身口意業如果不清淨,這個人將來一定會墮地獄的!』我就是這樣子的人。所以我怎能睡得安穩呢?何況現在世界上,也沒有無上的大醫王來演說法藥,祛除我的病苦。」

耆婆就回答說:「善哉!善哉!大王您雖然做了很多罪業,但心裏生出很殷重的懺悔心,而且您一直懷著慚愧的心理。大王,這個佛常常說:有兩個清淨的善法,可以救眾生。第一個叫慚,第二叫愧。慚呢,就是自己不去做罪業;愧呢,就是你不教別人去做罪業。

「慚,就是自己內心覺得羞恥;愧,是做錯了,就向別人來發露。那麼有慚的人,他看到人就覺得自己很羞恥;有愧呢,就是他看到天也覺得很羞愧,這就是慚愧。其實,當自己做錯事了,看到人或看到天地,我們自己會覺得很慚愧。如果沒有慚愧心的人,不能稱為是一個人,是叫做畜生。

「因為有慚愧,所以能夠恭敬父母、師長;因為有慚愧,所以有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。現在大王您已經有慚愧心了。我曾聽佛說過,有智慧的人有兩種:第一種是他不做任何的惡業;第二種是做了惡業他會懺悔。這就是有智慧的人。愚癡的人也有兩種:第一種是造作種種罪業;第二種是覆藏,就是做了惡業不讓別人知道。

「如果做了惡業,能夠發露出來,悔過後有慚愧心,不敢再做。那就像在渾濁的水裏放了一顆明珠,因為這個明珠有威力,所以這水就變清澈了。也像月亮上有煙雲,若煙雲飄走了,這個明月就顯現出來了。

「所以做惡的人也是一樣,如果能夠悔改,也是可以得到清淨的。如果大王你現在懺悔,懷著慚愧心,你的罪就可以除滅,就可以回復你的清淨。」

為什麼懺悔有這麼大的功用呢?這個耆婆又說:「佛曾經講說,我們只要修一個善心,就可以破除百種的惡。就像很少的金剛就可以把須彌山給破壞掉。也像一根火柴,就可以把一切都燒燬。也像毒藥,一點點的毒藥就可以毒害眾生。所以,我們修少少的善,也可以破除大惡。因此這個少善,你不能看它小,其實是很大的,就像前面的這個道理一樣。」

耆婆又繼續說:「這個佛說,如果我們覆藏我們的罪過,就有漏;不覆藏的,就沒有漏。如果我們發露、悔過就會不漏。若做了很多罪,你不覆、不藏,這個罪就變成一個小罪了。如果再懷著一種慚愧心,你這個罪就會消滅。」

耆婆又舉例說:「就像水滴一樣,雖然很微小,但是你用一個容器裝起來,慢慢地也會裝滿水的。我們的善心也是一樣,一點小小的善心,就能夠破除大惡。如果我們覆藏罪過,這罪就會再增長。如果我們發露,生慚愧心,這個罪就消滅了。所以佛說有智的人,他不覆藏罪過。」

因此,耆婆再對阿闍世王說:「如果能夠相信因果、相信業報,大王您就不需要懷著憂愁恐怖的心理。如果有眾生他造作了種種的罪業,但他覆藏,也不懺悔,心裏無慚無愧,他看不到因果以及將來的業報,也不去跟一個有智慧的人請教,也不親近善友,那這樣的人,就無可救藥了。」

所以能夠來拜懺,是因為我們有善根。你不要想說,我造了那麼多罪業,這樣拜懺,要懺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懺完呢?剛剛你們就聽到了,這個小善可以破大惡;而水滴雖微,漸盈大器,所以你慢慢懺、天天懺,總有一天,你的罪業就可以懺完了。

這個故事還沒有完,我們下次再繼續。阿彌陀佛!

讀誦《金剛經》的感應

比丘近湛 講於2012年4月30日星期日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Zhan on April 30 (Sun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上人、諸位法師、諸位佛友:阿彌陀佛!這裏是近湛,今天晚上輪到近湛到這裏來跟大家結法緣。今天近湛想跟各位講幾個有關懺悔的故事。

在唐朝,有一個叫勾龍義的人,是閬州郪縣人,是出賣勞力來生活的。在長慶年間,有一天他的朋友生病了,他就前往探視他的朋友。在朋友那裏,他看到桌子上有一本手抄的《金剛經》。他無緣無故地將這本抄寫的經卷毀壞,並且丟棄。回到家裏以後,他就馬上變成瘖啞,不能講話;看了很多的醫生都沒有效果。可是他還是很愚昧無知,不知懺悔,因為他不曉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

過了五六年,這個勾龍義在偶然間,聽到附近鄰居在持誦《金剛經》。這時他心中就突然醒悟,就很自責地說:從前我就是因為譭謗這個經典,所以現在變成喑啞,不能講話;假如我現在懺悔,並且終生恭敬奉持這個《金剛經》,不知道能不能夠再度說話。從此以後,每當隔壁傳出誦持《金剛經》的聲音時,他就貼靠在牆壁上仔細地聆聽,並且心中默默地懺悔,以洗滌他以前所造的罪業。

這樣子經過一個多月,有一天他偶然進入到一個寺廟裏,看到一個和尚,就向他頂禮。這個和尚就問他:「有什麼事情?」因為他不能講話,所以他就指指自己的嘴巴,就表示說他的啞巴這樣子。這個和尚就拿了一把刀,在他的舌頭下面割了一刀,他就立刻能夠說話了。然後這個和尚就念《金剛經》給他聽,這個聲音就像他鄰居誦經的聲音完全一樣、一模一樣。這個勾龍義就向和尚再三致謝,就離開了。

後來,他再去同一個寺廟的時候,卻找不到那個和尚了;找來找去也找不到,他看到牆壁上須菩提尊者的聖像,就是他那一天看到的那個和尚。這時候他才知道,原來那一天,他所看到的那個和尚,是須菩提尊者示現的。於是,他回到家,就請畫師繪製這個須菩提的聖像,他就在家中禮拜供養,自己也寫經、持誦。

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知道,懺悔的力量是很大的。這個故事雖然很短,可是跟我們上個月聽到的這個《金剛經》的經文,卻剛好在「能淨業障分第十六」可以找到所有的,這個故事裏面提到的事情。

在這邊有些人可能沒有聽過,我就再把這篇經文簡單地跟大家念一下,然後解釋一下。這個經文是這樣講的,就是佛跟須菩提講說:「復次,須菩提。若善男子、善女人受持、讀誦此經,若為人輕賤,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,以今世人輕賤故,先世罪業即為消滅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這段經文剛好解釋出來,這個勾龍義他到朋友家,無緣無故就毀壞別人抄寫好的《金剛經》。雖然在這個故事裏面,並沒有寫出他的朋友的反應,或者是他的情況是怎麼樣。可是根據《金剛經》的經文我們就知道:這個人之所以得到這樣的果報,就是所謂的「重報輕受」,就表示他以前做過什麼罪業,這輩子雖然他那麼誠心地來抄寫這個《金剛經》,卻被他的朋友無緣無故地毀棄,那這個人以前的罪業就被消滅了。

接下來的這個經文中,佛就在讚歎說讀誦這個《金剛經》,他的功德有多大。經文是這樣講的:「須菩提,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,於然燈佛前,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,悉皆供養承事,無空過者。若復有人於後末世,能受持讀誦此經,所得功德,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須菩提,若善男子、善女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,所得功德,我若具說者,或有人聞,心則狂亂,狐疑不信。須菩提,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,果報亦不可思議。」

在這邊我們剛好看到這個故事,就是這個勾龍義他毀壞這個經典,結果回到家立刻就變成喑啞,不能講話,請過很多醫生來治,都還是治不好。所以我們知道:毀壞這個《金剛經》呢,就像《金剛經》上面說的:「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,果報亦不可思議。」

接著,我們看到這個故事裏面,後來這個勾龍義他還是知道,所以他在懺悔的時候,他在這輩子就立刻又回到他原來可以說話的樣子,所以我們就知道,這個懺悔的力量是非常大的。可是,雖然懺悔的力量這麼大,我們還是一定要有誠心來懺悔。

我們從這個故事裏面可以看得出來,他後來懺悔了,他的結果是怎樣?他每次聽到這個隔壁傳來這個誦經聲,聽得也不是很清楚,他就用耳朵貼在牆壁上,仔細地聆聽,並且心中是默默地懺悔,希望能夠消除他心中的罪業。就因為他這樣誠心地懺悔,所以過了一個多月,他才有這樣子到寺廟、遇到和尚這樣的果報。

當然,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:這個人是非常有善根的,因為他其實看到的是須菩提尊者的化身。可見他的這個誠心已經感動到須菩提,那麼須菩提是《金剛經》的請法者,所以就來護持這個誠心讀誦、受持《金剛經》的人。

接下來,就再講另外一個故事。在宋朝的時候,湖州城南邊有一個屠戶,就是殺豬的屠戶,名叫陸翁。他在二十三歲的時候,遇到一位雲水僧,就是有一個僧人,走到他家的門口來,他就說:「教化有緣人。」就是說他要來教化這個陸翁,這個屠戶。

可是他不瞭解他的意思,聽不懂。所以這個雲水僧就跟他說:「你殺豬及牛羊,不計其數,為何不改行?」就是說你殺了這麼多的豬啊,這麼多的牛,這麼多的羊,殺了這麼多,為什麼你不做別的行業呢?這個陸翁就回答:「我承襲祖業,一時難以棄捨。」就是說我家世世代代就是當屠戶,改行呢,我也不曉得要做什麼事情。

所以這個雲水僧就勸他說:「你如果再不改業的話,來世一定墮入畜類。」就是說將來一定會做畜牲,同樣地遭受這種,被人家宰殺後的這個痛苦。「冤冤相報,無有出期。」這樣子的痛,你是永遠也沒有結束的時候。「我看你宿有善根,你可以持《金剛經》,還有《妙法蓮華經》,藉以消除業障,增長福慧。」說完,這位雲水僧就消失不見了。

這個陸翁聽到這邊,就醒悟過來,從此他就持齋戒殺,不再殺這些畜牲了,並且終身吃素。然後他請畫師幫他繪製西方三聖像一卷,從早到晚都至誠禮拜、供養。每天在佛前誦讀、受持《金剛經》,還有《法華經》,並且誠懇地懺悔,希望能夠度脫他所殺過的眾生,希望所有這些眾生都能夠早日往生淨土。不到五年,他就能夠背誦這個《金剛經》。

他精進修持,就這樣一直做下去。到了八十一歲那年,在他往生的半個月前,他約好他的親朋好友,並且準備了一些齋菜,打算向他們告別。然後時間到了,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聚集在他家,他就一一向他們告別。沐浴後,他就說了一個偈頌:

五十餘年離殺業,手拋刀秤暗修行,

今朝得赴菩提路,水裏蓮花火裏生。

說完這個偈頌,他就端坐而化,所有的人都覺得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!

這兩個故事都是讓我們知道,懺悔的重要性。可是這個懺悔呢,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誠心;因為有誠心,懺悔才會有用。在懺悔的同時,我們還要發願。就是說我們以前所做的錯事,都不再做。就像這個屠戶一樣,他希望度脫所有他殺過的眾生,希望他們能夠早生淨土。

那時間到了,今天就在這邊結束。

2012 萬佛寶懺心得報告

萬佛寶懺心得報告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The talks given on May 12 (Satur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比丘近巖: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居士:大家晚安!經過三個禮拜的萬佛寶懺,大家吃了不少苦;今天晚上,我們來分享我們拜懺的心得。我相信有付出必有收穫,所以算是一個甘苦談,跟大眾來分享一下。

今天晚課之後,不少人離開了,蠻可惜的。我想,長話短說,我們就節約時間,男眾、女眾兩邊分別進行。請大家記得,先報告自己的名字,之後,大致講一下從哪裡來的;時間掌握在七到十分鐘之間,要不然的話別人就沒有機會。

*     *     *

莊果坤:諸佛菩薩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我的名字是果坤,我是從馬來西亞來的。我第一次來聖城是一九八七年,參加三次二十一天的萬佛寶懺。在金山寺待了,來的時候,正好是吃午飯的時候。

我第一次遇見上人,是在早上,在現在學生的齋堂的地方。雖然我在家裡的時候,每天都對上人禮拜,可是那天早上我碰到上人的時候,我只對上人作了一個問訊。因為我覺得,在學生的齋堂,好像不很合適作頂禮。

第一次來這裡,第二個大的錯誤是,我想我要每天試著吃一餐。頭幾天很好,可是,有一天我就跑到城外面小店,買了一些東西,餅乾、水果。然後每一天下午拜完懺以後,我就吃東西;可是那個時候,我們都住在如來寺裡面。

我第三個錯誤,是有一次在拜懺,有一支香拜懺的時候因為念得聲音很慢,好像也不是很通暢,所以就有很多妄想,妄想包括師父在裡面。可是過了一陣子,我覺得我對自己非常地失望,也有很多懊悔。每次在往生堂迴向以後,有一天上人就站在門後面。當我們從門進出的時候,我就直覺地知道,上人他在做一件事情,使我的果報可以小一點。在這些日子裡,普通在晚上有講法或者是對聯課以後,上人總是站在外面。當大家出去的時候,我覺得他是在替每一位當時參加的人祝福。

在那個時候,來參加法會的人很少,有的時候下午只有兩三位居士。那一年,正好是第一次舉行海陸空法會。上人很慈悲地同意,我不但跟上人皈依,同時也代表我的父母,同時有家裡的人,也都向上人皈依。那個時候,我們皈依的儀式是在無言堂前面的一棟房子(舉行)。

我第二次來聖城是一九九0年,來的時候,正好我的公司有一些事情在美國。那個時候我在聖城待了十天,也正好是萬佛寶懺。那一次,我也代表家裡的人,向上人皈依。

第三次我來的時候,就是上人的涅槃荼毘大典。以後,我也來了幾次,大多數時間都是跟萬佛寶懺在一起。我通常是在這兒待一到兩個禮拜,所以我從來沒有機會拜全程的萬佛寶懺,除了二〇一〇年的時候,我拜了全部。

我二〇〇八年來的時候,正好是已經拜到六千八百尊佛。所以我們從馬來西亞來的幾位,決定在中間有休息的時候,譬如說午飯,或者晚飯以後,下午以後,我們開始拜前面的六千八百位佛。我們終於拜完了,可是我非常非常累。

我後來就買了一套萬佛寶懺的書,就在家裡,自己拜。在二〇〇九跟二〇一一年,我都是在家裡自己拜萬佛寶懺。所以我覺得我對拜萬佛有特別的因緣。

最近幾年來,淨土在馬來西亞很盛行。所以當我跟上人皈依的時候,我希望上人給我一個法門;他們就跟我說——念佛。

在我們家裡面,我最小的妹妹有很好的福德,所以她能在這裡出家,她就是近珍師。這一次,我的小弟弟跟他的夫人也第一次來到這裡。

在萬佛寶懺期間,晚上的講法,我是非常非常地有興趣,而且非常有用。因為充滿了法寶,所以對我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。

在馬來西亞,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到我們的道場;因為是上人的德行,跟在馬來西亞這些法師們永遠不休息的這種精神,所以把我們很多人都帶進法門。我認為,我們對上人非常的感恩。謝謝,阿彌陀佛。

*     *     *

葉果雲:諸佛菩薩、上人、法師、師兄師姐:阿彌陀佛!我從臺灣來,我的法名是果雲,感恩這次能參加拜懺。這是我第二次來萬佛城拜懺;第一次是在二十年前,非常慚愧。因為家母健康欠佳,所以比較少來美國。可是我向佛菩薩祈求,媽媽和我一起念佛拜懺。所以這二十年,我和母親都在臺北法界共修。但是每三四年,都會回來聖城,參加法會。

我本身很重視萬佛寶懺,對修行上有相當大的助力。上人曾說,祖師大德、虛雲老和尚,都要拜這部萬佛寶懺,做弟子的更要來拜懺。而且皈依上人,要拜一萬拜,這都是只有萬佛城才有的。聚在一起拜懺,是多麼地有福報,非常可貴,金錢都買不到的。而且,共修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。

拜佛,可以改變我的脾氣、無明、壓力,開智慧,更幫助我打坐,是最好的運動。希望以後可以常常回來拜懺,拜到老老的,業障小小的,身體好好的。

我非常感恩上人,還有各位法師們,帶領我們來拜懺,才有機會在佛前求懺悔。人身難得,萬佛難聞,看到好多同修道友,都很精進,果雲都要向你們學習。還有義工們的發心,成就我們安心拜佛。感恩你們。最後祝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,法安。阿彌陀佛。

*     *     *

王親皓: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我叫親皓,從加拿大Calgary來。我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,我拜萬佛懺的一些體會和感應。

在萬佛寶懺剛開始的時候,我和幾位居士在每天上供十點到十一點的時間,幫忙搬經書。在四月二十六號,也就是法會開始第四天的時候,在搬書的時候,我扭傷了腰。那個時候,我吃飯的時候就勉強走到五觀堂,這個時候情況變得更糟了。當時,腰傷得很嚴重,我幾乎沒有辦法走路。

當時,腰如果彎一點點,就會特別疼。走路的時候也要身體傾斜到一邊才可以走;只有這樣,才不會那麼疼。因為不能彎腰,所以中午午飯過後,我幾乎沒有辦法將盤子裡的垃圾倒掉。當時只能扶著桌子才可以倒垃圾。

當時我非常害怕,因為這次來萬佛城就是為了拜萬佛懺;如果拜不了佛,這得怎麼辦呢?難不成要我回到加拿大去?那不是白來了?但是依我往日的經驗,像這一次扭傷,我至少要看三次醫生,要靜養七到十天,還不能運動。所以情況非常令人擔憂。

這個時候我就想,該怎麼辦呢?因為我在這裡沒法看醫生,所以我只能求觀世音菩薩和上人了。當時我就求觀世音菩薩和上人,說,「觀世音菩薩、師父上人:請你們一定要幫幫我治一治我的腰,讓我可以繼續拜萬佛懺。」

所以回到房間以後呢,我開始為自己誦《大悲咒》水。當時,我也不知道怎麼想的,我把自己的腿雙盤在一起,開始誦《大悲咒》。平時,我只能單盤打坐;雙盤也可以,但只能堅持一分鐘。也就是我誦一遍《大悲咒》的時間。

但這次,我居然堅持到二十一遍《大悲咒》誦念完成。我現在也不是很清楚,我怎麼在腰扭傷的情況下,雙盤坐了超過二十一分鐘。之後呢,我就灑了一些大悲水在我的腰上,又把剩下的大悲水倒在毛巾,然後敷在腰傷。然後臥在床上,大約睡了二十分鐘左右。醒來後,我已經可以慢慢地走路了。

之後我馬上去了祖師殿的功德部,給我的冤親債主寫了一個牌位。當時就在我的手指,碰到遞給我的牌位收據的一瞬間,我感覺到,好像突然腰不是那麼疼了。我猜可能是我的冤親債主受到利益以後呢,對我放鬆了那麼一點點的緣故。

雖然整個下午拜懺都很痛苦,腰就像針扎一樣疼;但是拜懺的時候,妄想卻比前幾天少了很多。原來生病也是有好處的!當天下午,三支香結束以後,因為沒有辦法走快,所以沒有參加迴向。平時呢,從佛殿到我的房間大約要五分鐘;那天我至少用了一倍的時間才回到房間。

第二天,腰痛還是沒有太大好轉,我以為當天又不能參加迴向了。但是,我當時想起了一位法師曾經說過,每次法會結束之後,迴向是非常重要的,一定要參加。所以我就想,我要堅持參加迴向才行。

令我意想不到的是,迴向異常順利,居然沒有感覺到任何疼痛。在迴向的時候,我感覺腰部有陣陣的涼風吹過,很舒服,沒有疼痛的感覺;即便跪在拜墊上,十多分鐘讀誦經文,都沒什麼感覺。

當天在迴向之前,一位師兄曾經建議大家,在迴向結束後,從山門三步一拜到祖師殿。我當時很想參加,可是當天下午連走路都沒有辦法走得很快,所以三步一拜肯定是不可能了;不過因為迴向結束以後,感覺非常舒服,也不覺得腰疼,所以就和大家一起進行三步一拜。我也很難相信,我居然在受了這麼嚴重地扭傷的第二天,我居然可以三步一拜。我覺得這就是佛菩薩的加持了。

接下來幾天,幾乎都是一樣的--拜懺的時候是很痛苦,可是每到迴向的時候就非常舒服,腰痛就會減輕很多。所以從那天起,我每天最舒服的時間,就是迴向結束後的一到兩個小時。一週以後呢,除了還不能搬重物之外,拜佛的時候已經不會再腰疼了。期間除了一位師兄幫忙拔了一次罐子,和每天貼一帖止痛帖外,也沒有看醫生。這個就是我的一點拜萬佛懺的感應。阿彌陀佛!

*     *     *

王果明: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善知識:我的名字是Seila,我從加拿大的Calgary來這裡的。這是我第一次來萬佛城參加萬佛寶懺。我是廣東人,所以我的國語講得不好,請大家原諒。

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來參加萬佛寶懺,所以談不上有什麼境界、經驗,因為都沒有試過。可是呢,有一點感受可以跟大家分享。我自己是一個喜歡問問題跟一個鬼主意蠻多的人。自己的性格也很剛強,所以,我以前在家裡面,在學校裡面,可能在工作裡面,都是一個喜歡生麻煩的人。平常我就是很容易懈怠,做事情沒有毅力。所以我做什麼事情,都不很圓滿,就是馬馬虎虎的。以前,要是你問我,有沒有一天拜佛一百拜,希望做這個事情。我想,我一定不會舉手,因為我很懶惰;可是,這一次有機會來拜萬佛寶懺,我還是很高興。

萬佛寶懺我好像嘗到師父上人中午講的五種味道,我都嘗到了。一開始來的時候,是甜甜的,有一個甜頭;因為覺得拜懺的時候,就覺得在萬佛城這裡,環境跟各種的事情都很殊勝。可是一天都沒有過,那個苦就來了。腿跟腳已經很疼,痛苦已經來了。然後,我的背就開始痠起來,這痠也嘗到了。跟著幾天,天氣變得很熱,大家都經驗到了。我們廣東人說,也是辣辣的,辣我也嘗到了。出了一身汗以後呢,我現在都還清楚是鹹鹹的。我五個味道都嘗到了。

這一次來拜懺呢,我覺得在拜懺的過程裡邊,我們有共同跟大家一樣的事情,就是希望可以一心來禮佛,唱誦佛的洪名。可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經驗大概都很不同。在我來講,這個腿痛、腰痠,心裡早已經有點準備;可是我沒有準備面對我的妄想,把我整得圓陀陀,做錯很多事情。開始的時候,妄想還蠻好的,給我一種好的感覺。就是在禮佛,在拜香風佛的時候,就感覺到,啊,一陣香風吹過佛堂,蠻清涼的,很舒服。然後我們在拜孔雀聲佛的時候,我就想,唉,為什麼孔雀不叫呢?到我拜的時候,牠就叫了。我覺得,好殊勝!好高興!

還有一些,就是我在第一卷開始的時候,常常拜波頭摩佛,在懺文裡面常常出現。我就在想,是什麼來的?我們在拜這麼多,可是都不知道是什麼。然後隔一天,法師講法的時候,就解釋佛的名字,就提到這個波頭摩,大概是一個花的名字。我就覺得,開始的時候還好,可是到後來呢,這些妄想就多得應付不來了。好一點的我都跟你們講了,不好的我都不好意思講了,就是沒有什麼關聯的,一大堆一大堆的妄想,就在打我的腦袋。在懺悔最後的時候,說「事雖不廣,惡心遍布,晝夜相續,無有間斷」,我就很有這個感受。

因為在我回看我的這些念頭、妄想的時候,我就覺得,這些都是我平常好像收垃圾一樣,收藏起來的,很多不知道是什麼的事情,現在一下子它們都倒出來了。所以,我沒有什麼話可以講,就只可以認賬。可是,我還是很高興,這一次有這個機會。因為打這麼多的妄想,其實我沒有真正的懺悔;可是我很高興有一個機會可以幫助自己,去看看自己平常收了那麼多的垃圾。

我覺得,因為在這裡,看見這麼多的人來護持法,護持出家人、道場。也有很多的義工,他們來護持這個法會,才可以讓我有這個機會。所以我沒有怎麼去懺悔,可是我感覺,我有機會向一萬多尊佛打一個招呼,我就覺得我已經撒了一點種子。希望在將來,我還有機會,有一天可以真正地繼續去懺悔。

*     *     *

陳樹仁:諸位法師們、同修們:大家晚上好!我的名字叫樹仁,來自新加坡。這是我第一次跟我的母親來聖城,拜萬佛寶懺。

在這三個星期的萬佛寶懺中,每天念不同的佛的名稱,在我腦海裡,我覺得這是我第一次,所以每樣東西都很新鮮。我就發現,有很多名稱重複,比如清凈、離垢、無垢、降伏,就繼續地重複。

今天晚上,我就趁這個機會,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稍微的體會。我就拿兩個字:第一個字就是「清」,三點水的清。

我就想,何為「清」。「清」就是說那個水不動。怎麼水不動呢?就是說,沒有震盪。怎麼沒有震盪呢?沒有震盪就什麼東西都可以顯現出來。就好像月在天,水就看到月。對我們人的心來講呢,東西看得清楚,也是用同樣一個字。

第二個字,是「淨」,乾凈的淨,也是有三點水--兩點水(凈)。這個呢,我就發現它有兩個意思。第一個,就是剛才我說了,乾淨。怎麼乾凈呢?就是剛才經書裡面所說的離垢、無垢,重複的離垢、無垢。我就念在我的腦海裡。

按照我們人的心來講,就是說,沒有了貪瞋癡。那麼還隱藏有一個意思,我覺得蠻有意思,跟大家分享,但是對或錯,大家可以拿出來研究一下。就是說,它是一個水跟爭合併起來的。水為什麼會有爭呢?你說呢?水會有爭執嗎?那我就發現,如果勉強說水要爭的話,就用一個字來形容--色。

每天你們覺得身體骯髒,沖涼,你都用水,水是不介意的。就有兩個意思:清,剛才我說了,就是說,不動搖。如果我們修行的話,凈是什麼呢,其實沒有什麼神奇的東西,就是守戒。

我就發現,我們華族文化,古代聖賢造字,很有意思。就是說,我們把這兩個字融起來,那麼你還有三點水,還有這個字。現在我們用的就是這個淨,但是它還有三點水。那麼,我猜想--對不對我不知道--就是說,如果連水都忘記是水的話,那就最好了。所以我們現在用淨來形容。

我總結來講,我發現我們古代聖賢造字的心思呢,有他的奧妙。可能是給我們後人,永遠提醒自己,要達到哪一個目標,就要了解它的裡面的條件。如果我有哪裡說得不正確,請大家多多指正。阿彌陀佛。

*     *     *

Weinni Chow:諸佛菩薩、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同修;阿彌陀佛!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聖城,所以我可以分享一點我學佛的背景,分享一些我在這邊的經驗;雖然不是什麼很了不起的經驗,但是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。我的家裡有七位成員,有五個孩子。我的父母從小就鼓勵我們到廟上去,但是因為某一些因緣,我就不用去廟裡上課。

你可以說我是一個很懶惰的佛教徒。但是為了要補償這個缺失,我的父母堅持我們在飯後一定要讀一些佛教的文章。比如說《金剛菩提海》,或者讀一些經文,等等。我的姐姐跟我都不是很想做這件事情,因為晚餐以後,我們就想要回到我們的房間,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。

一直到四年半前,我搬到澳洲去住以後,我想學佛的心才有很巨大的改變。當時,我在澳洲的時候是跟一個基督徒的家庭住在一起的。他們是很善良的人,很好的人,也非常鼓勵我參加他們的讀經班。去參加讀經班的時候,他們會常常挑戰我的信仰。當然他們是出於好意;因為他們提出的挑戰,我才知道,我對佛教知道的是非常地少,我的佛學知識很淺。也因為這樣,我覺得非常地慚愧。

也因為這樣子,我開始思考佛教跟基督教,到底有什麼相似的地方,可以了解這兩個大的宗教有什麼關聯。也因為這樣子呢,我對佛教的興趣開始增加;因為我必須要對佛教有了解,才知道它們的相同點在哪裡。比如說,很基本的問題——「人從哪裡來」。

所以,後來我就常常到法界佛教大學的網站,去看一些文章,聽實法師講法,就是在網路上的這些講法。還有在  YouTube 上面,也有一些上人講法的片段,我也會去看。就算在煮飯的時候,我也都看。也因為這樣子,我發心要來萬佛聖城。

我能夠來到萬佛聖城,是一個很奇怪的因緣。因為我在我在我們公司的一個 barbecue 的一個聚會裡,遇到我的同事的岳母。我進這個公司,這個 barbecue 只開了一次。

這位同事的岳母只是從那邊經過而已,並沒有想要在那個 barbecue 留很久。所以我就在那邊烤一些素食的東西;烤完以後,我就有一股衝動,想要請她吃一點東西。

長話短說,後來我發現她是上人的弟子,我就跟她分享,我渴望來萬佛聖城。她就告訴我,其實你如果現在去申請參加萬佛懺,也不太晚。

當時對我來說,我就好像覺醒了一樣。從我開始想要來,從聽法師講法開始。因為她現在是我的朋友了,所以她就講,或許是上人把她送到那個地方去,讓她把我敲醒,讓我可以來萬佛聖城。

我很感恩上人,還有所有一切因緣的成熟,可以帶領我到現在來聖城。我也很感恩我的母親,因為她跟我一起來,讓我在聖城的經驗能夠更豐富。也因為來參加拜懺,我也發現,其實我不如我想像中的這麼有耐心;因為我好多次就因為小小的事情起煩惱,還哭了。

我會哭的原因,是因為我發現我對我的母親不很公平。後來我看上人的開示,我發現我不是一個很好的孩子。好像我就是期望在冬天,西瓜會長出來一樣。媽媽:我很對不起。

我非常感恩妳陪我來,在所有我需要妳的時候,妳都在我的身邊。雖然,我在雪梨住得很遠,在墨爾缽。祝所有的母親,母親節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