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舟難過萬重關

李果嫦 2012年8月12日 於臺灣   By Lee Gwo Chang on August 12, 2012 at Taiwan


親情難以承載的重,反覆不斷的牽連相續,體驗了一段生命輕如鴻毛而非重如泰山。身為人子,未曾讓瀕臨死亡的父母於他最熟悉之處安詳辭世,是我之過。為公婆做事大半輩子,卻是總盡心於無濟益於他們的旁門雜事,至於臨終這道人生最重要的課題,竟然無能力排眾議,最後公公於養護院孤獨踏上他人生的最後旅程。念他僕僕風塵辛苦大半輩子,一生為子女省吃儉用,在關鍵時刻卻落此下場,心中相當不捨。其實他被送往養護院不超過一天,沒有正確死亡時間。去年七月十五日早晨七點,電話那頭傳來噩耗,再多的捶胸落淚抵不過由心深處的懺悔,太多的如果早知道事情演變結果的自責,心中的罪惡感此生難以撫平。 閱讀全文

數則犯戒的公案

比丘尼恆居講於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Ju on July 31 (Tues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居士:我是恒居,今天輪到我在這裡和大家結法緣。

現在是放暑假時間,佛殿可能進來很多閑雜人物。最近大殿裡面就發生遭小偷的事情。

我們也可以看到,佛殿後面觀世音菩薩手上的摩尼珠,已經不見了,是被偷的。這個事情不是第一次,已經很多次了。以前在我做佛殿的執事的時候,就發生過很多次。所以,乾脆就把菩薩手上的摩尼珠,換成最不值錢的珠子。這樣子,還持續的時間比較久。所以只要菩薩手上的珠子是較貴重的,或較值錢的,就放不久了。雖然有居士很有心要供養,而且想供養貴重一點的、好一點的,但是這往往會引起小偷注意。所以,供養的時間就不長久了。 閱讀全文

正成功 = 歡喜心做重要事

劉果福講於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Lau Gwo Fu on July 30 (Mon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我是果福,在這裡學習講法。

在萬佛聖城18年,好像愈學愈笨,頭髮也愈來愈白。我還以為愈來愈白應該是愈有智慧;可是,智慧沒有改變,頭髮却改變了。

這不是謙虛,因為在這裡連要上來講法都不容易;想了老半天,要講什麼呢?直到上來的時候,好像很多東西都講不出來。今天跟大家講講,請大家給我一點智慧吧! 閱讀全文

佛菩薩是除煩惱的良師

張敏講於2012年7月27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Zhang Min on July 27 (Mon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阿彌陀佛!諸佛菩薩、上人、法師們和善知識:今晚輪到張敏練習說法;如有說得不如法的地方,請指出!

我今晚想講一講自己在試圖改自己脾氣的一些感受。用了很長的時間,我才意識到自己這麼多的煩惱,原來是跟脾氣有關係的,就想到應該怎樣做才能夠減少脾氣。剛好在那一段時間,學校裡常常有一些短期的培訓,是外面來老師,就是有助於減少與他人衝突的那種培訓課程。這些課,當時上的時候覺得還挺不錯;但是上完之後好像就煙消雲散,踪影全無,收效甚微。

那時候,有朋友送我一本書,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寫的一本關於對治脾氣的書,很厚的。但是我翻了很多次,實在看不下去,幾次要丟回收箱,又想或許美國人愛看,就把它捐掉了。 閱讀全文

原來修行人都會遇到考驗

沙彌尼近殊講於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  A talk give by Shramanerika Jin Shu on July 19 (Thurs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今天由沙彌尼近殊練習結法緣。如有不如法之處,請諸位慈悲指正。

All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, the Venerable Master, all DMs, and all good wise advisors, Amituofo! Today is Shramanerika Jin Shu’s turn to practice tie Dharma affinities. If I have said something improper, please correct me.

今天是7月19號,還記得嗎,上個月的今天正是華嚴法會的圓滿日,大衆法喜充滿之際,又緊鑼密鼓地籌備接下來的三天大法會?華嚴法會的殊勝相信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感受到。有人說外面雖然很熱,但當踏進萬佛寶殿華嚴壇場,氣氛就不一樣了,備感一陣清涼,真是不可思議!回想個人生平第一次住道場參加的便是華嚴法會;第一次聽法,法師講的正是《華嚴經 ‧ 離世間品》。當時法師很用心地講解,與會大衆都聽得津津有味,唯獨個人聽得一頭霧水;因爲當時母親剛往生,心情還挺沉重,無法敞開心懷遨遊華藏世界海,所以沒有很特別的經歷。 閱讀全文

要如何修行?

張玉琴講於2012年7月28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Zhang Yu Qin on July 28 (Satur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諸位法師、諸位善知識,傍晚好!今天是張玉琴在此學習講法;如果我講得不如法,請各位慈悲指正!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:「要如何修行?」

我選這個題目不是要教導任何人怎麼樣去修行,主要是講我自己和我所發現的,跟大家分享。

最近都在思考要如何修行和怎樣對治自己的習氣毛病?在思考的過程中,感嘆自己學得很少;修行也不怎麼樣,習氣毛病還是那麼多。談到修行,我們當然希望能夠遇到善知識和得到他們的教誨。聽說:「善根深厚的人都能時時遇到善知識和親近他們。」像我不是很有善根的,要怎麼辦呢?我覺得可以透過「發願」、「拜願」和「拜懺」來幫助自己。因為,心誠則靈!如果能常「發願」,希望能常遇善知識和親近善知識,一定能如願以償。同樣的,「拜願」也能讓我們實現願望。「拜懺」則能減少我們的業障,增長善根。善根深厚了,自然所遭所遇便成吉祥如意。 閱讀全文

介紹《一夢漫言》

沙彌尼近紹講於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   A talk give by Shramanerika Jin Shao on July 20 (Fri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佛友,阿彌陀佛!今晚輪到近紹來練習結法緣,如果有講得不對的地方,請指正!

今晚我想講講見月律師的自傳《一夢漫言》。見月律師也就是讀體大師,是明末清初人,寶華山中興律宗的一代祖師。初次知道大師的名字是在學習書玉律師所著的《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》的時候。在《香乳記》裡,書玉律師簡單地介紹了讀體大師的生平。其中講到,有人說:「讀體大師是『迦舍尊者』的化身」,還有,讀體大師小時候因為很會畫菩薩像而被人稱為「小吳道子」等,都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。但是,在《香乳記》裡,書玉律師並沒有提到讀體大師的自傳《一夢漫言》。 閱讀全文

我怎麼會有煩惱呢?

洪親慧講於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晚 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Hong Jin Hui on July 24 (Tues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上人,各位法師,各位善知識,阿彌陀佛!今天輪到親慧上台做學習心得報告,若有講得不如法的地方,還請各位法師及善知識們慈悲,能給親慧指導!

前不久,因為身體健康的考量,打算回明尼蘇達州休息一段時間,好好調養身體。在要回去之前,碰到一位法師關心地問說:你的身體虛弱狀況,已經有一段時間,心中是否有什麼煩惱?我很驚訝法師問我,這樣直接的問題,當時我並沒有多想,也很直接地回答說:沒有呀,我沒有煩惱啊,我怎麼會有煩惱呢?

事後,覺得法師問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。我再次問自己,我「真的」沒有煩惱嗎?這個問題,如果,往深處去想:聲聞、緣覺,有三界見思煩惱;菩薩,有塵沙煩惱;法身大士,尚有一品生相無明煩惱未破;只有佛才可以說是,「真正」的沒有煩惱。而還是生死凡夫的我回答說,我沒有煩惱。到底是我,不想面對煩惱,對煩惱避之有恐不及,而不敢承認自己有煩惱?還是,我對所謂的煩惱,根本就沒有覺察力,每天困在自己的煩惱中,起惑造業而不知不覺。

在法大,已經上了兩個學期的「大乘百法明門論」,上個學期正好上到心所有法的「根本煩惱」及「隨煩惱」。在課堂上,法師很用心地對每一個煩惱的體性、業用,以及如何對治,做了很詳細的解釋,也舉了很多例子來加以說明。無非,就是要幫助我們認識煩惱,進而伏斷煩惱。就好像發兵捉賊一樣,首先要認清賊之長相,才能有所防範(伏煩惱),甚至將賊一網打盡(斷煩惱) 。因為,上面所說的因緣,讓我對這百法明門論中的煩惱法再度提起了興趣,想要有更深的了解。

甚麼是「煩惱」?「煩」是煩躁擾動;「惱」是惱亂身心。發現創造中國字的人非常有智慧。「煩」字有個火字邊,有火當然就會躁動不安。「惱」字有個豎心旁,不能無心,自然就有苦惱。四弘誓願把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列為其中之一,由此可知,我們自性的煩惱和眾生的煩惱是無量無邊的。而在「大乘百法明門論」裡,天親菩薩將煩惱的相貌,簡要提出二十六種,又將此二十六種煩惱先分為兩大類別,分別是「根本煩惱」及「隨煩惱」。然後,再將「隨煩惱」細分為小隨煩惱、中隨煩惱及大隨煩惱等三類。

已經兩年沒回明尼蘇達洲了,這次回去,因為生活環境、作息習慣的改變,再加上,停留時間也比較久,所以,接觸了很多不同類型的人,讓我對百法中所講的二十六種煩惱法,有比以前更多一點的體會與認識。舉個例來說吧。根本煩惱的第一位,貪煩惱。何謂貪煩惱?貪愛是生死輪迴的主因,眾生之所以不斷地生死輪迴,生了又死,死了又生,就是對這三界中的事物,還有所貪愛,誤以為是美好的,深深染著,放捨不下。

有些人,物慾很重,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。錢要越多愈好,住的要華屋,穿的要名牌,開的要跑車,吃的要山珍海味,工作的地方要是有名的大公司。有些人,可以過著粗茶淡飯、淡泊名利的生活,但是,一談起感情的問題,舉凡男女、夫妻、父母、兄弟、子女、婆媳、朋友之情,便非常執著難捨且鑽牛角尖。又有一些人,物質享受可以不要,感情的執著也可以放下,轉而追求靈性的生活,貪求精神心靈層面的平靜與祥和。

上面所說三種人,其實他們的貪愛煩惱是一樣的,只是貪愛的目標對象不同罷了。記得,法師在課堂上說過,只要有所求,就落入貪心所的煩惱法。修行就是要把自己貪愛的煩惱習氣越修越少。學習佛法這麼多年了,捫心自問,自己貪愛的習氣毛病有沒有變少一點?還是,只是改變貪愛的對象,不知不覺中增長更多的煩惱?這個問題,在我要回到聖城前,一次偶發的事件,讓我有一個新的體會和答案。

在要回到聖城前,突然心血來潮,想要讀誦地藏十輪經。一次,利用中間休息的時間,在整理一些郵局送來的郵件。無意間,看到一張手機公司寄來的廣告,內容大概是,只要跟手機公司購買兩年手機服務的合約,就可以以比較優惠的價格買到最新款式智慧型手機,而且還有美金五十塊的退款。心想,剛好我的手機服務合約也到期了,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給自己換一支新的手機,而且是現在最熱門的智慧型手機 (Smart Phone)。

於是,經也不念了,便開始上網找資料。瀏覽手機公司的網頁時,看到更令人興奮的廣告。廣告上寫著,在加州時間晚上十點前,網路下訂單的話,該新型的智慧型手機就免費贈送。心想,這智慧型手機的市價,少說也要三、四百元的美金,現在只要我再簽兩年手機服務的合約,便可以得到。這叫人如何能不心動呢?當時,別說,我是否還記得念經這一回事了?恐怕連誰是釋迦牟尼佛,誰是地藏王菩薩,我都不記得了。心裡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要得到那隻免費的智慧型手機。

用了很長的時間,搞清楚如何在網路上,跟手機公司再簽兩年合約的程序,以及在琳朗滿目的服務中,選擇對自己最有利、最經濟的方案。就在最後要確認訂單前,這才發現該項優惠只對新客戶有效。而我是舊客戶不在此優惠的範疇內,頓時猶如晴天霹靂。

心情從原本以為即將擁有某樣東西的興奮狀態,就因為「貪」不到,而變得苦惱鬱悶,若有所失。就因為「貪」不到,而生起了瞋恚心,氣憤手機公司的勢利眼及不公平,只知道照顧新客戶,舊客戶就棄之不顧。甚至,因為「貪」不到,還生起了報復心,心想乾脆換家手機公司算了,而且我還要跟我的朋友們廣為宣傳,請他們不要用該手機公司的服務。就在那一剎那,我彷彿看到百法明門論中煩惱法,如何在我內心運作著,它由根本煩惱的貪愛染著,演變成小隨煩惱的忿、恨、惱、害。

這次的偶發事件,讓我體會到,貪愛的力量果然是很大,它能障礙種種善法,生種種苦惱,難怪,它是眾生生死輪迴的主因。這種體會,不再是課堂上語言文字的理解,而是親身的真實體驗與感受。為了要得到某樣東西,貪愛的力量會促使一個人心甘情願地去做種種事情、造種種業。人們以為,只要得到了自己心中所想要得到的那樣東西,便可以幸福快樂。殊不知,在為了要得到,而起種種心念的同時,人們就已失去最大的幸福快樂,那就是涅槃的寂靜與安祥。

也由於,這次的偶發的事件,讓我了解到,自己貪愛的習氣毛病還是很重,對治的修行功夫,更是不到家。沒能在貪愛的心念生起時,就將它伏住。更沒能在貪愛的心念還沒升起前,將它斷除。這是自己往後,在修行上要繼續努力下功夫的地方。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報告到這裡,感謝大眾耐心地聆聽。

哭泣的小爸爸

比丘尼恆君講於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Jyun on June 27 (Wed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居士:我是恒君。

6月22號傳幽冥戒,上一次是2009年,之後在法總僧伽會議時,我一再請法,希望能夠再傳幽冥戒。很感謝三寶慈悲!上人慈悲!還有恒實法師的成全,這一次幽冥戒非常地殊勝圓滿。

有一位法師跟我說:「恒君師,妳功德無量呀!」我說:「2012年下半年會有很多天災人禍、大的災難,我一直在想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緩解呢?而幽冥戒就是好辦法之一。」上人說過,幽冥戒不只是對世道人心,也對國家、對世界,都有化解怨氣的力量。人的怨氣少了,社會上的怨氣少了,世界上的怨氣少了,你說這個世界是不是會比較和平呢?天災人禍就算有,就算有什麼風浪,也已經大事化小、盡量減少了。

1993年1月上人到臺灣,我初次參加幽冥戒法會,我去了兩次。第一次是為我的弟媳婦,她20幾歲就死了,是怎麼死的呢?我弟弟騎摩托車,她坐在後座跌下來,當場腦死,一直昏迷不醒;不得已決定放棄施救,她就往生了。我想她這麼年輕,忽然之間就這樣子走了,蠻可憐的!雖然我是初學佛法,我第一個就想幫她超度,為她求授幽冥戒。

法師告訴我們:「你們要觀想亡者的遺容,代他懺悔、求戒。」在她生前,我們見過幾次面,當時我一想她的遺容,她是一臉戚容、悲悲戚戚的,頭上還夾戴著一朵白線花。隔了一天,我又為我的父親求授幽冥戒,父親穿著一件舊西裝來了,所以我對這個幽冥戒是深信不疑,真的就像上人說的:「這是佛菩薩、祖師所傳的法,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邊的一個法門,能夠利益所有的幽冥眾生,讓他們能夠離苦得樂。」

有一個19歲的年輕人特地從南加州來,他為幽冥戒來的,在萬佛城住了幾天。他要為誰做呢?跟他談了之後才知道,他為他墮胎的胎兒求戒超度,我一聽:「啊?你才19歲!還是個男生,想不到你也有這個問題!」

他告訴我,他去年第一次交女朋友,這個女朋友很熱情,他沒有辦法,所以有了小孩子。在去年冬天,女朋友決定墮胎。自從墮胎以後,他們倆就開始吵架,結果就鬧翻了。現在講起這個女朋友,他還很生氣、很生氣。

從今年年初開始,他經常遇到倒霉的事情,無緣無故地就這麼倒霉。四月,他認識了一個女朋友,是信佛的,很明理,也懂得一些因果的事情,就問他:「你發生的這些事情,真的是太莫名其妙了!太不講理了!怎麼會這樣呢?不可能發生的事情,你都遭遇了。我想,你一定是做了很大的錯事,才會遭到這樣的果報。你是不是有做錯什麼事情?你一定要坦白講,你做了什麼。」

這個大男孩吱吱唔唔地不想說,最後實在是狀況百出,沒有辦法才說出這件事情。這個女孩說:「墮胎這個事情一定要儘快超度,不然還會影響到你將來的孩子,何況現在這個嬰靈已經搞得你天翻地覆了。」

這個女孩認識我們萬佛城的居士,所以她就問:「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這個罪過呢?」居士告訴她:「這麼巧,萬佛城6月份要傳幽冥戒!」所以這個大男孩偕同女友來到萬佛城,專程為了這個嬰靈做懺悔和超度。

他們到底還是很年輕,所以來萬佛城左看看、右看看,隨喜參加法會,各處幫點忙,就等著傳戒這一天的來到。我跟他講:「你這個樣子真的不像是來懺悔、求超度的!現在這個牌位已經擺出來了,嬰靈也到了,你怎麼可以把他請來,也不招呼人,自己就去玩呢?」

我又說:「今晚上傳幽冥戒,中午12點半的大悲懺,你一定要到大殿拜懺,絕對不可以遲到;供花之前,你一定要到,代這個孩子供花、求超度。今天晚課的時候,你不可以在大殿外面晃,要跟大家一做晚課、念佛;好好地念佛,迴向給這個孩子。不然,你來這一趟做什麼呢?」

這個年輕人還真的有善根,我跟他講了之後,他真的在12點半到大殿,給觀世音菩薩供花,圓滿了大悲懺。晚課也準時到,圓滿做了晚課,然後為他的小嬰靈準備求授幽冥戒。你們知道在傳幽冥戒的時候,他發生什麼事情嗎?當法師宣布:「現在可以去請靈,請牌位到會場。」他去拿牌位的時候就開始哭了,一直哭、一直哭,哭到牌位化了還在哭,哭到法會圓滿了還在哭。

第二天我遇到他,他女友告訴我這個事情,我問他:「你哭得這麼厲害,是哭得很生氣呢?還是哭得捨不得、依依不捨呢?」他說:「依依不捨。」我說:「你這個哭,是不是因為以後再也見不到了,所以你心裡很難過、很捨不得的哭,是嗎?」他說:「是的,是捨不得的哭!」

我說:「好啦,這個小朋友要走了,他被超度了!他也捨不得你,他跟你的父子緣,就差那麼一點不能成就;過去你們倆或許有很深的淵緣,所以兩個人哭得稀裡嘩啦的。不過,好聚好散,他現在去好的地方,你也別哭了!」這個「小爸爸」的年輕人,終於放下心事,偕同女友回南加州了。

有一個人的父親是自殺死的,她想為她的父親受幽冥戒。在這之前,她拜願就觀想爸爸跟她一起拜佛;可是爸爸的臉每次都是很不高興、很生氣的。等她來受幽冥戒的時候,爸爸樂得合不攏嘴,她忍不住跟爸爸說:「爸爸,我們現在要求戒了,别這樣咧著嘴笑,正經點好嗎?」他爸爸真的是好開心,從頭到尾笑嘻嘻的,不像以前一臉生氣的樣子!

在她替父親受戒時,她母親也在旁邊求戒。她母親為誰求戒呢?她的哥哥。當年不知道什麼原因,她媽媽流產了,她媽媽很生氣:「這個小孩子怎麼就流產了?!」三十多年過後,媽媽年齡大了,腦筋有點糊塗。當法師傳授菩薩十戒,「能持否?」她媽媽捧她著哥哥的牌位,就是不肯講「能持!」

她對媽媽說:「媽,要講『能持!』」「我不要講!」說著還要把手上的牌位撕掉。她着急地說:「媽,不可以!哥哥的牌位給我,妳來捧爸爸的。」「不要!」法師在那邊傳法,她們倆在這邊拉來拉去。你看!業障真的是很可怕,她媽媽差點把這個牌位撕掉了,也不願意替亡靈說:「能持!」當晚她媽媽在睡覺的時候,你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嗎?她被人從床上踢落地!

大概是8、9年前,金聖寺第一次辦幽冥戒,我星期六到那兒,牌位已經擺列出來。金聖寺在一個山坡上,那時是11月底下午6點鐘左右,我一下車狂風大吹,衣服都被吹得飛揚起來。外搭的帳篷東搖西晃,有一位法師緊抓著帳篷的柱子,怕帳篷飛走。

星期天傍晚傳幽冥戒,上午實法師傳八關齋戒,也講法。在蔚藍的晴空下,大殿外面的廣場上,一股股輕風在身邊吹拂,感覺有股氣流在旁邊轉,甚至可以聽到「咻!咻!咻!」的風聲。如果晚上有股氣流在身邊轉,會令人毛骨悚然、緊張害怕的,大白天有這種奇怪的景象,沒有人說:「嚇死了!趕快跑吧!」

大家心情都很歡喜、很期待,不論是人或是幽冥眾生,大家都很期待幽冥戒的傳法。我跟居士講:「求戒的眾生來了,他們都很快樂!」大家都說:「真是不可思議!真是難以想像!」的確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。佛法的殊勝,幽冥戒的殊勝,真的可以利益幽冥眾生,而非是我們憑空想像的。所以今年這個法再傳,我們真的是很感謝三寶!感謝上人!也感謝實法師的辛勞!

一張機票多貴啊!為了這一個晚上幽冥戒,有些人遠道而來萬佛城,第二天又趕著回去。所以我一直期望24號能夠再傳,多一場幽冥戒多好呢!有位法師向實法師請法,實法師說今年的活動已經排滿了;不過,實法師也給了一個「預言」,他說萬佛城明年還會再傳幽冥戒。我一聽到這個消息,很感謝也很感恩,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夠多得法益。阿彌陀佛!

*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*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

宣公上人開示—幽冥戒

今天為幽冥的眾生來授幽冥戒,鬼、畜生、地獄都是屬於幽冥。幽冥就是暗無天日,見不著太陽,見不著太陰–星光、月光。不是沒有星光、月光、日光,是他們冥頑不靈,以致無所感覺;見不著光是他們的果報,常常在黑暗裡過生活,苦不堪言。人間有苦有樂,地獄裡是有苦無樂的。畜生沒有什麼樂趣,因為愚癡做了畜生;餓鬼也是不快樂,這是他瞋恨心造成的;地獄的眾生,因為什麼都貪就墮到地獄。地獄並不是佛預備的,也不是菩薩預備的,是他們的貪心造成的。

佛教徒本照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,行菩薩道,超度幽冥的眾生。這是過去佛菩薩、祖師留下來的一種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其中的一個法門。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不是第一的,門門都是第一;你覺得哪一種法門適合你,你就修那一種法。藉著授幽冥戒,超度幽冥的眾生離苦得樂,這對世道人心、對國家都有大的幫助。國家沒有這麼多冤魂,自然就是五穀豐登,民安物富,國泰民安。你不求平安,它自然也平安;不求和平,這個世界也就和平了。

問:我母親去世二十幾年了,昨天我夢見她,她說:「我要去皈依,妳帶我去。我說:「好。我明天帶妳去見上人。我不知道我媽媽是什麼意思?這個夢是什麼意思?她現在在哪裡呢?

答:你管她什麼意思幹什麼?你有心帶她皈依,她就皈依了,這還要有什麼意思?就是如此而已,不需要還找什麼意思。至於她現在在哪裡,我不能告訴你;我告訴你,你也不知道。

問:我的父母在大陸去世,我未能上墳。我擔心我在臺灣拜佛,他無法得到。

上人:你心誠,他無論離得多遠也一樣感應道交;若不心誠,就是在面前,也沒有感應。

問:我在香港的時候,我拿了三個牌子受幽冥戒的時候,那是不是。。

答:你要拿一百個牌位,不覺得重都可以。不過,我認為你拿多了,那是不恭敬的,也不誠心。究竟你是超度哪一個呢?這要鄭重其事的,必須要恭恭敬敬的、很慎重的。你拿那麼多,如果拿不動了,怎麼辦?你別看牌位是紙的、是紙牌位,那個靈魂要是來了,顯個靈教你拿不動,那你怎麼樣?!

問:請問幽冥戒可否復戒? 

答:多少次都可以。你吃飯,不是吃過了就不吃了,你這一生是不是吃一頓就夠了?你代他受,你也不知道他究竟得到多少好處。你慎終追遠,這是孝道,你願意受多少次都可以。

問:為什麼辦幽冥戒要繳錢?沒有錢的話,怎麼辦?

答:你為什麼每天都要吃飯?你可以不受幽冥戒,這不是非逼著你一定要受的。

修行 ‧ 修心

陳思慧講於2012年7月6日星期五晚 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Chen Si Hui on July 6 (Fri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諸佛菩薩、上人、諸位法師和各位法友,阿彌陀佛!這裡是思慧,今晚學習跟大家結法緣。若是有說錯什麼,請大家多多包涵,也給予指教。 

前些日子在讀虛老的開示錄,就讀到很多是這樣說的:「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;此心人人本俱,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、勇猛心。心不隨妄想境界和習氣轉,就可以達到處處真如。此心不明,所以要修、要造;造佛、造眾生,一切唯心造。」 

《金剛經》裡也有說:「應如是降伏其心。」

其實佛陀就是要眾生識得其心。

所以,我們從中可見,祖師大德一直都在告訴我們,修行其實就是要修這個「心」。我就問自己,到底要怎麼修呢? 

其實,在萬佛城是一個非常有助於修心的一個地方。來到這裡常住將近一年,時間不算太長,但我已經學到很多,可以說每時每刻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,就看自己如何去好好利用這些機會。今天在這裡,我就跟大家稍微做一點心得報告。 

去年八月剛開始來到這裡的時候,我就非常勇猛、非常精進,甚至不合乎中道。剛開始很法喜,很拚命地去做事情,心想:我要多為道場做事。所以,就一直做啊做啊,幾個月後就開始面對不同的人事、不同的境界。譬如:有時候就看見這個人做某些事情,就覺得不順眼,就覺得:“這個人怎麼這樣子呢?這樣子做不對啊!” 

又有時候,某個人不高興發起牢騷來,或者來跟我訴苦,我聽了他們的心事,就隨著他們的心情起伏,自己就開始在那裡起煩惱了。接下來的日子就對這些人下了一個不好的標籤,每次看到這些人的時候,心裡就生出一種排斥感,結果又搞得自己不舒服、不自在,心也不平,氣也不和了。殊不知打從自己對人家產生了負面的心態的時候,其實自己已經在給自己輸入很多負面的情緒。這樣子一直惡性循環,永遠跳不出這個負面的框框。 

那時就想到要修忍辱波羅蜜,就跟自己說:我忍、我忍這個人!或者說:“我要忍這件事情!”那當然,強忍這方法根本就不究竟,總有一天都會爆發。結果,忍著忍著,久了心就累了;心累了,就更多的煩惱生起來。 

有一天,我猛然驚醒,心裡就想:看我到底在在乎多少事情,看我把自己搞得多煩惱了。修行不就要迴光返照,時時刻刻看自己,而不是老是往外去看別人怎麼樣怎麼樣?所以,與其壓抑,我開始學會了化解,調和自己的心態;換另一個角度去看同樣的一個境界,我就開始慢慢改變自己的思路。冷靜下來地想想,其實自己到底在忍些什麼啊?我真的是在忍那個人嗎?那為什麼我必需要這麼辛苦地去忍自己覺得的那個人,或那件事的不好呢? 

由於平時有誦《金剛經》,所以就想到自己幹嘛要去分別「我」和「他」,而存有一個「人相」和一個「我相」,認為是「我」在忍「他」呢?又想到上人有一首眾所皆知的偈誦,說:「他非即我非,同體名大悲。」剛好那時就遇到冬季的禪七,所以有機會靜下心來迴光返照一下:我們學佛不就是要學佛陀的慈悲和佛陀的智慧嗎?起無明、起煩惱就是最愚癡的做法;而看他人的錯呢,就是沒有慈悲心。為什麼今天我會看見別人的過錯呢?就剛才上人所說的,多管閒事,總是為別人洗衣服。其中一個原因不就認為自己是對的,然後就執著於自己的見解。所以,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就開始琢磨要以什麼方法來調和自己的心態,讓自己可以不再起煩惱呢?然後平日所誦的經典、平時所聽的上人開示法語慢慢就浮現了,這就是住在萬佛聖城的好處。因為,可以常常聽法;還有接觸經典的機會,都比外面來得多。 

先從最簡單的說起,平時我們每天做早晚課前不都會唸一次: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嗎?所以,我就告訴自己我必需學習,不論遇到什麼狀況、什麼境界;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,我都要學習隨緣,保持心不變,不為所動。可是怎麼做到呢?上人曾說:「要與大眾廣結善緣。」所以,以往過去所結的不善的緣,忍耐一時則可得到化解。因此我們不管做什麼,一直都要為法界的眾生發清淨願,然後迴向,這就是一直在跟一切眾生結善緣的方法了。 

在《淨行品》裡,菩薩不管遇到什麼境界,無時無刻都在發清淨願,從來都不起煩惱,不喜亦不憂。於是,我也訓練自己。說回剛才的例子,後來我再遇到同樣的人同樣地發牢騷的時候,我馬上就提醒自己不要起憎恨心,反而要用一個清淨的願來取代,把善念的力量發出去給對方。於是,我就默默地唸:「見苦惱人,當願眾生,獲根本智,滅除眾苦。」其實,無形中我也在長養著自己的慈悲心了。 

這樣子才發完願,我就發現其好處了。第一,那一刻我就心平氣和了,當下我就做到了自利。其二,我在無形中也和眾生結了善緣,向他散發出善念,盼望他得到好處,那我又再利他。因為上人曾說過如果我們心念清淨,散發出去的磁場也可以淨化四周圍的環境。 

從這事看來,可見隨緣就是慈悲,而不變就是智慧。所以,我就會一直這樣子告訴自己、提醒自己要這樣子修下去。 

今天,我們從世界各國到這裡來聚在一起修行,不管是什麼因緣,還是過程如何,相信最終我們都擁有同樣的一個目標,就是為了要了脫生死,然後早成佛道。既然大家都有緣成為道友,盼望我們都能和和氣氣、時時刻刻地為彼此發清淨願,散發出好的力量給彼此,乃至廣闊到整個世界和法界。 

第二個方法就是,我們知道佛陀常常跟我們說: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。」所以,如果我們可以忍耐一時,那事情一過去了又回到了原本最初沒有發生事情以前的原點。從中我們看到,這就是無常。所以,我們也不用太過於執著於我們所面對的境界。 

一開始我就被安排在廚房工作,跟大家分享一些事情。剛開始我就幫忙洗菜,就有居士跟我說:「吔~妳動作要快一點啊,妳這樣做太慢了。」我自己就想,原來我做事情很慢,那就要快一點囉!不久以後又有人說:「吔~妳做事情真快,妳動作真快,妳真的很行嘛。」我就想:吔,到底我做事情快呢?還是做事情慢呢?後來,我就自己回想一下,我從中瞭解了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,對於同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觀點,也不能說是他的觀點是對的,而另外一個觀點是錯的。所以,我就學會每個人的意見都聽起來,然後自己分析,好的就拿起來用,不好的也可以當做參考。 

之前阿姨住在這裡時,我常常會跟她說,就是開玩笑說:妳也有你的對,我也有我的對;世事是沒有絕對的。上人也常常說:「法無定法。」所以,我們就不必太執著於其中一種見解,應該開闊心胸,每一個見解都可以接受,然後互補這樣子。 

之前大學的時候有唸一點關於廣告,法師讓我們做「創意思想」。他告訴我們,要我們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一個框框裡,我們應該跳出框框看世界,才可以想到很多idea設計廣告。 

世間法都已經要我們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個框框,執著於一個點,而要讓我們從框框裡跳出來,可以放寛我們的眼光。更何況我們學佛的人,每天早上都誦一品《華嚴經》。《華嚴經》不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嘛!那我們的心怎麼可以不大方、不廣闊呢?阿彌陀佛!

不生氣

萬佛聖城方丈恆律法師 2012年5月13日開示於臺北法界印經會  A talk given by the Abbot of CTTB on May 13, 2012 in Taiwan

轉載自【智慧之源】


不生氣宣公上人跟大家講的六大宗旨,第一個不爭,不爭就是沒有戰爭,因為戰爭是最大的禍害,上人說我們不是反對戰爭,因為反對戰爭還是另外一種戰爭。不爭,就是我們不要排除我們不喜歡的。世界上會有戰爭,是因為眾生共業,負面的能量累積而成的;這些負面能量累積是從哪裡來的呢?就是從爭,我可以簡單的把它分為三個項目:第一個就是生氣、第二個是抱怨、第三個是嫉妒。也就是我們要做到不爭就要做到不生氣、不抱怨、不嫉妒!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徹底的把戰爭的種子把它化解掉。

我們來談談不生氣,生氣好不好呢?不好!但是我們「生氣」很好用,對不對?在家裡爸媽會對孩子說「不要看電視了,趕快去寫功課、或趕快去睡覺;再不去的話,爸媽要生氣了!」孩子就乖乖的走了,好不好用?好用!做老闆的在公司裡,叫員工做事,他不做,一拍桌子大吼一聲,員工馬上就做了。為什麼?生氣好用啊,生氣好像把事情都做完了、做成功了。真的是這樣子嗎?

從家裏來看,孩子會被你吼了一聲「爸媽要生氣了」,就必須去做功課或去睡覺,他心裡會想:「爸媽要看電視了,嫌我煩啊!所以叫我去寫功課或睡覺。」他在學校裡跟同學意見相左的時候,就跟人家講「你再講,我就生氣囉,生氣我就這個囉!」拳頭就出來了。我們身為佛教徒的父母,應該跟我們的下一代講說因果,應該告訴他說「不是因為爸媽要看電視,爸媽可以把電視關掉,但是你功課不寫,你明天怎麼交呢?你現在不睡覺,你明天爬不起來,會影響你明天的學習,到時候會在學習上、和同學的互動都很辛苦的。」讓他了解因果,他以後長大才能知因達果,對任何事情才能有正確的判斷力與決斷力。

老闆對員工大吼大叫,是不是表示事情就辦妥了呢?一個公司的老闆或是一個機關的長官,對他的下屬用權威式的吼叫、生氣式的領導統御,事實上他的部下只會有一種心態,就是自掃門前雪;老闆或是長官有盲點,員工不會告訴他的,因為老闆和長官可能是不定時炸彈爆炸,所以這個公司、這個機關沒有團隊精神,在真正要衝刺的時候,看老闆去累死了!從短暫的時間看起來事情辦成了,就長期來看,是沒有競爭力、沒有真正的創意,甚至可能生存都有問題。所以我們談到第一個生氣的錯誤觀念,不要認為生氣好用!

我們再來談生氣的禍患,生氣會傷害我們的身體,因為一生氣,我們就很緊張、內分泌不正常、內臟很緊縮,所以我們有時候胃酸過多,有很大壓力的感覺,對不對?造成我們免疫力的下降,甚至造成我們癌症的腫瘤,同時也會影響我們各方面的發展。

今天是母親節,有一個小孩對他母親說:「媽媽,你今天好漂亮啊!」媽媽說「今天是母親節,所以你要感恩母親,就講這個話啦!」「不是,因為你今天沒有生氣!」所以要漂亮也不難啊,就是不生氣。一生氣就變成阿修羅喔!一個會吐氣的怪物了!

那同樣的,不生氣能夠幫助我們人際關係圓融、家庭和諧、事業的發展。大家有看過或聽過西班牙鬥牛?那條牛在發狂的時候,就是只會對紅布衝。當我們生氣的時候,我們就跟那條牛差不多,其實更糟糕。牛還有兩隻角,我們生氣的時候沒頭上的兩隻角,就在那邊發狂起來。所以我們想到這點,就知道生氣對我們不好。

再者生氣會讓我們生命能量的雜質增加。生命是無始無終的,不只是這個身體從出生到死亡。生命的雜質是什麼呢?就是生氣、抱怨、嫉妒、貪心、貪求、自私、自利、打妄語,這些都是我們的雜質。我們開始修行,奉行六大宗旨,就是把它淨化。我們現在就像水溝的污水一樣,喝了就會生病,用途不大。但是如果我們能照六大宗旨來修行,那就像從污水廠把這些污水給淨化了。經過淨化的過程,就會有清淨的水出來了。

清淨的水,就可以飲用,可以作許多的用途;就像菩薩一樣,菩薩就能夠水利萬物。如果你不發菩薩心的話呢,你也是非常純淨的冰塊,那就是二乘人──辟支佛、阿羅漢;雖然非常的純淨,但只能作一些固定的用途,因為他沒有發菩薩心。菩薩還可以再昇華,變成水蒸氣,那就可以遍虛空。可以作微風中的細雨、山林中的泉源、大海中的水滴,能夠利益萬物。所以,我們可以不生氣,就是在污水廠淨化我們的雜質。同時,我們不生氣,可以減少世界戰爭的負面能量。事實上,也是保持我們的福報,而且我們不會墮落三惡道。

為什麼我們會生氣?因為我們沒有活在當下。我們活在妄想裡。什麼樣的妄想呢?第一個妄想是:我是對的。這是有因和緣的,因為在我們潛意識裡,就有這種種子在,認為我是對的。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「我早就告訴你了嘛,你就是不相信。現在你看吧,就是這樣子。」這就是告訴別人說,我就是對的。講實在話,我們真的是對的嗎?我們事實上沒這個自信,我們真的百分之百對,沒有一點錯誤嗎?如果你真的仔細思量,你不敢這麼說。但是我們這種衝動上來的時候,就是主因。

什麼是緣呢?我們的身份。今天我是爸、媽,孩子作錯事,或者今天先生在公司被責備了,雖然認錯了,但是心裡那種不平的怨氣呢,壓在心裡。回到家一看,家裡亂七八糟,把老婆罵一頓,再一看,孩子功課不作,便罵:「你在學校混什麼,快去作功課!」結果家裡跟颱風一樣。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家裡的一家之主,所以他是對的。或者老師對學生,老師當然有權力來糾正學生啊;他是學生,我是老師啊,我看到的就是正確的,就是要糾正他們。醫生對病人也是如此。這種種的關係,就不再詳述。但是,我們是不是真的是對的呢?

以前有一個老婦人,她有一個寶貝兒子。老婦人很誠心地拜觀世音菩薩,但她兒子不信佛。有一天,或許剛好是母親節吧。這位媽媽就希望她兒子跟她一起去廟上,這位兒子大概也發起了孝心,既然母親節嗎,一年一次。好吧,就答應了,明天母親節跟媽媽去廟裡。那天晚上呢,兒子睡夢中有一個很奇特的經驗,似乎聽到有人跟他講「明天去廟裡,不要多管閒事,不要說話。任何事發生,不要講話。可不可以做到啊?」他就說:「好啊!反正不講話有什麼難呢!」第二天醒來,想一想,這到底是作夢,還是真的呢?不管了,就跟著母親去廟裡。媽媽在拜觀世音菩薩,他心裡就在想,「拜觀世音菩薩實在是很無聊,還是到旁邊逛逛、看看吧。我是來觀光的,不是來拜觀世音菩薩的。」

他看到寺院旁靠近路邊有一個小佛殿,也供了一尊觀世音菩薩。突然,開進了一台豪華轎車,一位富商從轎車裡衝了出來,上了香,拜了拜,又衝回轎車,就走了。可是剛才拜佛的時候,從西裝口袋裡掉出了一包東西。這寶貝兒子看了,還來不及叫,因為他心裡猶豫了一下,「我昨天答應不講話,今天該不該講呢?」結果豪華轎車就開走了。他心裡又想,「這個東西要不要去看呢?」但他答應不管閒事。此時在佛堂外面來了一個窮人,拜了兩下,看到地上有一包東西,一打開,是鈔票。「哇,觀世音真是有求必應啊!」趕快抱著鈔票就走了。這個寶貝兒子看了,心想,「這不是你的錢」。但想一想,「我能不能講呢?剛剛前面已經不講了,現在再講,對不對呢?我還是記住這個窮人走的方向吧。」就在他看著窮人走遠的時候,一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,到了廟口下車,也來上香。就在他上香拜佛的時候,豪華轎車開進來了。富商又衝了進來,一把抓住這位騎摩托車的年輕人,喊著說「還我錢來!」年輕人說「你有沒有搞錯啊,我什麼時候跟你借過錢?」兩個人就這樣拉拉扯扯。

那時候,這個寶貝兒子想,「現在就是該管閒事的時候。」於是就跑來跟他們講了這個前因後果,然後告訴富商說,你的錢被什麼人拿走了,往那邊追,你一定追得到的。富商馬上就進了他的轎車追了過去。年輕人被富商打擾了一下,也不上香了,騎了摩托車就走了。

寶貝兒子就覺得今天做對了事,他做的都是正確的。回去看到母親還在那邊拜佛,就想什麼都管了,還有什麼話不能講?就對他媽媽說「媽不要拜了啦,觀音菩薩不靈啊。你看,世間都是用耳朵來聽聲音的。他叫『觀音』,我看他耳朵聾了啦。只有用手語的人才用觀看。你拜這耳聾菩薩有什麼用?」他媽說「罪過罪過啊。你不拜也罷,還在這邊亂講話。回家回家。」

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,他又聽到那個聲音了。那個聲音就嘆氣的說「你不是答應了不講嗎?」「什麼不講,不講怎麼行,我今天做了對的事。」「你做什麼對的事?」「這個錢我已經叫他還給原來的失主了啊。我也叫他們不吵架。這不是對的事,是什麼呢?」這聲音又說「你知不知道啊,這位坐在豪華轎車的富商,他那包錢是用來吃喝嫖賭的、不務正業的。他過來這邊拜觀世音菩薩,只是希望他賭博能夠賺到錢,能夠賭贏錢。而剛剛的窮人呢,他家裡上有生病的老婦老母,而且他的兒女呢,在教育經費有困難。這筆錢可以幫他們解決現在的生活困難。更糟糕的是那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,本來給富商抓了,吵了一陣子。他就不會趕上他回家的山路上的山崩土石流,到現在他的屍體都還沒有找到。」那這個寶貝兒子聽了,心想「本來認為是對的,結果現在完全都錯了。」就很喪氣。但突然一想「你是誰?你怎麼知道你講的是對的?」那個聲音就回答了「我是耳聾菩薩。」事實上,當我們認為我們絕對是對的,其實很多並不是事實跟表面是吻合的。

第二個妄想是:我們認為對方是明知故犯。「我告訴你多少遍了,你還這樣做。」經常我們聽到這句話,「你到底有沒有聽懂啊!你到底心用到哪裡去啊?」我們都認為,對方好像明明可以做正確的選擇,為什麼還要做這些事情?是不是想把我氣死?真的是這樣子嗎?

其實對方也不一定就是這樣子。因為他們做不了主。我們人的意識有兩種,一種是表面意識,一種是潛意識。表面意識就是思考;潛意識就是一種習氣。事實上我們思考也受潛意識的控制。譬如說,今天我們吃飯,拿起兩枝筷子。中國人拿起筷子就用來夾菜。一個老外,沒有用過筷子,拿起這兩根筷子來,左看右看。他要思考,這時候他需要用表面意識來決定。我們就不用了,潛意識就幫我們作主了。就像我們剛開始騎腳踏車。剛開始的時候,我們用表面意識。要怎麼扶方向盤啊,怎麼踏腳啊。一旦我們騎順了,我們看都不看,踩著腳踏車就可以走了。

表面意識事實上也受潛意識的控制。為什麼呢?因為潛意識控制我們最起碼三種習慣,一種是我們的行為習慣,第二個是我們的身體習慣,第三個是我們的思考習慣。所以講到思考習慣,我們佛教徒只要遇到一點不順就說是「業障、業障」。這是我們潛意識馬上跳出來的兩個字。

玩股票的人,他潛意識的思考習慣就是「漲啊,漲啊。」這就是一種投機的潛意識思考習慣。我們的行為習慣呢,一回到家就上網,得了「不上網就會死」的病。這就是一種行為習慣。早上起來,不疊棉被也是一個行為習慣。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。身體習慣是什麼呢?身體習慣就像我們出家人到了早上三點半就會起床,生理時鐘就被我們潛意識控制了。這就是一個身體習慣,或說是生理習慣也可以。

我們經常講老年人的口味怎麼越來越重呢?事實上是他的潛意識控制了他身體的習慣。因為人老了,舌頭上的味蕾退化,已經不那麼敏感了。但是我們的潛意識就是要感覺以前習慣的口味;所以,以往一瓢醬油,現在要兩瓢醬油,所以變成他的身體習慣來控制他。甚至抽煙的人,看到香煙,手就開始要動了。這就是一種身體的習慣。潛意識控制了我們百分之九十的活動,這是有科學根據的。當我們聽到今天法界有佛學講座,我們就自願來了,那是因為潛意識中的善業、善根直接就反射出來了。有沒有經過你的思考?沒有啊。事實上你也做不了主;那些一聽到說佛學講座就說「不去,要去你自己去」的人,在他們的潛意識中,也就是種了一些負向的種子。有些人說,我就是想去,又覺得不想去。那就是剛剛所講的,看因緣囉。如果有善知識幫你的話,你可能就來了,所以也做不了主。

事實上我們就像傀儡戲中的傀儡。傀儡戲中的傀儡受繩子的操縱,而我們受我們的業力和因緣的牽引。所以他們也真的做不了主。他們也不是有心想氣我們的,因為就是這樣子潛意識的反射。

王安石有一首詩「風吹屋簷瓦,瓦墜破我頭,我不恨此瓦,此瓦不自由。」這是什麼風呢?業風。事實上就是業風、因緣所造成的。當我們覺得好像對方是故意的要氣我們,好像故意要做錯事。其實不是的,他們也做不了主。就像此瓦不自由一般。所以我們能瞭解到這個道理,我們就不會很鑽牛角尖,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。或者對方就是故意要這樣子。所以我們經常一鑽牛角尖總會想,為什麼會這樣子呢?怎麼會這樣子呢?把自己弄得煩煩惱惱的。如果我們能從這兩個觀點來看,就能夠跳脫出來,不會這麼痛苦。一直執著「我永遠是對的,對方就是明知故犯。」其實他們做不了主的。

第三個會生氣的妄想;是因為過去痛苦的經驗、過去曾經做錯過事情。在我們人生的旅途當中,我們曾經做錯一些事情。一想起來,就生自己的氣。在人生旅途當中,我們曾經跌跌倒倒的,做錯事情,或傷害過某些人;或做了一些事情,我們覺得非常的遺憾,甚至有罪惡感。一想起來,就生自己的氣。或者在我們的人生旅程當中,被人傷害。當我們想起被傷害的事情、或是人物、情景,我們就不由得有一種衝動的怒氣、憤怒會生起來。其實,我們應該要做的就是,要原諒自己。要有個柔軟心,作自己的好朋友。不去放縱自己。做錯了,就原諒、改過、不再做,就是真懺悔。「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滅時罪亦亡;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」

同時我們也要原諒他人。當我們原諒他人的時候,我們自己才能從痛苦的漩渦中解脫出來。雖然他們曾經傷害過我們,他就像我們剛才講的,此瓦不自由,他們也做不了主。他們就是受到當時的業、因緣的牽引,才傷害到我們。我們都知道,耶穌基督是被釘到十字架上。根據古羅馬當時的法律,被釘到十字架上的犯人、罪人,帶到刑場,被釘在十字架上。而耶穌基督他是先背著十字架,十字架是很重的。拖著十字架,留著血,走過城鎮,到山丘上的刑場,才被釘在十字架。他是被迫的。但是,如果我們不能夠原諒自己、原諒他人。我們就像自己背著十字架一樣,我們是自己虐待自己,是不是很愚癡啊!

第四個為什麼我們會生氣的妄想:沒有活在當下。因為我們在一種怕被人否定,怕被人批評,怕被人指責的妄想裡。或者我們受到傷害,所以我們要憤怒、要抵抗。在歷史上有沒有一個人不受批評的?沒有。我相信未來也沒有啊。你說我躲在深山裡,沒有人看到。你自己會批評自己啊,你自己會對自己說話啊。但是,批評不是一件不好的事,否定也不是一件不好的事。我們剛剛講過,用權威式斥責下屬或者是部下的老闆、長官,是永遠活在自己的盲點裡。因為他的下屬、員工不會告訴他。就算跟他的朋友也不敢講,批評,或者是否定他的想法。所以他永遠不會成長的。所以當別人批評否定我們的想法的時候,事實上是讓我們反省,讓我們成長的。

再來,我們受到人的傷害。我們都知道,釋迦牟尼佛被提婆達多污衊,甚至派刺客要來刺殺他。神秀大師的徒眾要追殺六祖惠能大師。而這些非常負面的言論和行為卻幫助兩位聖者的道業。事實上,沒有人能真正傷害我們,除非我們生氣了;我們生氣了,就輸了。我們不生氣,沒有人能真正傷害我們。他們反而是幫助我們的增上緣,成就我們的道業。

第五個為什麼會生氣呢?因為我們交了一些不好的,喜歡鬥爭的朋友。我們經常去看一些暴力的電影,上暴力的網站,玩暴力的電動玩具,或者參加有暴力性的運動。所以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所以無形中呢,我們的氣質也被影響到。所以這點我們要注意到。

第六點,會造成我們生氣的因緣是什麼呢?當我們身體很疲倦的時候,很痛的時候,很容易生氣。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身體的狀況。當我們跟人家講話的時候,我們聲音語調越來越高的時候,準備怎麼樣,要爆炸了。當我們覺得有一股熱氣衝到我們頭腦的時候,當我們脖子開始發熱的時候,耳根開始發熱的時候,我們就瞭解我們的生理狀況,負面的能量已開始沸騰了。所以這是我們應該要注意的。

我們如何不生氣呢?先講不正確方法,第一個不正確的方法就是壓抑。有人說,生氣很丟臉,所以我要忍耐,我不要生氣給人家看,因為很丟臉,所以我要忍,我要壓。這樣好不好?這樣並沒有解決問題。上人告訴我們要「忍耐,忍耐,薩婆訶」的意思是要不生氣、不生氣、不生氣。不生氣就能夠薩婆訶,就是吉祥如意。如果我們壓抑的話,會讓我們的心靈扭曲,讓我們的生理很難受。因為我們把它壓下去了。所以這會造成我們變成憂鬱症,甚至造成我們免疫系統的下降。你的癌症、腫瘤就是你壓出來的。

我們既然不壓抑,我們是不是把它發洩出來啊?拿一個保特瓶來打一打、踩一踩,回家拿枕頭敲一敲、搥一搥啊。這並不一個好的方法。因為我們這樣子的發洩,瞋恨的種子還埋在心裡面。

在明朝萬曆年間,北方的女真族開始擾亂明朝。萬曆皇帝就下令,重修長城。大家都知道,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,長久以來第一關的匾額經過風吹雨打,那個第一的一字,就被風雨給侵蝕,看不出來了。於是把匾額拿下來,就請人來寫。可是原來的「一」字已經完全沒有痕跡了,所以怎麼寫,都配不上「第」和「關」這兩個字。所以到最後就一個辦法,就是懸賞能夠寫出這個「一」字這個人一百兩白銀。結果多少的書法家來寫,都不好,都寫不出來,配不上。就來了一位老人說他可以寫。人家就把毛筆、白紙打開給他寫。他說我不用毛筆,他拿起他腰帶旁邊的一塊抹布,沾了墨汁,就這樣一畫,一條「一」就出來了。哇,大家拿來一配,幾乎就跟原來的一樣。大家都在想這是哪裡來的人,真人不露相。居然用這個抹布,這樣一畫就出來了。

原來老人年輕的時候,是在山海關對面一個客棧的小二,他每天都在那邊擦桌子,因為桌子有油啊。他就看到天下第一關那個「一」啊,他就那邊看啊、擦啊。就這樣耳濡目染,然後身體就這樣運動。所以他那個「一」啊,就在他的識田當中,也在他的身體習慣當中。所以當他來表演這個「一」的時候,就那麼一擦,就成就了。

那如果我們每天打沙包,很生氣的時候都打枕頭。當有一天,這個因緣又來的時候,你那一拳出去,你練了千百次了,你跟那個小二一樣了,功夫已經成家了。人家是得了一百兩白銀,你可能要付出一百兩白銀的醫療費、訴訟費。這就是我們潛意識的厲害,因為你在薰陶它。你說,那我就不用這種暴力的傾向。回家把冰箱打開來,開始大吃一頓。當你心情不好,大吃一頓,傷你的胃。而且暴飲暴食更不好。更重要的是你還要減肥。所以跟大家介紹這些是不正確的方式。

忍是無價寶

比丘尼近燈講於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 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Jin Deng on June 30 (Saturday),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

Audio clip: Adobe Flash Player (version 9 or above)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.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.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.


比丘尼近燈:諸佛菩薩、宣公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阿彌陀佛!今天是近燈在這裡練習說法。

有一天,一位佛友來到寺廟,就說,「我很苦惱,我家某某人時常令我很生氣。我忍他很久了,沒辦法再忍了。」講完之後她自己也生氣。我們大家來研究,什麼是忍。怎麼行這個忍辱?為什麼要忍?修忍辱好處在哪裡?

在六波羅蜜裡, 佛說,「聞惡聲不瞋恨,是為忍辱。」在《四十二章經》第十五章內,沙門問,「何者多力?佛言,忍辱多力,不懷惡故。」

上人講,若做錯事受罵,這是應該的;但是沒有做錯事受罵,還可以降伏自己的瞋恨,不讓它生起來,這是真的忍辱。

另外一個講法說,忍就是忍自己的煩惱,不讓自己的煩惱生起來;而不是忍別人,所以我們不可以怪其他人。不是別人令我們生氣;是我們自己還沒有定力。所以一定要繼續用功修定。我們還是凡夫,生活在這個煩惱世界中,必定要修忍辱才可以生定力。

有一公案關於羅睺羅尊者和舍利弗尊者。兩位尊者到外面乞食的時候,有一個小孩拿一把沙,放在舍利弗的缽裡面,然後又打傷羅睺羅。舍利弗尊者安慰羅睺羅,說,「佛陀對我們講,榮譽的時候不要心高氣傲,受侮辱的時候不要心生瞋恨。羅睺羅,你要克服你的瞋心,要修忍辱。世界上沒有比忍辱的人更勇敢的了。任何的力量不能勝過忍辱」。羅睺羅聽完之後,心就平靜多了。後來佛知道這件事,對羅睺羅說﹕「有智慧的人可以看到深遠的因果。克服瞋心,可以修忍辱。能夠忍辱,才得到平安,消除災難」。

所以從這故事,我們知道很清楚,佛說能夠忍辱,才可以得到平安,消災免難。這是有智慧人的行為。

行忍辱不是順從別人,不是「我不講話了,讓他講就好」。如果你心裡不服,一肚子氣,用勉強的方法忍,到忍無可忍的時候,氣就會爆發。這樣忍也會生病,麻煩就更大。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,想一想,怎麼去化解這個煩惱才是對的。

可以慢慢去了解,是不是對方今天心情不好呢,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。如果是這樣,可以用我們的慈悲心,給對方一個機會,發露心內的怨氣,讓對方講完之後,才幫他開解。所以要有一點定力,才可以化解自己的煩惱,然後幫助別人化解他的煩惱。

有一次,一位碩士的學生--這件事發生在美國--他做了一個設計,然後到某某公司去介紹。已跟經理約好,那天開會的時候,經理很消極,看什麼都不對,從頭到尾說你要改這個project,這個不是我要的。這位學生感覺到很失望,因為他搜的資料就是應該這樣做的。在猶疑當中去找別人求救,然後才了解這位經理的情況,原來他上班之前在家發生了問題。所以來到公司心情還是不好,第一件事就是跟他開會,他說真的倒霉。一個星期之後,他再跟這位經理另約一個會議。第二次開會時,也是講同樣的設計,但重點用另外一個角度去解釋,結論也是一樣。那次什麼問題都沒了,所有都很順利,經理同意了。所以我們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,不要失望。要懂得怎麼轉,找另外一個方法,一定可以跑出來的。

又有一次一位佛友,正在高速公路上開車。當時坐在他身邊的人很生氣,他就告訴這位朋友說,你等一下,讓我停車後我們再繼續講。但是他的朋友當時太興奮了,沒辦法控制,也很生氣的大聲罵。那時車是開得很快,速度是每小時七十多英里左右;差不多自己也快起煩惱了。一個念頭出現告訴他念佛,即刻默默的專心念佛。就是因為他很專心,所以旁邊的人說話,沒有一句他聽進去。後來車可以停下,他才慢慢跟這位朋友講。從這個經驗,這位佛友又走過一個難關了。

修忍辱的時候,我們必須要用慈悲心,真心,還有誠心。《梵網經》裡講,「一切眾生是我父母」。太虛大師講,「不止觀一切眾生是我父母,我們是子女,也觀一切眾生是佛,自己是凡夫」。如果用這種心來看一切眾生,所有的氣都滅了。

上人說,「忍一時之氣,免百日之憂。衝過難關,就風平浪靜」。還有,「一忍萬事了」,什麼煩惱都沒了。

從上人的開示,知道上人時常在逆境中掙扎,保持心平靜,一樣精進沒有灰心。上人也鼓勵我們,用這個方法去修行。

如果我們不生瞋恨心,用誠心對待別人,對方一定可以被感化的。

在六度波羅蜜裡,--布施、忍辱、持戒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--可以看到必定要修忍辱才可得到禪定;不修忍辱,不可以精進,也不用講禪定三昧,更不能得道。如果我們的定力,能達到相當功夫時,智慧就開了。如能達到沒有「我」在忍,沒有忍辱的「法」,也沒有罵辱的「人」;我們用「空」來觀忍辱,這就是忍辱波羅蜜,也是羼提波羅蜜。

別人對我們不好,我們必須要忍;但是別人對自己恭敬,也要忍;別人給你供養,也要忍。為什麼呢?因為愛和瞋能令我們在生死內流轉。愛生貪;有貪就不可以離開欲界。瞋恨可以障菩薩道。所以我們要忍,不愛也不瞋。

學佛後也明白前因後果的事。我們現在沒有神通,也不知道過去種了什麼惡因,造了什麼惡業。讓這一生遇到很不愉快的事情、很不舒適的環境、很不高興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身邊。所以我們必須要忍,才能了這份因緣;也不用埋怨的問,為什麼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。反正一切都是無常,只有忍耐我們一定可以走過。

修忍辱者,來生端正,有大威德,眾生樂見。-講法時,眾生敬信心服。所生之處,有平安,有才德,有富貴。

最後,上人說﹕「忍是無價寶,人人使不好;若能會使它,事事都能好。」上人從出家後,就是專修忍辱這個法門。我們也聽到很多高僧大德的事跡,誰不修忍辱法門呢?希望大家勇猛精進,別灰心;遇到難關的時候,就是我們進步的機會。所以,不要後退,我們繼續努力。

阿彌陀佛 !